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国学

【精选】国学作文10篇

国学3.01W

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国学作文10篇

国学作文 篇1

“请学生们向圣师孔部长老夫子行三个鞠躬礼。一张弓,另一张弓,三张弓……”嗯?听着,谁在喊仪式?哦!原来,教五年制国学的老师和他的同学向挂在黑板左侧的孔敬礼。

不仅学生和张老师在场,还有一些中学的老师也来我们班听课。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的心不禁紧张起来。

课开始。张老师把我们班的35名学生分成了7组,以"宋、楚、秦、鲁、吴、齐、颜"命名。看着桌上的“春秋七杰”牌桌,我仿佛已经走过了孔子生活的时代。我的集团是“宋”国,而我的集团首领已经暂时成为宋国的国王。

在这堂公开的国学课上,老师带领我们背诵了《论语》课本中的第30章“蜀与齐”:“陈思战败了,问:‘召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退回去,向马鞠躬。他说,“我听说绅士不是聚会。绅士是聚会吗?“你把它从吴和给它相同的姓氏,吴孟子。当你知道礼节时,你知道礼节吗?吴妈期告。孔子说:“秋也是幸运的。如果你有,你会知道的。“

张老师似乎知道我们的简短谈话中有许多令人费解的问题,所以他让我们在每次小组讨论后再问三个问题。经过讨论,我代表小组问:“为什么周朝有这样一种‘同姓不婚’的仪式制度?”谁是五马时期?为什么孔子觉得自己很幸运,即使他已经被纠正了?“张老师仔细听了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并在下面的解释中为我们一一回答。

"召公知道礼节吗?”这句话是打败了孔子,指的是国的国君贡。为什么在战败时问孔子知不知道礼?原来,娶了一个姓陆的女人。周代有“同姓不婚”的礼制。因此,鲁违反了当时的礼仪制度。但为什么孔子回答“知礼”?

张老师讲了两个故事—— 《弃老遗筐》和《诸葛子瑜之驴》来回答我们心中的问题。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如下: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子玉子)的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有一张又长又窄的驴脸。一天,孙权召集大臣们,派了一头驴。他在驴子的脸上贴了一个长长的标签,写道:诸葛玉子。大臣们立即开始谈论这件事,有些人甚至大笑起来。虽然诸葛恪很生气,但他怎么能在这么小的时候就违抗国王呢?他灵机一动,跪下来说,“请给我一支笔”。收到笔后,诸葛恪在“诸葛子玉”后面写下了“驴”。于是孙权把驴给了诸葛恪。诸葛恪用他的智慧化尴尬为回报。张老师告诉我们,孔子的回答,就像故事中的诸葛,是“尊重他人”。古代的圣贤们听说他们喜出望外后,纷纷改过自新。听到这位老人的去世,我们将尽力温和地提出抗议。“弃旧弃旧”和“诸葛玉子”的生动故事,加深了人们对“出谋划策,善待他人”的理解。

这门开放的中文课程不仅非常有趣,还让我们学会了“尊重他人”的原则。

国学作文 篇2

最近,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山东卫视的经典诵读类节目《国学小名士》。看完节目后,我感慨万千。

国学,犹如茫茫宇宙间那一颗最小却最迷人的行星;好像姹紫嫣红的花田里那一朵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小雏菊;又似寒冬的一杯简单而温暖的热咖啡,让人们感到心里暖暖的。国学是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结晶,我们应该好好掌握这些来之不易的知识,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传承!

节目中,最令我敬佩的还要数六年级的王澈同学了。那一期有许多的高中生哥哥姐姐们,他虽然年纪最小,可并没有因此而胆怯。一开始,他十分紧张,后来慢慢地适应,迅速进入了状态,甚至比高中的大哥哥大姐姐分数还高!别的选手也不甘落后,你追我赶,尽情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

"满招损,谦受益。"看了节目,没有什么话能比这句诗更能体现我此时自愧不如的心情了。这档节目不仅让我长了许多的诗词知识,更让我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感到惭愧。平时老师总是把我当她的得意门生看,我也自认为已经掌握了许多的诗词而洋洋得意,和这些自幼刻苦学习国学的哥哥姐姐们一比,真是班门弄斧——自不量力!我羞愧不已。一想到这儿,就有种急迫的心情,真想瞬间把所有的诗词、所有知识一股脑儿地全部掌握!

