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节日范文 > 冬至节

精选冬至日记范文集合6篇

冬至节1.99W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至日记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冬至日记范文集合6篇

冬至日记 篇1

十二月二十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拥有冬至节的喜庆,按我们这一带的习俗,,冬至节要吃美味的冬至圆,一听妈妈说要吃冬至圆,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谁叫我是冬至圆的忠诚粉丝呢,对冬至圆的爱始终如一,,大批幻想不断涌入我的脑海中,刹那,大脑和我那小小的心灵充满着欢乐。

妈妈小心翼翼地从冰箱里取出米粉,,倒在一个大盆子里,加上半勺水,洗过手使劲搓,经过数时分钟后,又软又黏的面团便在妈妈那鬼斧神工的手中诞生了,大大的,白白的,没有一丝世界末日的黑暗;亮亮的,湿湿的,似乎预示着世界的和平。“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牛圆了,下面请麻米酱瓜。”我高呼着生怕哪一个邻居不知道——今天冬至节这个重要节日。我和妈妈做了许多的卡通冬至圆,小心翼翼地进行烹煮。

大火烘烤着锅底,一股股热气腾上天空,我正悠闲地看着书,只听见妈妈叫了一声“吃饭”我便如一头寻觅食物的野猪,闯进厨房,可却呆若木鸡,我的小卡通冬至圆病歪歪地“卧”在盘子里,我夹了一个,嗯,真不错!

今年的冬至节真特别!亲自做的冬至圆可真不错。

冬至日记 篇2

昨天,是冬至,冬至我是这样过的:

那天,早上起来,妈妈就把三个剩余的手抓饼给我、爸爸和她自己,吃完后,爸爸就去买冬酿酒和卤菜了。买完卤菜,吃完中饭。开始吃晚饭,晚饭前,爸爸特意给我用微波炉转了一碗冬酿酒,放在桌上。哇!冬酿酒里有桂花,香气扑鼻,冬酿酒色泽金黄,我尝了一口,啊!甜甜的。我迫不及待地就把一碗冬酿酒,咕噜咕噜,喝下肚了。简直是人间美味,让人喝了再想喝。忽然,我闻到一股香气,一看,原来是香喷喷的卤菜端上桌了。我马上开始动筷,开始大吃起来了。

冬至夜的晚饭真好吃!

冬至日记 篇3

每年都有二十四个节气,其中冬至是在阳历12月22日,每年来临天就开始昼短夜长。

在每年冬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吃饺子,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呢!我国的医学家张仲景在冬至那天回家乡时,发现沿河两岸的人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便让弟子架起了一个大锅,放了羊肉,等袪寒的药物,炖好后把羊肉剁碎包起来,煮好后每人两个,吃了后,病就好了。为了纪念他在冬至的时候,都会吃饺子。

不说了,我也要回家吃饺子了。

冬至日记 篇4

今天是20xx年12月22日,是农历的冬至。冬至这天是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这一天太阳处在北回归线上,以后就会渐渐地向北移动。在我的家乡,就有“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意思就是过了冬至这天,妇女纳鞋底用的线,逐日就得多用一根,也就是说白天变得越来越长了。

立冬是一年中冬天的开始,冬至的意思则是表示冬天过了一半。冬至实际上表明北方寒冷的冬天才刚刚开始。古人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说明一九、二九之后的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冬至刚好是头九的第一天,过了九九八十一天,气温就会渐渐升高。九九就是九个九天。具体来说,就是从冬至这天算起,向后数九个九天。第一个九天称“一九”,最后一个九天称“九九”,一共是八十一天。在每个九天中,气温的冷暖变化不一样。在豫东,流传着这样一首冬九九歌: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八九狗伸舌头,九九八十一,老狗卧阴地。冬至过后,就是小寒和大寒。在大寒这个节气过后,接下来就是立春。立春意味着冬天过去,春天已经来临。立春是在六九的第一天。农谚有“春打六九头”的说法。即使过了立春,北方的天气还会再冷上一阵子,“九尽花不开”嘛!

立冬在二十四节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和接下来的一年中的天气和收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勤劳的华夏先民在与大自然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通过冬季、春季的物候现象,发现和总结出一些规律,为我们留下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头九好天,九九好天”,说的就是冬至这天要是晴天的话,在九九这天也必定是好天气。“头九一场雪,九九像六月”的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天气冷得很,就说明天气冷得比较早,那么到了九九的时候,也就是惊蛰的时候,天气就会很热。“冬至湿了老鸹毛,麦从水里捞”中的老鸹就是乌鸦,这句话就是说冬至这天如果是雨雪天气的话,乌鸦的羽毛会被打湿,那么来年的麦收季节,也就是在芒种节前后,必然是阴雨连绵的天气。有经验的.老农会在冬至这天关注天气,如果是晴天的话,他们会很高兴;如果是阴天,他们会企盼天公千万不要下雨雪;如果这天恰好是雨雪天气,他们一定会唉声叹气。不过,时代变了,老歌子也不是那么灵了。

