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其他

语文听课评课稿

其他1.75W

语文听课评课稿1

朱老师在执教该课过程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语文听课评课稿

首先,朱老师设计的复习巩固部分有一定的梯度又实在。这个环节的每个词语都是经过老师深思后选择的。它们中既有“着急”和“焦急”这对近义词,又有“一定”、“一闪一闪”中“一”的不同读法的'设计。

其次,朱老师在上课过程中积极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她尽力结合小学生爱鸟的实际,借助课件为学生创设情景,尽力营造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入情入境积极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大胆想象,各抒已见,畅所欲言。从而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兴趣。

再次,朱老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着力训练学生的思维与语言。如:小鸟看见鸟妈妈时会说些什么?你对小鸟有什么美好的祝愿?看看大哥哥大姐姐的在爱鸟行动中,你们想对身边的小伙伴说些什么?等多出的说话训练设计都对学生的思维与语言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时,朱老师从身边入手,让学生跟着电脑老师学一学生字的笔顺,学生模仿着描一描,写一写。用这样方法学习生字有利于学生对生字巩固,也容易操作。

语文听课评课稿2

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学习上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很短,因此,在三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陈如如老师的课堂就让我们体验着快乐和活跃。特别是她的识字教学环节,每处都体现出“以趣为本”的思想。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兴趣。

课堂开始,陈老师就把画面定格在美丽大森林。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慢慢增长,课堂的情趣多了些许期盼。而在接下来的识字教学中,陈老师通过数学题引入、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游戏形式,调动兴趣。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在在本堂课上,陈老师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数学题目,捉迷藏等。将这些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三、找寻构字规律,乐于发现。

深层次的学习兴趣应该能够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一个成功者。陈老师的识字课堂就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欲望。用数学的方法识记汉字,对孩子们来说是个非常新鲜的玩意儿。他们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而这种方法竟能让他们认识那么多新生字,还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同。他们个个跃跃欲试。而得到肯定的孩子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在满足中体验着成功带来的欢乐,之后他们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去创造!

同样,作为班集体的个体,会因为同一个生字有这么多不同的精彩的理解而丰富自己的思维,让整个课堂显得生机勃勃,让每个学生个体都成为真正的发展主体。

四、阅读巩固识字,延伸课外。

语文听课评课稿3

曾经看到过叶澜教授评论一堂好课的标准,他说,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有意义的、有效率的、有生成性的、常态下的和有待完善的课。以此来衡量姚老师上的《行道树》一课,这应该就是一堂好课。

《行道树》是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关注自然、礼赞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作。它出现在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当中。课文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平实而富有感情的语文刻画了行道树作为一个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可以激发读者对自己人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但是,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富有哲理的语言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姚老师在这短短的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内,能够引导学生对内容的感知,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注重语言的运用,注意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一切水到渠成,又拟乎信手拈来,不禁为姚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所折服,也为她松驰有度,收放自如的课堂驾奴能力钦佩。总的来说,听课之后三点感受很深。

第一,和谐是激活课堂的催化剂。我觉得活跃的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其中,教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很重要。当全班朗读完课文后,老师及时给予评价:读得比较整齐、响亮;当学生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其他同学又作了很好的解释的时候,老师的评价是:问题提得好,同学们讲得也很深刻;当一位同学因紧张而说不出话来的时候,老师的鼓励是:慢慢来,别着急,其实你讲得很好。再加上老师温暖的微笑,亲切的姿态,让我们感觉到老师是和学生站在一起的。

第二,自主是课堂的主旋律。教师是一堂课的策划者而不是单纯执行者,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姚老师在这堂课中,给了学生三个句式:读了_____,我仿佛看到了______;读了______,我体会到了_______;读了______,我不理解_______。让学生用这三个句式,谈自已的阅读感受,这一环节成了整堂课的主要环节,给了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的空间。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也给予了非常好地引导与点播。整节课,学生就是在这种自主学习、自主提问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深入对文本的解读的。这样的方式,我觉得对于教师来说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的。因为学生的思维有的时候不同于我们大人,他们提的问题有时也是我们很难预测的,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对文本要有深入地理解和把握。

第三,有效是课堂结出的硕果。一堂有效的课堂,关键并不在于教师怎么教,而在于学生学了什么。姚老师在这堂课中非常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不仅重视学生学会了什么 ,更注重教会学生会学。比如在要求学生选择三个句式说自己的阅读感受的时候,每一个句式都强调读了什么,我怎么样,这实际上教给学生阅读要立足于文本;比如有学生提出“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一句怎么理解的时候,姚老师问“堕落”一词一般用来形容什么,这里指什么;学生问“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一句怎么理解,姚老师问什么样的事业是“神圣”的,为什么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深沉”什么意思,找找它的同义词等等,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姚老师引导得非常巧妙,同时也教给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要求全班同学一齐朗读课文的时候,老师的要求是:拿起课本,身体坐正,大声地朗读。这既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指导,也是一种朗读习惯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也就体现在这里吧。