学习不是目的,关键是学以致用。只有让国学融入生活中,才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我们的人生若是一条充满荆棘的小路,学以致用就是那坚硬的垫脚石,帮我们铺平人生的道路;人生若是一叶小舟,学以致用就是那扬起的风帆,让我们能去更高的世界远航;人生若是一座花园,学以致用就是那绚烂的繁花,把园中装点的更加美丽动人。

当然,付诸行动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就说说我们身边的同学吧,电子游戏的诱惑远远超过了经典的国学书,他们无时无刻的想着游戏的打斗场面,对于富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气息的诗词典籍却一概不知。是啊,现在去哪里找曾经古人读书时的书墨飘香呢?去哪里找曾经人们在树荫下,在操场边认真读书的脸庞呢?我们难道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放弃这古色古韵的传统文化、经典诗词吗?不!我们要传承下去,把人类最圣洁高贵的灵魂发扬下去!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红领巾的接班人,我们是未来的主人!让我们从现在起,利用闲暇的、一点一滴的时间去感受国学的魅力,把一代又一代人们传下来的那些瑰丽无比的华夏文明传承下去,走向世界,发扬光大!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旖旎风光秀。我多庆幸,多庆幸自己生在了这样一个拥有长江黄河、拥有万里长城、拥有五星红旗的国家——中国!我多么喜爱,喜爱我那如小麦一般的黄皮肤和那又黑又深邃的瞳孔!我爱这里的一切,不想让这何其宝贵的历史文明在我们这一代遗失殆尽!国家赋予我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传承国学经典,长大报效祖国!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见证这灿烂辉煌的中国文明!

国学作文 篇3

微风轻轻地吹着,夜晚月光朦胧.我坐在皎洁的月光下,还不忘手捧一本《唐诗三百首》,却渐渐沉入梦乡。

曾记得,在我非常小的时候,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从妈妈手中接过我人生的第一本书?《三字经》。从此,儿童嬉戏的地方少了一个顽皮的身影。就是这本《三字经》,打破了我沉睡的心灵,让圣洁的阳光照进来,。于是,我每天吟唱着“人之初,性本善”,敲开了知识的大门,,走进了经典的世界。

怀着一份不舍,我迈出了幼年。如今,《三字经》已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于是,我便向更高的境界探求。而《唐诗宋词》便是我探求的阶梯。一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就使我心旷神仪,一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便让我对大自然充满向往,对瀑布溢满了憧憬.我带者对李太白的崇拜,对杜少陵的向往,去更深的了解经典,而对经典也又多了一份期望.

短暂的童年如流水,还没有真正体会童年的乐趣,我又步入了少年时代.少年入花,在这如花的季节里,我迷上了《古文观止》关于国学经典的话题作文关于国学经典的话题作文。那一篇篇古文诗字,充满了挑战性。它使我学会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懂得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深深的沉入了着经典,畅游在这知识的海洋,其乐无穷。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脑海贮藏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经典,等着我,等我步入青年,我定会更深的挖掘你,去享受更多的乐趣。

呵,也许没有人知道,我与经典有约!

国学作文 篇4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有很多经典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等,还有很多名著。

从小学习名著,对我们的知识和身心的修养都很有帮助。在名著的故事中,文字、图片,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都是故事的关键,是不可缺少的。在故事中,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他们有可以让你去学习的,他们也有行为不好的,作为你的提醒,来修养你的身心。

我在小时候,我就学过《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他们教会我很多做人的道理,这些是每个人都应该学的,他是做人的基本,永远的道理。百行‘孝’为先,一个人如果不孝,那他就不配做一个人。国学经典,我相信,无论在过千年,他都会是经典,那是人类良知的代表。

那么,你又学过多少名著?多少国学经典?古圣人的教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永远的经典。

从小受我母亲的教诲“国学”是必须学的东西,每个人都要做到的行为。他会让你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改正你的错误,完善那你平日的行为,做一个文明,有修养,又内涵的完美的人。所以,让我们一起去学习它,朗读它,把它当作一个很好的例子。圣人的教诲,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

国学作文 篇5

经典如黑夜中的一颗明星,点缀了夜空,他又如沙漠中的一颗小草,点染了沙土,而在当今,他似一个知识库,点亮了我们的心灵。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古诗词了,我能体会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能体会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能体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峥峥傲骨;能体会到“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洁身自好;能体会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之心;更能体会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孤独寂寞。

在生活中,我不但听见过许多名诗佳词,还见证过国学的非凡魅力。

一次退休的奶奶正和几位邻居聊家常,其中一位邻居说道:“现在国家的政策是越来越好了,什么‘民主投票’都干得有模有样的。”“是啊!你们看,这不,退休职工的工资又要涨了。”一位邻居说道。大家听后都随声附和。听了她们的话,我心想:“是呀!国家这些年为了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断推出和改进各项政策,让人民拥有了更大的权力,使我们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奶奶突然深有感触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听后连忙纠正她说:“奶奶,现在说这句诗不合适了,现在流行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她们听了我的话后,都哈哈大笑起来。奶奶还夸我说:“你这个孩子,还懂得不少呢。”我听后得意的笑起来。

国学,是你使我的知识一天天充实,是你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大声对你说:“谢谢你!”