在我的家乡,有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民间有冬至这天不吃饺子的话,耳朵会被冻掉的说法。在豫东平原,节日往往会和吃联系在一起。过春节自然就不用说了,正月十五要吃元宵。我们这里还有“十五圆,十六扁,十七、十八擀蒜面”的顺口溜。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人们要吃汤圆;在正月十六这天中午,大家要吃扁食(饺子);到了正月十七、十八中午,家家户户就该吃捞面条了。农历的二月初二早上,大家吃煎饼,出嫁的女儿在上午的时候还要给娘家人送去一些。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吃粽子。农历的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节,家家户户要吃小米饭。在八月十五这天吃月饼。在我们这里,农历的十月初一也是一个节日,这是一个祭祀去世亲人,给他们上坟、烧纸的节日。我们这里有“早清明,晚十一”的说法,就是说每年给去世亲人上坟的时间有两个:上半年要在清明节之前的几天,下半年得在农历十月初一以后,一般就在初二或者初四,再晚也不会晚于十月初六。在清明节这天,没有说吃什么东西,但在十月初一这天要吃上一顿饺子。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冬至十天阳历年”,在阳历年,也就是元旦这天,家家户户中午也通常包饺子。腊八这天,大家中午吃大米饭,晚上喝腊八粥。腊月二十三是祭灶,又到了吃祭灶糖的时候了。现在想来,这些习俗的形成大概与豫东人民勤劳睿智、善良淳朴、顺应自然有关吧!

我是一位七零后,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我们当地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一部分农村家庭还不能够每顿都吃上小麦面。像我这样的大多数的小孩,冬天就单穿一身棉袄和棉裤,里面也没有秋衣秋裤。上小学的时候,每到下课我们一到教室外面,便冻得瑟瑟发抖。男孩子们便顺着墙站成一排,互相挤来挤去地来御寒。即便到了每年的春节,家长也不能保证给每个孩子都添上一件新衣服。一件衣服,往往是老大穿过老二穿,一直往下面爱心传递。父母给我们几分钱让去买水果糖吃,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平时能吃一顿捞面条就是改善一次生活。因此,我们小孩子对过节都充满了期盼,吃上一顿饺子往往会高兴上几天,尽管平时吃的大多是素饺子。进入八十年代后期,农村的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吃饺子和吃捞面条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近十年以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天天就像过去过年过节一样,现在反而有很多人想吃杂粮了。

我今年正好四十岁,对于祖国三十几年来迅速的发展,我是一位见证者,更是一位受益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富强、民主,我们的日子过得会越来越好。

冬至日记 篇5

陕西有谚语:“冬至大如年,先生不放(假)不给钱。冬至大似节,东家不放(工)不肯歇。”就是说,冬至像过年一样重要,学生、长短工都给享受假期

过去为人佣工扛活的,习惯在冬至节与东家结算工钱,准备回家。东家按传统要设宴招待伙计,并且相互商议下一年的事宜。今天,一些农村个体户企业,还保留此俗,在冬至节设宴共饮。

南方也一样。《吴中岁时杂记》载:“冬至大如年,郡人最重冬至节。”冬至前一天,亲朋好友互相赠送食物,称为“冬至盘”。这天晚上人们设宴饮“节酒”过冬至夜。

潮汕地区民谚云:“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

冬至大如年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祭祖。河北《深泽县志》记载:“冬至,祀先,拜尊长,如元旦仪。”意思是说,冬至祭祖、拜谒尊长,要像过元旦一样举行隆重的仪式。

这是北方,南方如泉州习俗,冬至出门在外者,都尽可能回乡过节谒祖。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祭祖,合称春冬二祭,十分严格,参加者虔诚之至。

在安徽桐城,冬至节上祖坟烧纸钱祭祖,并在这天修坟整墓。在上海金山,冬至这一天过去有落葬、烧小孩棺材之俗,今则演变为骨灰盒落葬等。杭州、湖州也都要扫墓。

冬至日记 篇6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之中,夜晚最长的一天。

今天的太阳起的格外的晚,但我却起的很早,据说在古代,冬至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是放假的,会跟过年一样,热闹极了。

餐桌上摆满了饺子,看起来美味极了,奶奶夹起一个就往我碗里送,道:“冬至就该吃饺子,吃了饺子不冻耳朵。”这是我们北方的习俗,我边吃边想,鼻头弥漫着缕缕饺子的香气,伴随着温馨与爱的气息,甚是令人陶醉,轻轻咬开如月牙般饺子的外皮,只觉得一股浓郁的汤汁溢满了我的口腔,心里也升腾着一丝暖意来。

冬至的饺子总是让人很难忘,因为它包含的是家长对孩子深深的爱!

我扭头看到家人的笑颜,低头在日记本上写上这样一句话:冬至,有最漫长的夜,也有最温暖的陪伴。

标签:范文 冬至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