说几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是对课文的朗读是否可适当加强。因为这是一篇精美的小品文,文章语言很美,蕴含的感情很丰富,所表现的精神境界很高尚。我觉得这样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进行感悟,从而感知美,体味美。课堂初,全班齐读之后,老师的评价是:读得比较整齐、响亮,但行道树的感情没有读出来,相信学了课文之后,同学们一定能够读得更好。那么在分析完了行道树的形象,体会了行道树的感情之后,如果再组织学生朗读的话,和前面也有前后呼应的感觉。

二是尽管老师给了学生三个句式进行选择说自己的阅读感受,但绝大部分同学都选择的是第三个句式,都是提问题的,质疑探究的比较多,欣赏、品味、想象、抒情的比较少。

语文听课评课稿4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感到特别高兴与欣慰,因为小丽老师的课总算顺利地上完了。如果说,课上得还算成功的话,我最想感谢的人就是刘主任和我们年级组的每一位老师,刘主任的工作那么忙,事务那么多,却隔三差五地询问课的情况,帮助我们协调上课的时间、准备上课的桌椅;我们组的老师们更是齐心协力,帮着出谋划策、完善教案。在这里,我代表小丽,向刘主任、向我们组的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谁的本领大》这是一篇饶有趣味的童话故事,记叙了风和太阳的两次比赛:第一次比谁能脱下孩子的外衣,第二次比谁能让船行得快些。这两次比赛,风和太阳都是一胜一负,从而揭示:风和太阳各有所长,不能以胜利傲视别人,也不能因失败妄自气馁,应当清醒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的道理。课文情节对比分明,语言富有个性,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小丽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我认为,本课时教学最大的.特色就是:真正把阅读课上成了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不离课文、不离读书,从课文中质疑,又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在读中求懂,在读中学会,在读中获得读的能力。读,贯穿本课教学的始终。

1、读的方式多,有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还有分角色朗读等。

2、读的次数多,涉及面广,课堂上书声琅琅,读书声此起彼伏。

3、读的要求逐渐提高,先读通读懂:风和太阳第一次比什么?怎么比的?结果怎样?准确感知语言所传达的信息,把握课文内容;再读出感情:如“这有什么难的?”“看我的吧!”感受风的狂妄,太阳的得意,读出语言所蕴含的情感;最后读出神,如课文的最后,太阳说:“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啊!”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以及言外之意。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正确看待自己,对待别人。更重要的是,在整节课中,学生一直处在乐读的状态下。课标指出:在第一学段,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有乐趣才会喜欢。如何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呢?小丽老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奖励性的手段,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享受,表现了自我,获得了成功,就一定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就一定会喜欢阅读。

另外,我认为这节课还有以下几个亮点:

1、目标意识强。记得学校在落实“减负增效提质”规定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深入探讨,既要着眼于宏观,又要具体到微观;既要有明确性的目标认识,又要有具体的行动策略,从教学源头上确保教学质量。在具体备课过程中要做到“脑中有纲(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手中有法(方法)”。小丽老师根据课文内容以及课后习题的提示,在上课前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认识自己,看待别人。(3)会用“觉得”造句。在上课时,她不忘脑中的标,胸中的本,目中的人,运用手中的法,一步步引导学生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2、训练意识强。课标指出: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会用“觉得”造句。小丽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我觉得”来做评价性的语言,还不时引导学生用“觉得”说话。正因为有了教学过程中的熏陶和实践,所以小练笔中的作业,学生才能信手拈来,精彩纷呈。老师最后的结束语看似不经意,实是点睛之笔,显示了她较强的训练意识。

3、注重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篇课文记叙了风和太阳的两次比赛,两次比赛的内容不同,结果不同,但比赛的过程相同,故课文在叙述上也基本大同小异。所以,小丽老师在设计时,重点指导学生学习风和太阳的第一次比赛,然后指导学生按照提供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第二次比赛,为学生的自学搭建平台。这样,先扶后放,扶放结合,久而久之,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定会得到提高。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这节课当然也不例外。我个人觉得,如果在课堂上,辅以更多想的训练、说的训练,教学效果会更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加凸现。如:书中的最后一幅插图,风和太阳拥抱在一起,太阳向风翘起了大拇指。老师可以这样问:小朋友,风先生听了太阳的赞扬,也向太阳竖起了大拇指,它会怎么夸太阳呢?让学生练想练说。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口语训练的机会,又放飞了学生的想象,弥补了文本的空白,同时深化了文本的主题。

我相信,通过这次汇报课,小丽老师肯定是收益匪浅。祝愿她和所有的年青老师在我们外国语这片沃土中茁壮成长。

最后,感谢大家的耐心聆听,恳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语文听课评课稿5

 课堂回顾

一、板书课题,质疑激趣

齐读课题《画杨桃》说说你想知道些什么?生质颖(谁画杨桃,怎么画的?画得怎么样?)

 二、学生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一共多少自然段?

(2)课文哪些段落是写画杨桃的?

(3)你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读课文,简要作答,教师适时引导,理清了课文共19自然段,其中2——18自然段讲画杨桃,学生初步了解“我”画杨桃的态度是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三、析读课文

1、课文重点写什么?

