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作文

《传统节日》教案集合15篇

作文1.65W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节日》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节日》教案集合15篇

《传统节日》教案1

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冬至的传说、民俗通过收集材料真正理解“冬至大如年”的含义

2.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3.让学生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冬至的材料传承节日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准备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习俗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背诵《节气歌》

同学们你们能背一背《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你知道它的含义?

2.学生交流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这样将课前准备的信息进行交流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说冬至板书:冬至

二、说冬至由来

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冬至”又称为“冬节”

三、说冬至传说、习俗

过渡: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习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说说冬至主要有:

传说一:冬至馄饨夏至面(见补充材料)

传说二:冬至吃狗肉(见补充材料)

传说三: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见补充材料)

传说四:冬至吃饺子(见补充材料)

2.用习俗说冬至主要有:

(1)习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见补充材料)

(2)习俗二: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农(见补充材料)

(3)习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见补充材料)

(4)习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见补充材料)

(5)习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见补充材料)

3.各地冬至习俗有不同

(1)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2)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亦称“冬至丸”流行于地区每年冬至日(阳历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包成团称作“冬至团”并馈赠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团圆的意思

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3)宁夏:冬至吃“头脑”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四、庆冬至

1.交流:引领学生走进冬至节齐过冬至节交流自己的父辈和祖父辈是怎样过冬至的

2.:自己家里是怎样过冬至的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等将择优评奖

五、畅冬至

1.畅想:下一个冬至你打算过?

2.结合时令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或描绘出你最向往过的冬至的情景

六、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传统节日》教案2

主题:

端午节即将来临,为了让同学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屈原,学校开展了一次纪念屈原的主题班会。

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能够使同学们对屈原有更好的了解。

召开时间:

x月12日下午

主持开场白:

我们大家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大家品尝着荷叶扑香的粽子,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赛着龙舟时,我们的心里不禁想起当年那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大家来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吧。吊屈原,迎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过程中主要预定串词:

许:首先请看屈原的生平简介(幻灯片1)

戴:紧接着让我们继续看一下屈原的作品以及屈原与端午节。(幻灯片2,3)

许:想必大家都有所说过屈原是跳河自杀的吧,那其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大家有请许诗旸同学为我们大家讲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

戴:听过许诗旸同学讲的故事,我们是时候该放松一下了,接下来我们大家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接歌比赛”,总共分成四组,每一组中的成员站起来要唱两句,其中歌词或歌名中要有一个“爱”字,如果超过10秒未能唱出则要接受惩罚。

穿插节目名称:接歌比赛

班主任小结:

今天,我们高二(5)班聚在一起,认真学习了屈原的一些历史,对他的生平和品格有了更多的了解。每个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交换了各种意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此次班会让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同学对屈原的掌握挺深入的,并不属于那种“一问三不知”的类型。此次班会的目的能够让同学对屈原有更好的了解,我相信我们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

主持人结束语:

时间不知不觉的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就这样度过了,相信大家对屈原多少都有所了解了吧。希望大家在今后端午节时,都能想起我们这位伟大的诗人!今天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传统节日》教案3

设计意图

植树节快到了,借此契机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活动设计拟在让幼儿认识自然物,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颂扬人类改造自然、保护自然。通过本次植树节的活动,把幼儿认知、情感、行为贯穿于各种活动中,让幼儿采用不同的认知思路、多层次去认识周围世界,运用观察、谈话、游戏、行动等多种方法,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树木对环境的作用。

3、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搜集树的资料或图片。

2.关于我国林木资源缺乏或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视频短片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请幼儿观看风沙的危害及林木资源缺乏的新闻片断。

2.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

二、我知道的树木

1.分组讨论:你喜欢树吗?为什么喜欢树?喜欢什么树?

2.幼儿可以用搜集到的树木图片资料介绍自己喜欢的树木。

3.运用多媒体课件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认识了解常见树木的名称及种类,进一步激发幼儿了解树木的欲望。

三、我喜欢树木

1.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树的作用及好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降噪、防止火灾……)

2.教师介绍植树节的由来及意义,认识植树节节徽。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

四、我保护树木

请幼儿把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创造性的设计宣传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报等。

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去园内的种植角观察春天的树木或参与到种植树木的活动中,感受植树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

2、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不同节日中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传统节日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听词猜节日,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清明节,公历4月3日—5日)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3、师小结:像这些风俗习惯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4、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把课文读熟,不重读,不漏字。

(4)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

2、学生自读课文。

3、汇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交流不认识的生字,重点指导。

(3)指导识字:

翘舌音:传、舟、赏

后鼻韵:统、巷、堂、郎、饼、赏

乞:它与哪个字相似,它可以组哪些词?

