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读后感

《甘地自传》读后感(精选3篇)

读后感1.04W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甘地自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甘地自传》读后感(精选3篇)

  《甘地自传》读后感1

阅读了《甘地自传》这本书以后,我对于甘地这个人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从甘地的一生轨迹当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我觉得《甘地自传》这本书有助于我们青少年真正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上的一些事情。而目前的青少年往往也是在学校读书,对于社会上一些现象没有接触的机会,更加就难以深层地思考人生。而这本书的非同寻常之处恰恰就是向我们揭示出了一个真实的社会问题。

这本书通过描写甘地的一生,透露出了甘地一生是深爱着他的国家,无论如何努力都是为了他国家的人们。可以说,《甘地自传》写的是一个人的传记,也可以理解为是写了一个人如何为国家奋斗的历程。

读完《甘地自传》我很受启发,我意识到了人不应该总是为个人生活而奋斗。当自己国家处于危难之际,就应该涌现出像甘地这样的人物,他们奋斗为国家,最终为国家做出了一定贡献。我们也可以从书中清楚地知晓到:甘地是一个爱国的人,这种爱是一种不求回报地爱,是一种伟大的爱。

总之,阅读《甘地自传》我感触很多,推荐大家阅读。

  《甘地自传》读后感2

书本中的印度给我一种集中的印象:宗教的虔诚和民族的屈辱。这些也都集中体现在甘地身上。这两点是甘地之所以最后成为圣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也想到,在印度这个地方出现甘地和特雷莎修女都不是偶然的,这是个纯粹的民族。

他的自传实际上更像是一本《忏悔录》,比卢梭的自责丝毫不差。甘地在书中尽量公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记不得为什么一看到甘地的自传就买了回来,其实我买过很多书都是和这本自传一样的命运:让它长卧书架落满灰尘。那天我突然把它抽了出来,为了让我有兴趣,我挑选那些最吸引我的部分。我一直知道甘地曾经禁欲,并且彻底禁绝性欲,所以我要看他的思想根源。我随手翻到“父亲去世与我的双重羞辱”这一节。其实我可以把这本书称作是“节欲的甘地”,讲述他的各种节欲,不仅仅是节制性欲。

甘地13岁童婚,据说他很快就“使用了丈夫的权利”。在17岁的时候他已经做父亲,陷于情欲甚至使甘地的学业受到影响。16岁那年,深爱父亲、一贯孝顺的甘地正在妻子身上欢愉的时刻,父亲撒手人寰。在父亲病危的时候,他从父亲的病榻旁走开回到床上5分钟就有人突然跑来告诉他父亲去世的噩耗。甘地后来一生都在反对童婚。

甘地一家都是极度虔诚的印度教徒。节制自己在各方面的欲望其实是他们一家甚至是全印度教民的习惯。当我发现这一事实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 他们的宗教竟然要求素食,吃肉是大逆不道的。中年以后甘地发誓连牛奶也不沾,彻底素食。当甘地的妻儿病危的时候,医生建议必须进食牛肉茶汁以补充体力抗衡,甘地作为可以主宰他们命运的父亲和丈夫他断然拒绝,而病人也都和甘地一样。不过上帝屡次最后救助了甘地使他的家人都转危为安。到老年甘地甚至禁止食盐。

甘地的“非暴力”其实是其宗教信仰的延伸。不杀生,当然必须“非暴力”。这并非一项明显的政治策略。年轻时甘地在南非曾经长期生活,在那里作为一个普通的印度人受到白人的极度屈辱时,比如白人平白无故给他几个耳光,他也绝不还手。不过,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习惯,同时是一种性格:甘地是个极其羞怯内向的人。作为律师第一次上法庭他甚至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不得不退庭把代理费还给当事人。这样一个人很难想像会使用暴力。

甘地的一次又一次绝食这样看来也很自然。他们的宗教本来就有各种的绝食习惯,他母亲就经常绝食。比较宽泛的'绝食是不吃主食,再严谨的绝食连蔬菜也不吃,极端的绝食只是喝水。甘地在32岁开始与恩爱的妻子分居之后,为了减少性欲甚至牛奶和蔬菜也禁绝了,只是吃水果与于果。最终甘地的节欲成功是在36岁。甘地说:克服情欲一点也不比用武力征服世界来得容易。让我奇怪的是,这样一个严格的人,在对待别人时的宽容和谅解也远远超出了我的想像,这一点来自于他的善良和博爱。他的高尚人格不仅建立在智慧之上,也建立在意志的壮观城堡上。

甘地的一切行为几乎都可以在自传中找到明确的答案。这是我喜欢这本质朴老书的一个原因。在这本书中我寻找到一个澄明节制的世界。与其说甘地的人生是政治实践的,如说是生命实践的。甘地 自己给这本书的另外一个名字是:真理的实践。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做到洁身自好已经不容易了,节欲在今天提起来就像一个黑色幽默。欲望的无限膨胀与生命的内敛纯洁渐渐在我这里有些区别:有信仰的人是幸福和值得尊敬的。

  《甘地自传》读后感3

莫汉达斯.甘地(1869—1948)是现代印度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独立前国民大会党的领袖,印度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甘地的历史功绩,是他始终站在印度民族主义的立场,用他的实际行动和大量宣传性著作,动员、组织、集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反英力量,打击和摆脱了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恢复了印度作为文明古国的尊严与荣誉。甘地也由此被尊为“圣雄”,被认为是现 代印度史上为了民族的独立而斗争的伟大民族英雄。

在《甘地自传》中,作者生动地再现出他一生追求真理的过程。

莫汉达斯.甘地,出生于一个土邦的贵族家庭。1891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取得了律师资格。在英布战争中,他组织救护队为英军服务。1915年离南非回国。

甘地在长期的斗争中,曾三次被捕坐牢,十五次绝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更加蓬勃地开展起来。英国政府变换统治手法,通过了印度与巴基斯坦“分治”的方案,也为双方所接受。甘地一贯主张印度教教徒与穆斯林团结合作,反对“印巴分治”。

1948年1月13日,他以79岁高龄开始绝食,呼吁各教派合作,直到各派表示愿意合作之时才进食。1月30日,甘地在一次晚祷会上被印度教极右派分子枪击重伤,半小时后去世。

甘地的一生,是为印度民族解放独立的事业而奋斗的一生,他的思想也一直影响着印度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