课文主要的并不是写“我”如何画杨桃,更多的部分是写教师同学对“我”画的杨桃的看法。

(1)同学们是怎么的情况?(嘲笑)

(2)老师看了“我”的杨桃怎么做的?(审视——让同学们到我的座位上看)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了教师的表情动作,引发思考:教师审视后明白了什么?如果你是教师,你想怎么做?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后思考

1、纵观整堂课教者有一定的目标意识,采取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

从课堂教学而言可看出教者课前认真地解读了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以学生为中心,顺学而导,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标点、词语)关注读的训练,有意识地进行了概括能力的培养,教者基本功扎实,教学中善于适时引导。

2、课文教学目标解析

《画杨桃》一课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一组课文是围绕思想方法的专题来组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初步懂得要敢于相信自己,讲究实际;明白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不完全相同;不要轻易的否定别人。(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不是一节课就行的,但作为教师要有这样的教学意识)。

3、教师要认真读教材,分析教材、设计教法。

从表面而言,课文讲的是图画课上,“我”如实地画出了自己所看到的`杨桃,却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老师借此巧妙地对同学们进行了教育,让同学明白了“不要轻易的否定别人”的道理。

如果我们通过教学仅仅只让学生达到上述认识,那么教学只能说是完成了一小部分,因这我们若对文章加以分析,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

①作为主人公的“我”,在画杨桃之前其实已经发现杨桃不是平时所看到的那样,可为什么还要那样画呢?(——缘于父亲的严格要求经常叮嘱);

②文中教师的表情有哪些变化?为什么先是严肃,后来却又和颜悦色?(——缘于学生知错能改);

③同学们到“我”的座位上看了杨桃后说话变得“吞吞吐吐”这是为什么?(——标点的妙用,标点后面还有什么意思?)

④文末提到老师的话与父亲的话那么“相似”,那相似之处是什么?

……

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学生不太明白的,也是用作训练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感悟的“切入点”,教者应予以关注。

学生学习文本就必须切实了解文本大意,这就需要学生认真地反复地读,但只是“读通”、“读顺”,了解文章大意还远远的不够,教者还得认真引导思考,也就是说要求教者设计好精当的牵一发而动全文的问题。教学设计宜整体把握细处入手,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充分地与本文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让学生思有所悟,学有所得。

语文听课评课稿6

黄老师,艺高人胆大,构思新颖,打破语文课堂以往的面孔,让我听到了耳目一新的一堂语文课。课堂之活跃和丰富多彩是我一直想追求的效果。这样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语文老师,是我高中时一直渴盼的。在感叹兴奋的同时,我也想起南京师大一位教授说过的一句话“让学生非常开心的课不一定是好课”,初次听到此话,我也感觉这话有点雷,可现在我有一定程度上的认同,觉着有些情况确实如此。嘉敏老师的这节课,如果是在较大范围内的展示,我无法想象老师会有怎样的各种各样的评价,是认同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是支持还是提醒。下面,我只谈谈我自己的听课感受,不当的地方,还请嘉敏老师批评。

包容的课堂,有节制地发展

语文教学应该是多样性的,语文课也确实需要有几幅不同的面孔,总是板着脸上课肯定是不符合教学的规律和语文的教学内容的,所以语文课堂一定要有嘉敏老师的这种上课方式和课堂设计。这既是语文课的本性(言语教学)使然,也是现在语文课堂生命力的增长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保守的、刻板的、机械的,可是我还有一个感觉,这种课应该有,可以有,但不可多,更不可成为语文课的常态课。

可能我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我以为语文课堂进行言语的教学,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向“上”的,一是种向“下”的。向“上”的是通过语言、穿透言语走向更大的思维概括、文化指向,可以说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这一点在教学上的体现,有点像文言文的教学,不拘泥语言而又立足言语;向“下”的是通过分享语言的表演,体验语言的滑翔,在言语的飞翔中达到对头脑的按摩效果,可以说成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两种方向,两种路径,都有存在的必要,可我以为还是有一个主次之分。相比两种方式,前者给学生一副艰涩冷难之相,让学生望而生畏,难而却步。后者是言语的表演,展示,是聚集掌声和笑声的课堂;前者如果说是练习扎稳马步、操练一拳一脚的硬功夫死功夫,后者则是观赏型地演练,技巧型地表演。可如果没有前者的死磕与艰涩,后者则很容易成为花拳绣腿般的体操表演,可以说正是有了前者的“难能”,才会有第二种的“可贵”。

嘉敏老师的整个语文课堂流程,顺畅而摇曳多姿,五彩斑斓,可以说编制得非常精美,可是在三十分钟处有一个小破绽,并且我觉着这个破绽攸关着整个课堂的设计,不过分地说是整个课堂的一个死穴,绝不容小觑。就是当嘉敏老师说这里(广州交通辞)是化用了李商隐的《贾生》时,结果出现了众生都“一物不知”的情况。这就产生了一个让人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没有一定量的古诗词的积累,那么本节课就成了空中楼阁,华丽而孤立,绝美而虚无。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我认为这样的课,可以有,但要有节制地发展。