4、开火车读生字。

三、送生字进课文,初读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师生对读课文,看谁读得更流利。

3、分小组对读课文。

4、男女生对读课文。

5、找出文中所讲到的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6、勾出各种节日的主要活动。

四、畅谈春节,导入课文内容。

1、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节日?(春节)

2、春节的浓浓年味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文中介绍了春节的哪些习俗呢?

3、你还能说说春节有哪些习俗活动吗?

(贴窗花、放鞭炮、贴春联、贴倒福、吃年夜饭、守岁、给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戚等)

4、闯年关活动

第一关:年的故事谁来闯关?

第二关:背一幅春联或一首春节的诗。

第三关:说出一首和春节有关的歌,并唱出一句。

第四关:设计一句春节的`祝福语。

五、品读课文,了解其余几个传统节日

1、了解元宵节时间习俗(时间在农历的正月十五。)

(1)元宵节:吃汤圆(元宵)、看花灯

(2)赏花灯的热闹场面。

(3)体会“大街小巷人如潮”。(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说明大街小巷里的人非常多。)

(4)指导朗读。

2、了解清明节。(时间在公历的4月3—5日)

(1)清明节:祭祀、扫墓。

(2)介绍扫墓这个习俗,是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

(3)同学们参加过扫墓吗?主要准备些什么?怎么做?

3、了解端午节。(时间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1)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2)观看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3)指导朗读课文中的语句,读出喜庆的语气。

4、了解乞巧节。(时间在农历的七月初七,又叫七夕节。)

(1)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语句。

5、了解中秋节。(时间在农历的八月十五。)

(1)吃月饼、赏月亮,欢度中秋佳节。

(2)请学生试着说出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词。(北宋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说说你家里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6、了解重阳节。(时间在农历的九月初九。)

(1)讲解重阳节的习俗:登高望远、插茱萸、赏菊、喝菊花酒。

(2)请学生试着说出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词。(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教育学生学会孝敬亲人、尊敬长辈。

六、再读课文,感受传统节日。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3、男女生对读。

八、拓展延伸。

1、说说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2、这些节日都有哪些主要的庆祝活动?

九、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的历史财富,希望同学们能珍视我们的财富,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能够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十、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抄写你喜欢的句子。

《传统节日》教案4

活动名称: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能积极用语言描述过节时的特点。

3、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很久以前,我们的爷爷的爷爷,他们小时候不能和我们现在一样过儿童节、圣诞节,不过他们也会过节,那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2、出示PPT,展示传统节日画面。

(1)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师:春节我们会做些什么事情?

幼:贴春联、挂灯笼、拜年、逛庙会……

出示PPT,帮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节日的氛围。

(3)依次出示其他节日。

3、总结。

这些传统节日,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年都会过这些节日,我们回家到日历本上去找找,不要错过下一个节日哦。

活动反思: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但因此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并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的目标,这也正是教材选编此内容的目的。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幼儿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知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传统节日》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制作的手抄报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

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揭题。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引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理念:通过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喜闻乐见的欢度春节画面,用合家团聚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活动场景,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伊始便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

1.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腊八

【设计理念: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并且让学生把从交流中获得的新知,在练习中加以巩固。】

活动三:节日习俗大放送

1.师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习俗资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展示,共同分享。(相机板书:春节端午中秋)

【设计理念师生资料的交流分享,将常见传统节日习俗进行详细介绍。学生在交流中加深了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并理解了其中丰富内涵。这一环节搭建了一个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台,体现了真正的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四:传统文化要传承

1.演示课件:令人关注的端午节文化。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2.师:中国人过了两千多年的端午节竟成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其滋味是可想而知的,此事充分说明,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多么迫切、多么重要啊!但是,现在仍有不少人对传统节日不够了解,不够重视,我们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

4.展示本小组成员设计的春联。

5.展示本小组成员做的月饼。

6.展示本组成员准备的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设计理念:表演写春联、做月饼和搜集古诗既锻炼了学生手脑,又巩固了有关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还是学生切实开展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可谓一举多得!】

活动五:师小结:

