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读后感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读后感(精选3篇)

读后感6.19K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读后感(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读后感(精选3篇)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读后感1

如果没有儿童就没有了教育。老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说教学的全部意义在于学生。最近我翻阅了窦桂梅老师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感想颇多。特别是“学生,教学的全部意义”这一块内容,我想谈一点体会。

一、呵护学生心灵

“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表扬,会对另一些孩子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没想到一朵奖励的小红花,会让另一些孩子蒙上难以磨灭的阴影;没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评比,会让另一些学生种下刻骨铭心的痛苦。”蹲下身子,让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成为他们心灵的守护者。

二、倾听学生心声

现今,虽然倾听的重要性已经被无数人认证证实。但不可否认在小学教育领域,倾听仍然是课堂中的薄弱环节,“要学会倾听”,这句话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上对学生说。但是,当我们做老师的一再要求学生学会倾听的时候,有没有反问自己是否已养成倾听的习惯。教师如果不注意倾听,久而久之,学生的倾听习惯,就会在老师的不经意的疏忽中,消失殆尽。教师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助长学生“自我中心”意识的帮凶。

一位伟人曾说:喜欢倾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套用一句,喜欢倾听的教师,是一个智慧的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智慧型优秀教师。就一定要学会“倾听”。

三、注重学生收获

随着认识的深入,老师们早已拒绝“一言堂”、也不会“谈讲色变”了,但讲与不讲的黄金分割点,确实难以把握。当我们无法权衡这“讲”与“不讲”的重心倾向时,丈量的标准,应该是看学生在怎样的比重中,有更多地收获。简单一句话:课堂的成功与否,评价的最基本的准则,应该看学生收获与否。

每一位教师还是要结合自身的环境和条件,形成自己适合当地环境、个人存在的特色。” “优秀语文教师,一定要拥有一股自由的情感,一片思想的天空,进行专业探索。其专业不断提升、不断前进的过程,一定不是狭隘的“应试教育高手”的甬道。”渐渐地,时间已将我推进教学的磨合期,有时方向真的很难把握,经验慢慢成为自己的依靠,但也是我们前进的屏障。但她的许多话刹时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阳光灿烂的大道。“我是用语文教人”,普普通通的一句话真正体现了一种大家的风范。没有匠气,没有俗气,有的只是一种真正的人气,人文的气息。读完整本书,真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当然书还是要好好读,累土成丘,积沙成塔,聚腋成裘。虽然不可能成为像她这样的优秀语文老师,但至少也要做一个合格的,让孩子喜欢的语文老师。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读后感2

一口气读罢窦桂梅老师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觉得就像在品味滋补的心灵鸡汤,不是在看书,而是窦老师就在我身边,就在某一个讲学的台上,站在那儿,正慷慨激情地对着台下的听众们滔滔不绝,连水也顾不上喝一口,语言仍然是那样充满激情、严谨、智慧而不失幽默。

最让我感动的是窦老师对待生活和教育事业的那颗心,不能用“执着”二字形容,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一种“热爱”。是的,因为“热爱”而愿意放弃许多,因为“热爱”而愿意为他付出。

从窦老师在上《曼谷的小象》一课前和学生的互动中可看出,她是热爱她的事业、热爱她的学生的,精心的设计的谈话不仅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为整节课师生关系的和谐打下伏笔,而且也为理解文中阿玲的'“笑眯眯”、“摆摆手”、“摇摇头”及其衬托出她的助人为乐、不图回报的品质作了很好的铺垫,难怪教学的最后学生分不清她是老师还是文中的阿玲了。

再如窦老师的《秋天的回忆》,我曾看过这篇教案,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理解“心苦”和“好好活”。可看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窦老师为这次开场白的设计曾经九易其稿,每一次的修改都充满着艰辛,每一次的修改都走进了教材,终于窦老师才满意了,才有我们看到的第10次精彩中的精彩。

是什么让窦老师能够如此执着地去不断地修改教案,这源于她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是什么让这位大家心目中的大师痛定思痛,连一个开场白也要修改9次?是“大师“的称号吗?不是,我想应该是“热爱”吧,如果心中没有“热爱”,能修炼到如此境界吗?

其实,在我看来第一次开场白就已经很不错了,可窦老师却认为它会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显得弱化了,经过窦老师的点拨,回过头想确实感觉有种“诱敌深入”,“请君入瓮”的感觉,再想想自己的教学,这种错误不是经常犯吗?精心设计的许多环节就是“诱饵”,目的就是为了把学生诱惑进设计好的圈套,让听众觉得好象很完美,其实我们都忽略了课堂的主角——学生。看来要上好一节课确实不容易,必须细致安排和周密考虑,必须更多的是要考虑学生,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学法,正如窦老师所说“学生是教学的全部意义”。如果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只是为了教师操作方便或看起来不错而忽视学生,那这样的设计不管你付出多少心血也是失败的。

都说窦桂梅只有一个,是学不来的。但我们可以从她身上学到一些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事业的态度以及理念,我们也应该学会“痛而后快地成长”。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读后感3

读了窦桂梅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感觉不是在看书,而是窦老师就在我身边,就在某一个讲学的台上,语言是那样充满激情、严谨智慧而不失幽默。

最感动我的是窦老师对待生活和教育事业的那颗心,用“执着”二字形容我觉得已经不够了,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一种“热爱”,是的,因为“热爱”而愿意放弃许多,因为“热爱”而愿意为他付出。

如窦老师的《秋天的回忆》,我看过课堂实录,至今记忆犹新,非常感人,不只是在欣赏她的课和个人的魅力,更多的是成为了她课堂上的学生,跟着她进入了文本,进入了文本所表达的那种感人的氛围中,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理解“心苦”和“好好活”。可今天看了这本书,才了解到窦老师设计的开课经历了9次修改,窦老师才满意了,才有我们看到的第10次精彩中的精彩。

是什么让这位大家心目中的大师痛定思痛,连一个开场白就修改9次?是不是,我想应该是“热爱”吧,如果心中没有“热爱”,能修炼到如此境界吗?

其实,在我看来第一次开场白就已经很不错了,可窦老师却认为它会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显得弱化了,经过老窦师的点拨,回过头想确实感觉有种“诱敌深入”,“请君入瓮”的感觉,再想想自己的教学,这种错误不是经常犯吗?精心设计的许多环节就是“诱饵”,目的就是为了把学生诱惑进设计好的圈套,让听众觉得好象很完美,其实我们都忽略了课堂的主角——学生。看来要上好一节课确实不容易,必须细致安排和周密考虑,必须更多的是要考虑学生,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学法,正如窦老师所说“学生是教学的全部意义”。如果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只是为了教师操作方便或看起来不错而忽视学生,那这样的设计不管你付出多少心血也是失败的。

都说窦桂梅只有一个,是学不来的。但我们可以从她身上学到一些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事业的态度以及理念,我们也应该学会“痛而后快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