严肃的目标,后现代的外表

我曾经在平行班的课堂上问学生,你们喜欢语文课本上的哪一篇文章,他们的回答是“都不喜欢”,并且说“只要是语文书上的就不喜欢”。语文课,经常给学生一副严肃的面孔;语文课文成了枯燥、古板、僵化的代称。嘉敏老师,却用了一副后现代的面孔,演绎了语文课有不一样的风采。根据詹姆逊对后现代的定义,戏谑、戏仿、拼贴、游戏是后现代的存在方式。听说嘉敏老师本科的时候就研究后现代的,其在语文课堂上采取这种形式上课,是有她的理论依靠的。可喜的是,嘉敏老师并不仅仅停留在后现代的空壳上,而是有着严肃的目标和崇高的内核,这个目标和内核就是——引起语言的风暴,用言语的教学来刺激学生关注语言,关注生活,热爱语文。

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语言教学会对原有的语文语言教学产生一定的“破坏力”,并且非常鲜明。经典语言,何谓经典语言?何谓再现?再现的是否是经典语言?流行的广为流传的是否就是经典语言?这些语言能否历久不衰、历久弥新?能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嘉敏老师所举的一些鲜活的语言例子,会存活多长时间?这都是有待商榷的。

虽然这牵涉到一个见仁见智的经典语言观问题,可是有一个前提是共识的——这些歌词、流行语所依附的一些古典诗词是经典语言。那么再现这些语言,即使鲁迅的《我的失恋》,或者通过各种方式——庄词谐用、虚实转化、古意今用——再现之后,还是不是经典语言,这种语言操纵的背后是什么?我们是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再生的能指上?要不要穿越文字,看到文字背后的`意境、文化、人生?我觉着只有想通这些,才能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恶搞”游戏上,才能有继续的语言风暴、再生地再生。

即使再怎么论证“恶搞是语言的发展途径”,我还是不能把这些“另类”的语言和我所敬畏的华彩辞章重叠在一起。我觉着这些文字的背后是一种流行文化的浮躁和轻盈,对语言、言语有一种负面的破坏力,当然如果非要把这种破坏力看成对语言的发展之途,也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理解。问题是,这些语言很难历久弥新,更经不起时间的推敲,它是短暂的,它是转瞬即逝的,如其中的一些曾经的流行语,我们一说再说,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鲜活感和幽默度,说多了反而感觉淡而无味,索然寡味,甚至有的已经成了毫无生气的语言落花,比如“……不是传说”“……不是……是寂寞”。我并不是对这些流行的语,包括网络语言或者流行歌词,抱有成见,但我总觉着它们很难经受住时间的打磨,很难有一个长时间的存活期,这也可能是我的妄断,这个问题,我想还是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再说吧。

关于语文教学的属性问题,凭我有限的阅读经验和知识储备,了解到有很多的争论,什么言语的,文化的,文学的,语文知识的,等等。对待各家各说,我们都有自己的选择,觉着谁说得有道理,就实践谁的理论,这也正是人文学科正常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当然,如果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叫创新,更是作为一个有思考的语文老师的追求。但,没有广泛的理论阅读之前,我觉着还是不应该绝对地主张某一家某一派,这不是中庸,更不是一种偷懒行为的遮蔽,因为太过狭隘的理论视野,是危险的,尤其是非常极端地凝视某一理论时,马克思说过“任何理论都是一种偏见”,一定程度上也提醒我们要注意理论的局限性。至于说,矫枉过正,只有深入一家一说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个”才能达到“片面的深刻”,我觉着在当下,这种情况下的精深,是恰恰达不到的精深的是和精深背道的,因为理论也需要互文地理解和掌握。偏听偏信,盲人摸象的评价,用在这种方式的理论的学习上应该也很合适。

活跃的课堂,多彩的内容,打破了语文的僵化模式,注入了网络语言靓丽的面孔,这是语文的发展尝试。从这个意义上说,嘉敏老师的课,有着先锋、探索、实验的色彩,不管这种探索是被支持的还是被否定的,其课堂效果好的还是不好的,我想嘉敏老师都应该得到掌声,鼓掌!

语文听课评课稿7

早上,刘彬主任找我:“你今天上新课吧。听你课。”

“好”。

和刘彬太熟,所以被她听,不紧张,也没压力。平时怎么上,就怎么上。上完,好的大力赞扬,差的毫不留情,觉得意见不同,也争起来,两人絮絮叨叨讲了一个大课间,直到下面一节课的老师进教室,才作罢,上的和听的,都挺愉快,她说下次还听,嘴上说:“别来了。”其实,心里还是很欢迎的。原生态的课,才能反映出真正的教学,好的和不好的,两人讨论才明白,才更清楚。只是一上公开课,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化化妆”,不以完全的真面目示人。

今天上的是《快乐的节日》第一课时。

被表扬的地方:

1、送词。

虽然是第一课时,但没采取带读,帮教的过程。把所有的生字都直接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在自学、熟悉的基础上,采取两人小组合作的方式,一个把所有的生字读出来,另一个直接给生字组词。检查的时候,先问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什么地方打顿了,施改明之说:“我不知道健康的康组什么词语?”我说:“哈哈,其实你知道呀!就是健康呀。这样,王老师再送你几个词,安康,小康之家,康庄大道,康复。”孩子听得很认真,嘴里还默念着。

其实,如果换一个人来听,学习生字词的流程,我应该不会这么上,这样一上来,就直接检查,没有标注拼音就读,拔高了。但我平时上课,就这么上,觉得学生也能接受下去,作业的反馈也没什么问题。这样省事,时间用得也少。

2、画词。

进入课文的学习,我问学生愿意自己读,还是听我读?孩子的意见不统一,我说:“那我读,愿意听的人,竖起耳朵,愿意读的人,跟着我小声读。”

读完了,我说:“这里有个词用得多好呀,鲜艳的红领巾,红领巾的颜色这么漂亮,戴上它,多自豪呀!我要拿笔画下来。”我从孩子的桌上拿了一支笔画下了来后,接着说:“这课里还有很多的好词,快找找,画下来吧。”

刘彬说,她观察到学生在看我画词的时候,很多孩子就拿起了笔,后来在画的时候,也很投入,这样用做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他们的兴趣浓厚。

3、汇报词语

每个小组活动地儿不一样,有的在教室前面,有的在后面,分小组汇报的时候,大家都站着,好几个孩子听得不认真,跳来跳去的,我说:“在听的过程中,我注意观察了同学们,都冯弋珂、彭泽文、韩蕊,她们一边听,一边看着书,找到对应的词语,特别要表扬张静娟,她听到有的同学找的.好词,是自己没画的,就随即拿笔画出来。”刘彬说,我说了这段话后,那些小调皮们,很快就约束了自己,知道改怎么做了,效果比批评他们还好。嘻嘻,其实我看到他们的那个样子,也想批的,但毕竟有人听课嘛,只能换个方式了,看来这个方式得常用。

写到这儿,我使劲想了想,这节课,哪儿上的有问题来着?没前面记得清楚,被表扬的记得牢些,被批评的,转过身我就忘了,和俺们班的学生一样,哈哈。

挨批的:

最后的五分钟,我安排了学生查字典,完成课后的第四题。学生对“希”的偏旁认识模糊。刘彬说,这就是我在前面的生字教学中,遗漏的地方,应该在学字的时候,顺带就把字的部首提出来,不花多少时间,学生记得还牢。结果,我在学生产生了问题后,再讲,又浪费时间,还容易混淆。其实,这反映了一个问题,说向课堂要效益,课堂就那么多的时间,老师把课堂的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多思考,合理布局,才能去谈“效益”。课前,多想想,比课中,课后,去补,要有效的多。

语文听课评课稿8

每次听姚老师的课都会有许多启发。她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我看来,她既像是一个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大将,又像是一个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母亲,让人不禁陶醉于她的课堂。

这次听了姚老师上的《行道树》,同样也让我有许多收获。总的感受可以用“高效”两个字来概括。整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清晰、流畅,教学时间分配合理,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语言生动丰富,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且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教学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下面我就谈谈感受最深的三点,也就是姚老师在课堂上关注的三个方面的有效性。

一、关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姚老师的课堂提问就是高效的。比如,文本解读时姚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选择下列句式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A、读了“ ”,我仿佛看到了“ ”。B、读了“ ”,我体会到了“ ”。C、读了“ ”,我不理解的是“ ”。这三个句式看似零散,其实很好地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中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性,A句式是引导学生关注行道树的外形,BC句式是引导学生关注行道树的内心和品质。于是之后归纳行道树是一列怎样的树也就水到渠成了。又比如,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句话是难点,如何来突破这个难点呢?姚老师采用的是分层提问,各个击破的'方法,也就是抓住了“神圣”、“痛苦”、“深沉”这几个关键词分别提问:什么样的事业是神圣的?为什么神圣的事业会痛苦?深沉是什么意思?能否找出它的同义词?之后又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把对这句话的理解整合起来。这种先分后合的提问方法正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无疑是高效的。

二、关注学法指导的有效性。我们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姚老师就是这样做的。比如,她在文本解读这一环节刚开始时就不失时机地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找答案。又比如,学生齐读课文后,姚老师及时作出评价:读得整齐,响亮,但是行道树的感情没有很好体现出来。这一评价其实也渗透着朗读方法的指导。相信这些学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将会受益匪浅。

三、关注课堂拓展的有效性。目前,有一些课堂拓展存在着偏差,只是为拓展而拓展,拓展的内容与文本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而姚老师的这堂课中的拓展延伸环节却能够和文本有机整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无痕境界。她首先设计了第一个小环节:面对行道树,请你选择一种修辞,用形象的语言,对他们说一句心里话。(学生当堂写并交流)我觉得这个设计不仅能以读促写,也能以写带读,让学生在写中更深刻地领悟行道树的内心和品质,也就是对文本解读的延伸和深化。接着又设计了第二个小环节:社会上有没有像行道树那样的人呢?这是对前面这个环节的进一步延伸:由对行道树内心和品质的领悟延伸到了无私奉献这一类人,这就很好地把文本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融合。