太棒了,同学们!你们那颗火热的爱国心令我感动!我们的祖国会因你们骄傲!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的政策。(演示课件)相信大家在假日里与家人共度这些传统节日的时候,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也一定会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设计理念:在师生共同交流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被充分激起时,让学生看那段视频资料,听老师无比惋惜的叙述,使学生在强烈的反差中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唤起更加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保护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欲望!相信从这次活动开始,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来!】

《传统节日》教案6

一、活动背景:

根据本学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身边的科学”开发与实施方案要求,我班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将围绕学生德育及精神文化的“科学的成长”来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灿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探寻研究,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和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了解,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但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似乎对外国的节日兴趣浓厚。“愚人节、圣诞节”等外国的洋节日学生们说起来头头是道,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并不是很了解,要不就是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要不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风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班师生开展《走进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活动目标:

(一)总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调查,采访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有更深了解,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对每个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通过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

(3)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2、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自制与节日相关的小书签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民族。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二)本课时目标

本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数量多,而且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引导学生探寻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并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进行分组。

三、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探寻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确定实践活动课题,进行分组。

四、活动准备:传统节日的图片和录像课件

五、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确定主题

师:老师今天准备了很多漂亮的图片,想不想看看?课件展示图片

师:图片上出示的是什么?生答。师:嗯,都是一些节日,你们喜欢过节吗?都喜欢过什么节呀?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生答。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节日,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节日, 你们能不能猜一猜老师喜欢哪个节日呀?生猜。

师:对,你猜对了,老师最喜欢的节日是端午节,因为端午节有一项习俗是老师最喜欢的那就是吃粽子,粽子好不好吃?你们也喜欢吗?端午节可不止吃粽子这一项活动,关于端午节还有很多的知识和学问呢,老师搜集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像端午节这样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节日我们就叫传统节日,你们还想不想了解除了端午节之外的传统节日呀?生答。

师:那今天的综合实践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板书:中国传统节日),去探究更多与节日有关的学问,好不好?(出示课题课件)

(二) 确定子课题,分组

1、理解什么是传统节日。

师:结合刚才老师出示的端午节资料,谁能说说你对传统节日是怎样理解的?(学生自由表述。)

预设:(1)我认为传统节日就是中国的节日。(2)我想补充一下,我认为传统节日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民族节日。(3)这些传统节日里面都寄托着劳动人民的美好盼望。

课件出示: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都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像这样从古代就已产生,一直流传至今,并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我们就把它叫做传统节日。

师:那谁能根据你刚才看到的图片和生活经验来说一说除了端午节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预设: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老师给大家补充一下,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各节日图片)

2、拟订子课题,分组。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2)组建小组:选择同一课题的同学自由合成一个小组。(教师鼓励各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这样可以增加集体的凝聚力。)

(3)统计分组情况

春节组、元宵节组、清明节组、中秋节组、重阳节组。

(4)教师调节分组

预设:

1、如出现落单现象,在征求该生意愿的基础上将他推荐到某一组,为避免出现小组不愿意接收的情况也为了保护被分配学生自尊心,要提前进行感情沟通,确保顺利分组。

2、如果出现优生、差生或男女生扎堆现象,要帮助学生明确分组的意义并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建议学生到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小组去。

3、如果出现同一组人数太多时可分成两组进行同一课题的研究,如果人员太少,鼓励该组学生可自行寻求外援。

如果出现其他分组情况,一切以尊重学生意愿为前提,保护学生活动积极性为出发点进行随机调配。

(5)推选小组长。

(三)制定研究计划

师:老师想问大家,对于你喜欢的这个节日,你最想知道什么呢?请各自写在问题卡上,一会儿我们以组为单位汇报一下。

师:请清明节组先来汇报,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看看你想要知道的问题是否与他相同。

预设:

(1)了解传统节日(换成自己组的节日)的由来。

(2)收集传统节日相关的人物故事。

(3)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

(4)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

(5)搜集与之有关的诗歌、文章。

师:老师将大家说的归纳了一下,请看,这些都可以作为你下一步活动的研究内容。

(四)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确定了下一阶段的活动课题,下节课我们要为我们的活动制定一下计划,你打算怎么做,每个同学都负责做什么,课下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先行商量一下,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制定。好,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觉得很开心,有一种过节的感觉,那我们就把这种好心情带到接下来的活动中去,好不好?同学们再见!