国学作文 篇6

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文人墨客各领风骚。传承文化,学习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经历过全盘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后,我们应思考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当代人对民族文化的精神与特点的认识,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味,构建未来中国的民族文化。

这周周五的晚上,我抱着极不情愿的心态观看了山东少儿频道的“国学小名士第三届诵读大赛”。刚看时,我十分心不在焉,想着赶紧看完好去睡觉,可渐渐地,我便被这个节目深深的吸引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参赛者中年龄最小的王澈的'自我介绍。他虽然年仅十一岁,但却知识渊博。面对他,我自愧不如。当十二道题目全部结束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竟然只对了3道题目。看完这期节目,我的感受颇深,我深刻的领悟到了中华民族的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平时我们学习古诗,仅仅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把古诗原文及注释背过,却从来没有认真的体会过古诗之美。我们读一首古诗,不仅是把它记住,而是要体会它的韵味,理解它的含义,做到身临其境。当我再次翻开课本上的那一首首古诗,看到的并不是乏味的方块字,而是诗人作诗的情感和所描述的画面。从诗中,我体会到了屈原的爱国精神、曹操的宏大抱负、毛泽东的革命情感;感受到了李白的浪漫气息与岑参的英雄气概。在那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古诗的独特魅力。

诵读古诗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性情,可以使我们更加富有内涵。从现在开始,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古诗当作是自己的一部分,每天坚持读一首古诗,一年下来就会掌握365首古诗。假如我是风筝,那么古诗就是风,带着我在蓝天下飞行;假如我是一个在夜晚迷路的人,那么古诗就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当我们的国家失去了灵魂,会是怎样?可想而知,就是一具空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而我们作为一名初中生,就要肩负起为国家注入灵魂的责任。我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古诗之美,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国学经典继续在更大、更闪耀的舞台上放射光彩!

通过这次的观看,我领悟到了很多。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应该学习国学知识,让祖国的国学知识长流不息,永不磨灭!

国学作文 篇7

我读过很多书,有天文书,有历史书,有童话书,有漫画书等等。这些书使我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得到了很多启示,懂得了许多道理。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是《三字经》这本书。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也是我的好老师。每一次读它,都能引起我很多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三字经》的第一句,虽然很简短,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下来都是很好的,没好好学习才变得和别人不一样了。“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更是教育我们: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一无所知,能有什么用呢?“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说的是古人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还有“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等通俗易懂的哲理,还有孟母三迁、五子登科、孔融让梨这些经典故事,甚至还有天文、地理、气候等自然方面的知识……《三字经》真是知识的宝库、思想的宝库!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它讲的是东汉时期,一个叫黄香的人,九岁的时候非常懂得孝顺,每当夏天,总是先把枕席扇凉了、蚊子赶跑了再请父母歇息。冬天,则自己先躺下,用体温帮父母把被窝暖热!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爸爸告诉我,这个故事讲得不仅仅是孝顺,更是爱!是亲人之间至真至纯的爱!而这个爱,是关心,是体贴,是相互的照顾和无私的奉献!

每次读到这里,我的眼眶都是湿润的,因为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也想到了我对爸爸妈妈的一点一滴。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绞尽脑汁换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无论下雨下雪都等在学校门口接我回家;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上了一天班还不知疲倦地陪我学习陪我玩耍……我小时候很黏人,一离开妈妈的怀抱哭闹,妈妈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困极了,坐在那里睡觉!一次我高烧近40度,爸爸一会儿一会儿地给我擦酒精,帮我降温,竟一夜没有合眼!一次突然下大雪,我因为值日,走出教室的时候天都黑了,但是妈妈一直在校门口等。看着雪人一样的妈妈,捂着妈妈冷得哆嗦的手,我忍不住眼泪啪啪直掉!爸爸妈妈是这样很爱很爱我,而我,却不知道关心爸爸妈妈。好吃的东西我总是抢着吃,很少主动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学习累了还好发脾气,妈妈总是给我洗脚而我从没给妈妈洗过一次……想到这些,想到黄香,我觉得好惭愧!真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学习、去思考、去努力做好!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三字经》,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自然,什么是善恶,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爱!我爱这本书,喜欢书里的智慧和精神。我更会在享受爱的时候,像黄香那样,真挚地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每一个人!让《三字经》伴我成长,让爱与我同行!