总之,这是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是谈了自己感受最深的三点不成熟的体会,还望在座各位老师指正。

语文听课评课稿9

听说姚老师将给我们年轻教师开一堂课,内心不免有些激动,因为能聆听名师的课对很多人来说实属不易。姚老师教授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改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行道树》一课,文章主要是借行道树的自白,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听了真是受益匪浅。

这堂最为亮点的地方就该属几个主问题的设计,它不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关键是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师在导入的时候就让学生进行想象“假如你是一棵树,你会选择在哪里生活?”问题一抛出,很多学生就开始积极地思考,有人说选择在沙漠里生活这样可以将沙漠变成森林,也有人选择在山顶生活,因为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在学生众说纷纭的过程中,有人选择自我奉献,有人选择享受生活,那行道树会选择在哪生活呢?它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学生就开始疑问和好奇,在想象的世界里学生的'思维又在不断旋转,升腾。于是,教师就带着他们走进了行道树的世界。接着,姚老师又设置了这样一组有意思的问题:“请选择下列句式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A读了……,我仿佛看到了……;B读了……我体会到了……;C读了……我不理解的是……”。这是一组具有递进关系的问题组,第一组的问题其实与教师一开始的引导是紧密相连的,“行道树会选择在哪生活呢?”学生的疑问在这个时候其实可以根据教师设计的这个句式“我读了……我仿佛看到了……”来解开谜底;“那它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原因也很容易在“我读了……我体会到了……”这个句式中找到,这样循序渐进地赏析课文,学生就很容易地把握文章的主旨:行道树甘愿自我牺牲,无私奉献,以苦为乐等等这样的精神品质就浮出了水面;最后再以“读了……我不理解的是……”这个句子来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精神可谓水到渠成,学生自然而然地都想到了这个哲理性的句子: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是一个人生哲理,在对这个句子把握的过程中不仅学生感受到了行道树的内心世界,而且教师也顺理成章地达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这一教学目标。

余映潮曾经在他的论文中这样谈到:“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能结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以“主问题”来带动整篇课文阅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语文学习中的求索感、创造感、成功感,语文与人的教育、语文与人的气质培养于是有了一片美丽的良田沃土。可见,主问题的设计和把握对提升一堂课的品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姚老师的课,处处洋溢着大家风范,她富有诗意的语言不但感染着在座的学生,同时也让我这个后辈产生了钦慕之意。稍稍遗憾的就是:这堂课答似乎问答替代了美读。

语文听课评课稿10

今天很高兴跟陈老师学习了一堂初中语文课,觉得自己很有收获,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紫藤萝花是一种怎样的花,许多学生多没有感性的了解。能积极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对此种花有初步的感知,这是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的表现。我们有些教师往往会忽略或漠视课本中的插图,没有把它当作一种资源,这是很遗憾的事。在对文本整体感知的过程中,设计了三个以花为中心的两字词语概括情节的环节,既明确了阅读的任务,又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阅读的指向性,加强了阅读的有效性。

面对学生概括的动词加以辨析,如看花、赏花两字的区别,及时纠正板书的内容,体现现代教育的理念——以人为本。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对花的大开大阖的多角度描写是学生欣赏与借鉴的重点。“观千剑然后知器,操千曲然后知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话都在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毛老师抓住朗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妙处。有齐读、分组读、默读,让每一位听课者又惊喜地听到了语文课堂里那久违的朗朗书声。

学生在分析句子时,从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进行及时指导。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是借景抒情,在观花的过程,不时加入作者的感受。全文从线索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作者的看花过程之线与她的情感变化之线交错在一起,要弄清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就是理清和理解作者结合生活而透露出来的情感。此时,教师能及时介绍作者的有关情况,使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手足情和生死谜”。让我们看到了呈现教学内容时机的重要性。总之,这是一节成功的课,有许多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听了此课后,有两点是值得大家思考的:①如何调控课堂行进速度②开放性的课堂是否也应该注意提问的指向性,如何避免学生回答问题误入“歧途”?

