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教育

读为了自由呼吸教育有感

教育5.21K
读为了自由呼吸教育有感1

一个多月前,学校为我们每位教师购买了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刚开始读也没觉得太特别,随着读的越多,越来越被吸引。这就是名家的魅力吧,更是让我认识到:用心做教育才是我们教师最好的选择。

读为了自由呼吸教育有感

李希贵老师就是真正地在用"心"做教育,真正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着想。他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想我们很多老师也一定遇到过,只是我们通常的做法无非是心不在焉、草草了事,本来应该多想想再采取行动,却可能没有为学校、为孩子真正解决过。

相信读过这本书的都还记得一则名为《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的故事,它对我的触动很大。故事是这样的:在课间有学生用手机播放音乐排练舞蹈,一名学生在飞快跑过时顺手牵羊,把手机捡起来揣兜里走了。正好被李老师看见,现场抓住还是假装没见呢?最终在操场见到了真人,并完美解决了此事。学生丢东西,这样的事情我也经历过,不过是费了很大周折才解决事情,却又丢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感情。虽然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孩子要多一份宽容,我却在遇到事情时解决的依然是不那么完美。

不断地阅读,我明白了十多年来,学习过远处的扬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白潭中学,近处的学校也去了好多,其结果都不尽如人意,那是因为看到的听到的只是别人的成果、经验,而我们没有过多地关注、体验教育的过程,感悟名师的内在文化底蕴。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但是一定会坚持用心读下去,最后借李老师的一句话:“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来激励自己:作为教师必须善于发现,有一颗敏感的心,而这种敏感来源于我们内心的爱和责任感。教育事关千家万户,关乎国家未来,作为老师我责任在肩。

读为了自由呼吸教育有感2

一本书,打开了思维的空间,曾几何时,未静下心来完整地看完一本书了。也只有《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让我好奇不断,惊喜不断。入行也有七八年了,对教育的认知还真是没有过深入的思考,是你帮我打开了深思教育的窗。

是你让我知晓,教育的真谛在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不是车间生产商品,每一个人都有其特性,没有好坏之分、没有优劣之分、没有高低之分,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有其个性,不能千篇一律地去评价一个人,不能拿一把成绩的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有的学生善于学习、有的学生善于画画、有的学生善于设计、有的学生善于组织。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人生,教育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去发掘自己的闪光点,去发掘自己的独有的人生潜能,掌握自我提升的核心素养,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培养考试机器。那么在现实的德育管理之中,面对犯错了的学生不是一味地批评惩戒,而应以平等的身份去处理,弄清来龙去脉,找到错误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不是表面原因,让犯错了的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教育。面对品困生,更应该要有耐心、爱心、细心,因为他们的发展更需要教师的关注与引领,更需要家校教育的结合,更需要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只有平等的教育才能对应尊重的教育,只有尊重的教育才能发展为自由呼吸的教育。

是你让我知晓,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肯给学生发挥的舞台,再难的问题抛给学生,总有意想不到的答案;再难的活动,只要交给学生,总有出奇的效果。在你的世界里,我看到了校园里整个都是学生的舞台,学生自己设计考评制度、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学生自己进行自修课堂,好生热闹,好生自由,就行拥抱自然的呼吸,舒畅省人。教育就是要回归本位,以人为本,让学生自己呼吸教育的内涵,让学生自己去品尝教育的酸甜苦辣,那样的感受才是深刻的、那样的思考才是深化的、那样的收获才是铭记的、那样的成长才是自由的。回到我的世界,少点指手画脚,多点你们自己来,胆子要大点,小学生也是完全可以探索自由呼吸的教育的,一次次亲子活动,小学生的智慧就会迸发,一次次树叶贴画活动,小学生的美妙世界会让我惊叹,只有让学生的思维自由了,教育的发展才会百花齐放,自由不代表放纵,自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也是你让我懂得阅读真的很重要。很欣赏你对儿子的启发教育,那么小,已博览群书;那么小,已会洞察秋毫;那么小,思维已深邃到不可及。通过看书,可以去到自己去不了的地方;通过看书,可以想到自己想不到的世界;通过看书,可以与古人对话,与未来畅聊。读书需要大脑的深入思考,比其它信息传递对于人的思维深度都要高,读了再写,那就更好了,它可以活化为自己的思想,让我们一起阅读下去吧。

为了自由的呼吸,愿解开思维的枷锁,放飞思维的空间,让我们一起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自由。

读为了自由呼吸教育有感3

早就听说过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刚好办公室集体阅读的书目正是此,这正符合我愿。

看书前,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教育是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贵老师又是用什么神奇的力量塑造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呢?怀着几分疑问,也怀着几分求知的迫切,我认真畅读了这本珍贵的教育专着,从中感悟到教育的自由原来是这般不易和美妙,李希贵老师就是这样用心、用情、用爱、用智慧创造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中,字里行间充满了教育的智慧,没有空洞的理论,也没有呆板的说教,李希贵老师用朴实而真挚的语言,创造了一部教育专着,从题目到内容,无不折射出一位教育家、改革家教育教育智慧的风采。

书中又这样一句话“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这是教育的永恒!”每一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尊重了孩子的个性,也就意味着为孩子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生命能够自由呼吸。李希贵老师的“语文试验计划”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他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对孩子多一份尊重,我们就不会让生动活泼的孩子,按我们老师的想法做他们根本不喜欢做的事;对孩子多一份尊重,当我们老师有错时,是完全可以向学生道歉的;对孩子多一份尊重,我们就不会剥夺学生自己的时间,侵占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孩子了,孩子心又怎么会不尊重你呢?