《传统节日》教案7

[教学目标]

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

3、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过节日时的趣事。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图片。

2、同学们,你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知道图中分别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

二、读儿歌,随文识字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节日传递的欢快情感,另读清明节时,应声音低沉,读出缅怀之情。

2、自读检查。

(1)指名轮流读,一人一句。教师相机正音。(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认读字词。(课件出示)

(1)带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词语。

(2)去拼音读词语。

(3)保留生字,读生字。

4、教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1)统、巷、堂、郎、饼、赏:都是后鼻音的字,其中“巷”是三拼音节。

(2)菊:注意音节的拼写,“ü”上两点要去掉。

(3)热闹:读rè nao,“闹”字声母是“n”,两个字连读时,“闹”要读轻声。

5、齐读儿歌。

三、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

1、指名读儿歌,其他学生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

2、文中一共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七个: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

3、这几个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4、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吗?(出示达标检测第2题)

重点提示: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农历日期,大家记住了吗?

四、学习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及中国的传统文化

1、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画出句子中春节的活动。(贴窗花、放鞭炮)

(2)春节里还会有哪些活动?(守岁、贴对联、拜年……)

2、出示: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1)元宵节的风俗有: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

(2)“人如潮”是什么意思?(展示图片,结合图片理解词语意思)

3、出示: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1)讲述清明节的习俗及“先人墓前去祭扫”所表示的含义。

(2)补充古诗《清明》来理解这一句内容。

4、出示: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1)请同学讲述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2)“粽香艾香满堂飘”,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端午要吃粽子,插艾草)

(3)总结:端午的习俗有赛龙舟,插艾草,吃咸鸭蛋、粽子,喝雄黄酒……

5、出示: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播放牛郎织女的动画片,讲述七夕的来历以及七夕节为什么又叫乞巧节。

(2)理解“会鹊桥”的意思。

(3)拓展: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知识。

6、出示: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1)中秋节的习俗:吃月饼、赏月。

(2)为什么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要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合家团圆)

(3)拓展:中秋节那天月亮为什么是圆的?

7、出示: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1)为什么叫作“重阳节”?

(2)重阳节有哪些习俗?(踏秋、赏菊、登高)

(3)“要敬老”这句话怎么理解?

8、出示: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春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今天学习的'这么多传统节日中还有哪一个节日也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中秋节)

五、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接下来就来开展节日故事分享会,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你是怎样过节的?(任选一两个节日来讲)课后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

2、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课后同学们去搜集资料,看看每个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特色吧。

六、指导写字

1、看图识字学词,认读词语,理解字义。

贴窗花扫墓大街小巷龙舟团圆艾草转眼热闹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发现书写规律。

3、教师重点指导难写字。

街:“行”字中间加两个“土”,注意不要写成四横一竖,下面的“土”最后一笔改为提。

舟:最后三笔的顺序是点、横、点。

转:“车”字做部首时,最后两笔的顺序是竖、提;“专”字的笔顺是横、横、竖折折、点。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体现在以下三点:

1、开篇就将学生带入到传统节日的节日氛围中,使学习充满了乐趣。

2、在逐句的读文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了大量生字词,并且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及相关习俗。

3、节日故事分享会的开展将课堂引入高潮,学生的表现欲都很强,讲故事为后面的写话打下基础。

《传统节日》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化,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向屈原学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活动时间:6月11日

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端午节的由、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

(一)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2.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粽子)

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

4.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端午赛诗会

1.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

2.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

(1)《端午》唐(2)《五月五日》梅(3)《端午节的怀念》

3.主持人小结:千百年,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教师总结】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勉励自己,在小学阶段最后的时间里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学。

《传统节日》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3、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4、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5、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一、听关键词,猜节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春节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清明4月3日—5日)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传统的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把课文读熟,不重读,不漏字。

(4)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

2、学生自读课文。

3、汇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交流不认识的生字,重点指导。

(3)指导识字:

翘舌音:传、舟、赏

后鼻韵:统、巷、堂、郎、饼、赏

乞:它与哪个字相似,它可以组哪些词?

4、开火车读生字。

三、送生字进课文,初识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

2、师生对读课文,看谁读得更流利。

3、分小组对读课文。

4、男女生对读课文。

5、找出文中所讲到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存在问题,给大家提示一下。

2、重点指导:贴、街、转、闹

(1)街字是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握结构。

(2)贴字的偏旁最后一笔是点。

(3)转字最后一点也是难点。

(4)闹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市”字。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一、畅谈春节,导入新课。

1、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节日?