语文听课评课稿11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则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葛老师能抓住童话特点,通过教师生动语言和形象的板贴画,把学生愉快的带入童话故事中在情境的创设中,学生积极的充当其中的角色,能自主的读、演、说。根据我个人的学习感受,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教学理念全面落实,融会贯通

理论是行动的的指南。这节课,葛老师把《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一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很准,始终把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从听、说、读、从指导学生的识字到写字,甚至到最后环节中深层的情感挖掘,葛老师把握的都非常好。第个环节落实的也很好。不仅如此,他结合新课改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把一年级的孩子当作不懂事的孩子,没有以老师的讲代替学生的说话,代替学生的`想像。而是把他当作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自己为主导。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读书的激情,使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流露真情;利用多种形式,内化文本的语言,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语一年级课标中写的很清楚)

二、教学目标训练扎实,达成度高

葛老师的这一课,教学目标设计的很恰当有一定的坡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体现了一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具体表现在:能抓住重点,安排详略得当。能以朗读为主,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在学习课文中去识字。重点抓住三处:小松树的话、风伯伯的话和最后的“惭愧”。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他在开头设计了贴图的环节,通过贴图,调动学习兴趣。分角色朗读时,让学生戴上头饰,学生表演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同时教师能适当地指导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通过表演引导学生体会小松树的骄傲、自满情绪。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环节设计紧凑,独具匠心

葛老师的这节语文课备课充分,设计独具匠心。从开头的导入课文,新授、总结等每个纵向的教学流程。设计的很紧凑,过度语衔接自然和谐,没有生硬的感觉。始终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最好的状态来学习新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效果非常显著。另外,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老师设计了多种促读的方法,如边读文边看图,分角色表演读、指名读、集体读、四人小组读、师生共读等等,并在读后评议,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这样的“读”落实了语言实践过程,不仅巩固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还完成了每个教学目标。

四、教学语言独具特色,富有童趣

对于教材的处理,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要多些情趣,少些理性。他的语文课就上的十分有情趣、有意思,学生学习兴趣高,效果就好。葛老师的教学语言本来就很有轻柔,容易让学生接近。加上整节课,葛老师能够用一些鼓励表扬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节课,有孩子们在教师赏识,赞许的目光下学习。在老师鼓励关怀下成长,这种感觉,这种愉快的学习,孩子乐学,效果非常好。不仅如此,葛老师已经注意到通过贴图、分角色读课文等形式让学生充满乐趣地读着、学着。

语文听课评课稿12

这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记叙文,文章描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及人们的表现,说明了环境污染给大自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告诉我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家园。从整堂课来讲,整体风格为实在、扎实而有效,紧扣文章的重点段落,让学生细细地读,充分地读,真正做到了以读为主。

一、自主学习,文本对话。

凸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学生当成大写的人,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读书,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文字,品味语言,感悟文章的真谛,学生紧扣文章的语言,与作者交流,与文本对话。此时,心与心在这里交融,此刻,情与情在这里碰撞。最终,作者、文本与学生融为一体。

二、以读为主,重点突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本课教学中,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分组对比读,分角色读,个别读,齐读,师生对比读,在学生在找一找,比一比,读一读中,突破了该段的`重点,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昔日的壮观和今日的日渐枯竭。

三、直抒胸臆,指导练笔。

人们看到这样的情景,又会有哪些感触?会说些什么?并试着写一写。交流中,很多学生写出了自己的心声,道出了真情实意,说写结合,有效地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四、几个想法。

(1)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文本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拓展,如:塞特凯达斯瀑布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仿佛对世人说些什么?(2)教学是一门艺术,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有情有趣是教学。”此时此刻,你就是巴西总统,在这个特殊的葬礼上,你会说些什么?与此同时,教师作为合作者、帮助者,同样可以以记者身份采访大家:你作为游客,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谈谈你内心的感受。

语文听课评课稿13

上午听了三节课,熬到第三节时,终于是语文课了,很期待。

崔久云的课是我读高中时的理想中的语文课:一位美女老师,然后在课堂上“谈点情说点爱”,搞点类似的小活动。我一直觉着上这样的语文课肯定很爽。不幸的是,教我语文的是一位酷爱古文的男子,并且性格刚烈、暴躁。于是,我没能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而培养成了单调和刻板的性格,只对一些艰深、艰涩和枯燥的文字感点兴趣。就这样,对语文我一直有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有一天能听一节享受型的课。今天,这个愿望算是实现了。很多年后的一个场景:暮春、江南、山野、中午、女教师,终于圆了我高中时期的一个梦。

多少年后,再看看当初曾梦想的语文课堂,很有感慨。就像一个老人回忆自己的初恋一般,总带有着强烈的沧桑感。可是,多少年的理性习惯以及当下的职业训练,又让我对自己经历的课堂享受有一点思考:当时爽了,并不一定过后就快乐。

从女教师说起——

崔久云老师,课堂的驾驭和上次相比,有较大的改观。这次基本去掉了“隔”之状态,走向了课堂的娴熟与自如,基本是自己掌握着节奏,要快就快,要慢就慢,很有女性主义的风采。课堂语言多情、煽情并带有一种媚惑,很有“挑逗性”,学生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被感染,不被动情。尤其是声电的使用,配上老师深情的声音,多情的文字,整个情景就是一首现代诗。这堂课,真是迷离而炫美,这是我想学都学不来的。