教育本来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只是我们人为的把它搞复杂了。如果把孩子们当做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人来看待,让孩子在校园里自由呼吸,教育就不会有多少问题了。

一本书的容量是有限的,但李希贵老师的教育理念给我的启迪却是无限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我,在享用他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最重要的是继续尝试,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升华,用心读书,用心做事,用心做人,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做教育的人,一个珍重懂教育的人,一个在教育中“自由呼吸”的灵者!

读为了自由呼吸教育有感4

书中以平实自然的语言记录了李老师在教学、教育和管理方面无数个真实、鲜活的案例,有成功的,有失败的,也有充满遗憾的,书中的好多案例似乎就是你我曾经被忽略了的、或是有所疑惑的问题,他会像朋友、老师、长辈一样与你交谈,为你解惑,自然而然的与读者达成共鸣,非常适合一线教育工作者阅读与参考。读完此书,带给我的不仅是一顿精神盛宴,更多的是对自我发展、对自已的学生观、教育观的反思。

一、 反思自我发展。

自从教以来,我认真备课、上课,尽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觉得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也一定能做好的,但是仅此而已。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上欠缺的太多,我没有合理的、阶段性的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导致了这几年来我只是重复性的、毫无创造性的工作者,把“自己”忘了。“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这段文章中,李希贵老师提出了“让每一个四中人都成为英雄”的口号,对老师提出了如下要求:每一学科都有1名以上市级学科带头人,每一学科都有3名以上年级学科带头人……读到这里,联想到自已,我的触动很大,我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鼓励下,努力地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二、 反思我的学生观。

李希贵老师主张平等、民主的对待学生,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学习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能力的培养。他说“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评价的尺子越多,好学生越多”,他把校训“股份制”,开展了“给校训找100条理由”的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组织了“学生十大自我锻造工程”,为学生修建了“自修楼”……所有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学生在校园里可以“自由呼吸”。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让学生服从学校及老师的管理,学生似乎也“基本认同”了这种管理模式,素质教育的提出,教改的推行,都没有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学生依然没有成为学习和成长的主人。究其原因,我认为,我们只是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而李希贵老师早早的便行动起来了,当一个个案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原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困难,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真正的去做这件事情。我告诉自己,作为音乐教师,更要放下包袱,循着李老师探索出的这条路走下去,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力。

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部分来自市区,他们的欣赏水平参差不齐,兴趣、特长、爱好也各不相同。在常规的教学中,我往往会忽略了这种差异,选择统一的欣赏内容,“强迫”他们接受我所传递的知识,只用一把“尺子”就判定谁是音乐课堂上的“好学生”,这显然有失公平。在征得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后,我在欣赏内容的选择上照顾到了更多的学生,既有教材上的规定曲目,又有与之相关的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文学(美术)作品、影视音乐等等,大大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欣赏需求。课外兴趣小组和合唱社团开展的各项艺术活动,也让更多喜爱音乐的学生有了更好的提升自身素质、展现个人才能的机会。我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发展空间,把认知、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做他们“自由成长”的引路人。

读为了自由呼吸教育有感5

开学已经三周,常规性的东西早已贯彻给学生了,平时也有检查评比,可就是达不到预期效果。检查卫生时,总会发现位子底下有很多纸片。怎么办?“重症需用猛药”?

在周一的班会课上,我列举了一长串学生的名单,有意识的问扔纸次数最多的朱腾,“老师天天强调,你为什么还经常扔纸?”他脸红红的,半天才告诉我他不是有意的。又问了几个同学,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的`同学说,某某不捡拾地面(每一排都有一个学生专门负责捡拾),还有一些学生说,不知道纸是谁扔的,找不到人……

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同学们的责任意识不强,好习惯还没有真正的养成。于是我从学校信息平台上检查记录的分数全校最低谈起,讲到了集体荣誉,讲到了好习惯的重要性。然后我的话锋一转,说:“有的同学不把老师说的话放在眼里,就是因为他没有得到惩罚。大家认为要不要惩罚?”其实我这一问也就是走过场,果然,学生顺着我的意思说要惩罚。怎么惩罚,大家意见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同学认为应该重重的惩罚,这样才能长记性,比如,凡是扔纸抓住以后,先写500字检讨,在罚扫一星期的楼梯。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不要太重,完成不了,等于没有惩罚。少数孩子没有表态。