国学作文 篇8

在我们的祖国里,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学书。而我在小学阶段,我曾经读过我们中国的几本国学经典。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 笠翁对韵》。这些书都有一些高深莫测的知识,

鲜为人知的勤学、做人的道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知识、道理,随时都会出现在一些事情上,哪怕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出现这些道理、知识。所以,这些道理、知识是我们学习、做人和感恩的基础,一个勤学、做人的好开始。

这些经典文学书,是我们思想的天空。里面隐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我们勤学的根本,做人的方向;因此,它使我懂得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勤学,如何去面对某一件事情.......

它像一位导航手,而我们像一艘船,它指引着我们走向胜利的道路、正确的航线,到达胜利的彼岸。

它不仅是一本国学经典,还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它还教懂我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

世界有一种书,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人们称之为“经典”。经典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历史上知识分子所公认的经典,我们的祖先,就留下了流传千年不衰的经史子集——国学经典。

国学作文 篇9

“请同学们向大臣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咦?你听,是谁在喊礼呢?哦!原来是正在给五年(2)班同学上国学公开课的张堂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向挂在黑板左侧的孔老夫子像行礼呢!

在场的不止有同学们和张老师,还有学校的一些中学部老师也来到了我们班听课,这样的阵势我可是头一回遇见,我的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

开始上课了。张老师把我们全班35个同学分成了七个小组,分别以“宋、楚、秦、鲁、吴、齐、燕”七个国家命名,看着桌子上放着的“春秋七雄”桌牌,我仿佛穿越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我所在的小组是“宋”国,而我这个小组长暂时成为了宋国的君王。

在这次国学公开课上,老师带领我们朗诵了《论语》课本里“述而第七”的第三十章:“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熟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张老师似乎知道我们短话有许多不解的问题,便让我们每个小组讨论后再提出三个问题。经过讨论后,我代表小组提问了:“周朝为什么会有这样‘同姓不婚’的礼制?巫马期是谁?为什么孔子明明被人指正了错误仍然觉得十分幸运呢?”张老师认真地听了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在接下来的讲解里他为我们一一作答。

“昭公知礼乎?”这句话是陈司败问孔子的,昭公指鲁国的君王鲁昭公。陈司败为什么要问孔子鲁昭公知礼乎呢?原来鲁昭公娶了一位与他同姓的女子。在当时的周朝,有“同姓不婚”这样的礼制。所以鲁昭公在这一点上是违反了当时的礼制的。可孔子为什么还回答“知礼”呢?

张老师为了解答我们心中的疑问,讲了两个故事——《弃老遗筐》和《诸葛子瑜之驴》。《诸葛子瑜之驴》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字子瑜)的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召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上:诸葛子瑜。大臣们看了立即议论纷纷,有的甚至哈哈大笑。诸葛恪虽然生气,但他小小年纪怎能违抗君王呢?他灵机一动,跪下来说:“请求给我一支笔”。诸葛恪拿到笔后在“诸葛子瑜”四字后面接下去写了:“之驴”两个字。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诸葛恪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窘迫变成了赏赐。张老师告诉我们孔子的回答正如故事中的诸葛子瑜一样是“为尊者讳”。古圣先贤闻己过喜而改过自新;闻尊者过则想办法委婉劝谏。通过“弃老遗筐”和“诸葛子瑜”的生动故事,加深了“忠告而善道之”的理解。

这次国学公开课,不仅非常有趣,还让我们学会了“为尊者讳”的道理。

国学作文 篇10

读国学,如品一杯茶,淡雅幽香,沁人心脾;味国学,似饮一坛酒,醇厚香甜,沉醉其中;赏国学,如看一场雪,纷纷扬扬,粉妆玉砌;知国学,如洒一场春雨,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捧起国学经典诗文的那刻,你便占据了我的整个心灵。从此,你时时刻刻地陪伴在我的身边。——题记

何为国学?那些我们看不懂,那些让我们心塞的古文?当然不是,国学它的魅力不是文字,那先辈们用智慧为后人留下的精神食粮是国学,那先辈们为后人留下的指路明灯是国学,那一个个国学经典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游子吟》中写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告诉我们:每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永远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们要孝顺我们的父母,不总是依赖着父母。

《论语》中写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主要是说对于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告诉我们学习分为三个层次,只有以学为乐,才是读书、做学问的最高境界。

《三字经》里的“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让我们知道了“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心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有什么用处呢?”这个道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告诉我们:与他人相处,应抱有真诚、诚恳、热情之心,懂得知恩图报。

成长路上,有国学经典一直陪伴在身旁,足矣!

标签:国学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