从教学目标说起——

从昨天之后,我在观念上开始有了一个强化:关注课堂背后的内容。于是,我就想这节语文课背后的支撑是什么,老师的语文观是什么?教学目标是什么?老师想教给学生什么?一节课后学生和没上课前相比有什么改变,哪怕是极其细微的。我自己先给崔久云老师的课进行一个定位和梳理。崔久云老师其实已经非常清楚地亮出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学会体会《青玉案》中的“愁情”。我觉着这个目标相当明确具体,但有个地方的措辞我觉着可以再明确一点,可能更好。“学会体会”不如简洁成“体会”,因为“学会”后面一般接的都是什么什么方法,当然接宾语“愁情”在语法上不能说错,可容易产生另外一种含义。体会愁情,也就意味着这堂课是情歌体验型的,是和学生进行情感分享,分享词中的情感资源。这应该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从教学实际说起——

整堂课,崔久云老师围绕着“读”,进行设计,我觉着这死死地抓住了诗词教学的要义,并且也符合教学目标的设计。我自己也非常认同诗词教学一定要读、反复地读、深入地读、丰富地读,虽然我自己以前在课堂上也没能很好贯彻这一要点。读,既可以是方式也可以是内容。但如果老师有自己的预设内容,那自然是根据老师的内容而读。崔久云老师这节课是要学生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愁情”,那么从实际的课堂效果来看,有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呢?我觉着努力了,还不够,还不充分,还不饱满。因为到后来,甚至读过两遍之后,老师一直在用“闲情”这两个字,并且是反复不断地用,这就会产生一种强化的错觉: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体会《青玉案》中的闲情”。可“闲情”和“愁情”,我认为还是不太一样的,是有区别的,至少两者的情感内涵不是能相互叠加的。这就使得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没有达到水溶交融、无缝对接,有一丝的错位。

从文本分析说起——

《青玉案》的内在文本是什么?我觉着可以这样理解:横塘路的空间距离和主体间的情感距离的合影而产生的情感激荡。愁之因、愁之果、愁之状应该是本词的内在逻辑。按照这个理解,“愁情”确实应该是词之眼。不由得想起昨天听华哥的课,“柳永的愁是怎样写出来的?”这个问题是个核心问题,进可攻写作角度,退可守文本分析层面。词,这种长短句,和诗还是有着不同,凭我粗浅的感觉是:情感的形象化处理在词中俯拾即是,词更多更平常地使用这一方式,这是其一;词的内容更容易景化,也就是说更容易进行“现场还原”,这是其二。这两点使得词有极其丰富的镜头感,所以王兆鹏的《唐宋词讲演录》里动不动就说可以把这首词拍一个某某DV之类的话。回到的本节课,崔久云老师较好地握住了这一场景,并用相当优美而纯情的描述来进行画面再现,我觉着这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同时也稍感遗憾的是,如果在情景再现的过程中,能再多一点语言的品味,并且用愁情进行点睛,可能会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诗词,吟不尽,说不完,关键看老师讲什么、教什么,能否落实教学目标,这就是我听这节课后的一点反思。

语文听课评课稿14

这篇略读课文记叙了父亲在一片荒凉贫瘠的山坡上开垦一块土地,使它成为“我家”菜园的事,表现了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依次写了“失去菜园、决定开垦、开垦荒地、垒上石墙、种上豌豆、豌豆肥田、拾粪肥田、菜园丰收”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父亲言行的具体描写来表现父亲的优秀品质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

本文的执教者徐老师准确地抓住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以“开辟难”为主线展开了对文本的教学。重点结合父亲在 “开荒、填土”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付出,引导学生来体会父亲开辟菜园的“难”。

一、由菜园引出。抓住“直到现在,那一块坡地,仍是我家的.菜园。春有菠菜、莴笋,夏有黄瓜、茄子,秋有辣椒、南瓜,冬有萝卜、白菜。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深入学习课文。

二、让句子说话。学生通过研读“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看着新菜园终于被开出来了,父亲笑了。”“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这些句子感受父亲的形象。

三、写话补充形象。如教学“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父亲冲进暴雨中干什么,他是如何保护家园的?体会父亲的勇敢。

语文听课评课稿15

《放飞蜻蜓》评课5月13日,听了沈玉芬老师的《放飞蜻蜓》第二课时。

这一课叙述了陶行知先生发现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没有呵斥,没有批评,而是因势利导,跟学生讲起了蜻蜓的有关知识,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放飞了蜻蜓的一个小故事。

在课上,沈老师跟孩子们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先生的亲切的.态度,启发引导的巧妙。学生们喜欢上了这位离他们原先较遥远的先生。可亲可敬的陶先生就这样走进了学生们心间。沈老师在学生的座位间穿梭着,倾听着,启发着,点拨着。课上,学生们眉飞色舞地介绍着蜻蜓,那些数字,那些小故事在他们的唇间动情地倾吐着。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沈老师突出了“慈爱”、“小心”、“商量”、“抚摸”等词语,同时也突出了“七嘴八舌”、“入神”、“放了它”等词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讨论。学生进入角色,边读文、边体悟,因此学生能独立思考,体悟得较深,讨论时也是有话可讲。

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沈老师出示了图片,让大家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并让他们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临下课时,沈老师问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谈了许多,有说关于蜻蜓的,有说关于陶行知的,有说要保护动物的等等,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不是负担,而是享受,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标签:评课 听课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