这里大概就有三类学生,一类习惯很好,从不乱扔纸,一类不太好,偶尔扔纸,没表态的学生大部分习惯不好。我虽然不赞成重罚,但想到惩罚不重学生可能就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四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写作文,一篇大概二三百字,怎么可能写到500字呢?)于是我跟学生说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你不乱扔纸,你就不会得到惩罚,所以我们采用第一方案。

下完班会课,是学生扫地时间,紧接着上第四节小自习。我立刻就进行了检查。很不幸的是抓住了两个学生,一个是比较踏实能干的王梦莹,另一个是平时表现也很好的徐友虎。学生说,按我们的惩罚措施对他们俩进行惩罚。徐友虎的眼泪当时就下来了。其实那只是一丁点纸,不注意的话是不会发现的。我在心里也替他们着急。于是我不动声色的向全班学生求情,说以他们俩当个例子,像他们这种情况就应该惩罚,至于他们俩这一次就不惩罚了。

第二天,教室卫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下课后甚至有学生拿笤帚去扫自己的责任区。

可是另一个问题来了,负责监督的卫生委员,每一天都会记录很多“乱扔纸”的学生。看来老师的话在孩子心中占有多么重的有分量啊!其实,我的本意并不在惩罚谁,只想制止乱扔纸的现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再说这么重的惩罚学生根本就完成不了。卫生委员怎么就不懂我的意思呢?我很着急,给卫生委员专门开了“小会”,把我的意思再一次表白,并且告诉他们可以给学生提醒,如果提醒没用再记不迟。

等到下个星期一又一次班会课时,两个卫生委员已经记了20多个名单了。怎么办?真的要惩罚这些学生吗?上个星期教室及卫生区卫生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学生差不多每个课间都要捡拾,作为班主任的我全都看在眼里,我怎么能忍心去惩罚他们呢?!可我们已经形成了规定,不按规定办,学生会不会认为我说话不算数,以后再说什么事学生会不会就不信服我了呢?看来我只能用缓兵之计,我告诉同学们说,第一、二组学生的名单放在办公室了,第三、四组等找到名单以后再一起惩罚。

当我走出教室的门,一个念头跳了出来,惩罚不是目的,我可以撒个慌,告诉同学们第一、二两组学生的名单丢了,这样就都不用惩罚了。同学们还不会说我说话不算话。

第二天当我这样告诉全班同学的时候,大家都兴奋的跳了起来。我说:“大家不要高兴的太早,这个星期还要检查的。”同学们纷纷点着头,一副准备好了的模样,我心中窃喜,这才是我要达到的目的。

读为了自由呼吸教育有感6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由衷地佩服李老师的智慧与努力。这些都让我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最可宝贵的并不是他的教育技术、教学手段,而是有一个健全、发展的人格。这种人格的力量会使教师成长出一种爱和责任,正是这种爱心和责任心,才能够在专业上不断的促成教师的成长。在李老师的书中,我们所读到的他关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正是他的人格魅力在教学活动中的真实体现。在我看来,《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不仅仅是李老师教育思想和教学技术的总结,更是教师个人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典范。

现代社会的许多作者在著述立说中不免有些浮华,很少能看到李希贵这样的作者写出来的东西都源自自己的切身感受、生活点滴小事。也许正是因为此,此书的内容才显得有血有肉,给人毫无造作之感。比如他写道“爱书的爷爷”、“父亲和母亲”以及童年、青年时代的经历都给人一种亲切感!其中他总结给他的家庭环境给与他的影响总结道“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方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环境。失去了他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想一想我们每个长大成才的人无不得益于良好的家庭社会氛围的影响。这给我的启发是在班级管理上一定要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的班集体,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李希贵老师说“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李老师做到了。“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李西贵老师的这句话更道出了我们教育的真谛。

很多来潍坊四中参观的人,问李希贵校长四中的“真经”到底是什么?李校长实在想不出什么“真经”,但有一点他还是蛮有体会的,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一位同行听了,若有所思地叫了出来:“噢,那就不简单!”

听完此话,我颇有同感。作为一位教师我们天天做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每天督促孩子们遵守纪律,注意安全,走路要靠右边走……这些简单琐碎的小事构成了我们一天的教学生活。但是我们如果天天能够把这些小事游刃有余地做好,那我们就是一位称职的老师。

透过我们所做的这些简单的事情,我们就发现简单的工作中透射出的意义与不平凡。

我们让孩子们捡起随意丢弃的一张纸屑,看似一件小事,但是却让孩子拾起了一个美德,还大地一份整洁;让我们的孩子,工工整整地写好每一份作业,看似一件小事,却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为自己的未来增添了一份希望;让我们的孩子学会礼让,看似一件小事,却弘扬了我们的中华美德……一件件的小事,一个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无不诠释着这样一个道理:把简单事情天天做好,那就不简单!

其实这本书给予我的感动与触动是难以一一例举的,我认为人在年轻的时候,特别是年轻老师真的要多看书、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我想时间久了年轻教师自会不断成熟起来,更快的掌握教育规律,为园所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标签:有感 自由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