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音乐

小学音乐识谱的教学反思3篇

音乐1.27W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但在我教小学艺术与音乐这短短的一年的时间内,我便有这样的体会,下面给大家分享音乐识谱教学反思,欢迎借鉴!

小学音乐识谱的教学反思3篇

  音乐识谱教学反思1

教会孩子们识谱,能使他们的音乐兴趣得以持续与发展。但能使孩子们在课堂上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玩、跳,一旦让他们识唱曲谱,课堂气氛就出现“冷场”。索然无味的课堂气氛,使情感美的陶冶无从谈起。为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如何设计识谱教学,确实大有文章可作,本人尝试过以下几种做法:

一、先念节奏,再识唱曲谱节奏与音高是构成旋律的两个方面,许多节奏可以从生活中直接感受。如:知了叫、鸡鸣、马跑等。学生很愿意通过动作拍击来表现这些节奏。等有了一定的积累,就可以让他们来念若干小节(一首拍歌)的节奏。节奏念熟了,一方面的问题解决了,再解决另一方面的问题,就容易了。这时让学生注意听琴,边听边想边唱,学生很有兴趣,花时不多效果很好。此法适用于低年级教唱。歌曲宜短小易唱,节奏简单。

二、先唱歌词,再识唱曲谱许多歌曲学生在听了以后很想唱,不妨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让学生唱歌词。学生在唱词时更容易感受到歌曲的形象美,保持学唱的积极性,也为更进一步唱好歌曲打下基础。例如:低年级学生通过模唱很快就能学会唱歌词。之后,是否适时鼓励他们再“跳一跳”、试着唱唱曲谱呢?通过试唱,他们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本事”变大了,觉得识谱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渐渐的就能唱谱了。又如:高年级会接触到许多篇幅较大的歌曲,且具特色,听范唱后就学着唱词,便于掌握歌曲风格,较好地表现各种记号。待对歌曲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学唱曲谱,进一步解决难点,针对性强,效果更好。

三、先解决部分难点,再整体识唱曲谱例如:可将曲谱打乱顺序出示,要求学生听琴后,按歌曲原来的顺序排列。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通过听、想、认等环节,对曲谱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学唱就显得容易多了。又如:将有难度的曲谱设计成视唱,找出难点,加以分析,指导练习。这样,就可以避免因突不破难点而使整段的曲谱出现“卡壳”现象,提高教学效率。再如:在出示曲谱时,留几个空白处,让学生完善曲谱。这样,就把对音位的记忆、音高的听辨、旋律的认识结合在一起,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亲自动手参与,积极性很高。

以上几种做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来教,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抓住课堂教学有利时机,分散了难点,动静结合,讲练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鼓励了学生主动参与,取得较好的效果。

  音乐识谱教学反思2

识谱唱谱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料之一,但课堂上能使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识谱,顿感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美的熏陶无从谈起。

音乐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具有必须的识谱潜力,规定了不一样学段不一样的要求。因此,识谱教学要贴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它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的目标。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的使用这个“工具”呢,我根据自我一些教学实践,反思如下:

一、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强化听觉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识谱的基础也就应首先放在听觉潜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所以,我提出先唱歌后识谱。

如:在一节唱歌课中,当学生走进音乐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这天要学的歌曲,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透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然后,再透过对歌谱的视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先唱歌后识谱就是先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让学生先唱唱歌,用自我的声音去表现音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这节课是简单愉快、有所“成就”的,而且有表现自我的空间。

一位学生这样讲到:“以前,老师总是对我们进行视唱练耳训练,班上仅有几位会乐器的同学唱还能够,其他人都不行,太难了,我对这一点儿也没兴趣,但是此刻我们先唱歌后识谱,才上两节课,我就会唱《白杨和小河》这首歌的歌谱,我感到十分高兴。”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潜力

创造性潜力的培养就应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识谱教学也不例外。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以即兴活动的方式给学生发挥创造想象的空间和机会。

例如:六年级上册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歌特点,所以在学唱新歌之前,我将乐曲中的旋律顺序打乱,以短小动机为单位排列在一齐,先让同学们听每组动机的音高,在根据自我的感觉重新排列成流畅的旋律,并一齐弹唱。这样,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然后再让大家来听一听,唱一唱,这样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识谱潜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用心性与主动性。

其实,创编旋律的形式能够多种多样。丰富的创编形式能让同学们在乐趣与自我的成就感之中学习简谱,并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乐器进课堂提高识谱兴趣

乐器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乐器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能正确地演奏出各种音符的时值、音高,还能够透过反复的演奏到达听音训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的`增强识谱的潜力和兴趣。

但目前这种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必须难度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需要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与协调。

总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这天,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识谱这个学习音乐的好工具,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潜力、表现潜力、鉴赏潜力、创造潜力。让每个孩子真正的走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

  音乐识谱教学反思3

我在网上看到过金彩云老师讲到的“识谱集中教学法”,我觉得很有道理。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学都是把识谱随课文分散教学的,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在小学阶段基本完成简谱识谱任务,在初中阶段基本完成五线谱识谱任务。事实上,这个任务远没有完成,也不可能完成。首先,这种过分分散的识谱教学法违反了记忆规律。音乐课不是每天都有的,更不是每堂课都只学识谱内容,很难及时组织复习。学生往往是学了后面忘前面,缺少连续性,形不成系统,效果自然不佳。其次,分散识谱教学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按目前课程的编排体系组织教学,学生不可能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获得初步的识谱能力。小学学了两三年甚至四五年仍然无法独立视唱简谱。

集中识谱教学法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的可行性选择。所谓“集中识谱教学法”,即缩短战线,集中一点打歼灭战,把原来需要用整个小学、初中阶段来学习的识谱内容集中安排到小学二年级或三年级、初中一年级,用二到三个学期学完。这样,一方面学习内容紧凑,可以克服识记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提前掌握简单的独立视唱技能,使他们学得积极主动,进一步激发兴趣,到小学或初中毕业时,他们就基本上具备了应有的识谱技能,能够比较熟练地听唱和视唱简单的曲谱了。

当然,运用“集中识谱教学法”,必须由专职音乐教师或识谱能力较强的老师任教。同时,音乐教材要按“集中识谱法”的要求重新编写,在时间分配上也要适中,不是越集中越好。因为过分集中会使难度增大,学生接受不了。

新的课程标准让我们一改以前依*灌输,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传承式教学取而带之的是一种综合知识的运用和注重创造性思维的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识谱教学中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需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走入音乐中去寻找,探索和创造,在美妙的音乐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