2、春节的浓浓年味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你能说说春节有哪些主要活动吗?

3、文中介绍了春节的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研读课文,了解各种传统节日。

1、汇报文中讲到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2、勾出各种节日的主要活动。

三、品读课文,学习汇报。

1、了解春节。

(1)春节:贴窗花、放鞭炮。

(2)观看春节的'喜庆场面。

(3)说说春节还有哪些活动?

吃年夜饭、贴倒福、给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走亲戚。

(4)闯年关活动

第一关:年的故事谁来闯关?

第二关:背一幅春联或一首春节的诗。

第三关:说出一首和春节有关的歌,并唱出一句。

第四关:设计一句春节的祝福语

2、元宵节

(1)元宵节:看花灯

(2)说说花灯的热闹场面。

(3)体会“大街小巷人如潮”。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说明大街小巷里的人非常多。

(4)指导朗读。

3、清明节

(1)清明节:扫墓。

(2)介绍扫墓这个习俗,是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

(3)同学们参加过扫墓吗?主要准备些什么?怎么做?

4、端午节

(1)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

(2)观看赛龙舟的场面。

(3)指导朗读,读出喜庆的语气。

5、乞巧节

(1)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2)指导朗读。

6、中秋节

(1)说说家里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2)吃月饼、赏月亮,欢度中秋。

7、重阳节

(1)讲解重阳节的习俗。

(2)教育学生学会尊敬长辈。

四、再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3、男女生对读。

五、拓展延伸。

1、说说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2、这些节日都有哪些主要的庆祝活动?

3、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哪些节日是有民族之分的?

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的历史财富,希望同学们能珍视我们的财富,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

七、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抄写你喜欢的句子。

《传统节日》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们来认识、了解新年,知道新年的象征意义。

2、知道过了新年又长一岁了,自己可以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组织谈话、观看大人们的庆祝活动、学习歌曲和儿歌来了解认识元旦。

活动准备

新日历一份,以及大人们通过各种形式迎接新年的CD片。

活动过程

活动一:了解新年

(1)出示日历讨论:

一月一日是什么节日?有什么象征意义?

(2)观察碟片:大人们怎样迎接新年的到来?

(3)我又长大一岁了,应该自己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了?

活动二;学习《新年好》歌曲

(1)看CD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新年的?新的一年你最想说什么?(锻炼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2)欣赏歌曲《新年好》。

(3)学唱歌曲。

(4)为歌曲配上动作,随音乐载歌载舞。

活动三:试一试

试着学习用英文唱《新年好》

教学反思

看着CD上热闹的`场面,孩子们兴趣很浓,感到非常新奇、有趣,歌曲

学的也非常的快。对用英文唱《新年好》也很有激情。

《传统节日》教案11

活动名称:

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能积极用语言描述过节时的特点。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很久以前,我们的爷爷的爷爷,他们小时候不能和我们现在一样过儿童节、圣诞节,不过他们也会过节,那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2、出示PPT,展示传统节日画面。

(1)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师:春节我们会做些什么事情?

幼:贴春联、挂灯笼、拜年、逛庙会……

出示PPT,帮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节日的氛围。

(3)依次出示其他节日。

3、总结。

这些传统节日,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年都会过这些节日,我们回家到日历本上去找找,不要错过下一个节日哦。

《传统节日》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了解与春分有关的习俗,感受春分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春分的材料,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

教学手段

1.教师准备:了解各地有关春分习俗。有关春分习俗的图片,各种与春分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

2.学生准备: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春分有关的谚语、习俗。

教学设计:

一:前置学习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

惊蛰简介:(课件、春分的图片)

二、教师介绍春分的由来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4个。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春分节气习俗:吃春菜

岭南风俗

昔日四邑(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分节气习俗: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春分节气习俗: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春分诗句

《春分》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三、总结提升: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春分

作业回家给家人介绍春分的习俗

课后反思

小百科: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

《传统节日》教案13

一、设计意图

在植树节到来之际,为使孩子们能够积极与环境“对话”,主动参与植树节的相关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增强每幼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小、中、大年级拟开展植树节—“我是菜地小卫士”的活动。让孩子们亲手播种一些在春季容易生长的农作物的种子,从而令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瓜果蔬菜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二、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3.12

(二)活动目标

1.认识、理解瓜果蔬菜与身体成长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2.激发幼儿参与菜园种植活动及爱护保卫菜园的意识。

3.培养幼儿劳动技能,了解种植蔬菜才瓜果和保护菜园的益处,在集体劳动中学习与人配合、协作,增强团队意识。

4.给予幼儿亲近自然的机会。

(三)活动准备

轮胎、剪好的雪碧瓶,铲子,各种蔬菜种子、爬山虎枝条、菜。

(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四周轮胎及阳台绿化。

(五)活动具体内容

1.向幼儿讲解活动意图,了解活动意义。

2.观察分辨菜苗与杂草的区别。

3.带领幼儿到种植园,各班划分包干区域。

4.播种春天易生长的蔬果种子、埋上爬山虎的枝条。

5.贴上菜。

(六)活动注意事项

1.各班按时到达指定地点。

2.区分菜苗与杂草的区别。

3.注意安全,认真负责地完成这项活动。

三、活动反思

在植树节到来之际,我园各班组开展了植树节—“我是菜地小卫士”的'活动。旨在使孩子们能够积极与环境“对话”,主动参与植树节的相关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增强孩子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在班级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认认真真的将种植园地中的杂草一一拔除,并亲手播种一些在春季容易生长的农作物的种子和爬山虎。在活动中,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播种时,促进了孩子们对瓜果蔬菜生长的了解,逐步形成绿化的概念,增强了孩子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传统节日》教案14

教材分析:

《传统节日》以长短句的形式,介绍我国一些传统节日。本文讲解的祖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跟西方的节日不一样,它是流传了很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节日。

我会写:

贴tiē(贴画)(张贴)(补贴)(贴心)

街jiē(街道)(沿街)(街上)(街灯)

舟zhōu(龙舟)(渔舟)(轻舟)(泛舟)

艾ài(艾草)(艾子)(艾灸)(艾香)

敬jìnɡ(敬爱)(敬礼)(敬酒)(敬意)

转zhuǎn(转眼)(转身)(转头)(转让)

团tuán(团员)(团圆)(团结)(面团)

热rè(热爱)(热水)(冷热)(炎热)

闹nào(热闹)(打闹)(闹钟)(闹事)

我会认:

传chuán(传统、传说、传话)

统tǒng(统一、总统、统考)

宵xiāo(元宵、宵夜、今宵)

巷xiàng(小巷、巷子、巷口)

祭jì(祭拜、公祭、祭文)

堂táng(课堂、礼堂、堂弟)

乞qǐ(乞讨、乞求、乞巧)

巧qiǎo(灵巧、巧干、巧手)

郎láng(新郎、郎中、令郎)

饼bǐng(饼干、画饼、豆饼)

赏shǎng(玩赏、观赏、赏金)

菊jú(菊花、黄菊、墨菊)

书写指导:

艾:撇捺都要写得舒展,上面横画一定要写长点,撇捺交角稍微大点,这样字就写得美观。

热:四点底排列要注意方向,第一点向左,二、三点向下,第四点向右。

舟:第一撇是斜撇,第二个撇要写成“竖撇”。

转:写的时候要注意“车”的下面横画变成提。

多音字:

传chuán(传说)zhuàn(传记)

重zhòng(重量)chóng(重复)

近义词

转眼—转瞬 团圆—团聚 热闹—喧闹

反义词

欢笑—痛苦 热闹—冷清 团圆—分离

理解词语:

转眼:形容时间极短。

团圆:(夫妻、父子等)散而复聚。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

积累:

我国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问题归纳:

1、本文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

本文介绍了7 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2、本文介绍了春节的哪些典型习俗?你知道春节的习俗,除了这些习俗外还有什么?

本文介绍了春节的习俗有“贴窗花,放鞭炮”。春节习俗还有:包饺子、拜年、给压岁钱,还有贴春联。

课文主题:

本文以儿歌的形式介绍了我国的几个传统节日,每个节日的风俗民情,表达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后习题答案:

二、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

端午节 清明节 元宵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参考答案: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元宵节:我们这里又叫“小年”,非常热闹。这一天,人们都要吃元宵,大街小巷都有卖元宵的,现做现卖。晚上人们要在公园里看花灯,放烟花。小朋友们挑着灯笼,满街逛,放鞭炮。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爸爸妈妈带我回了农村老家。这一天晚上,奶奶在院子里摆一张饭桌,上面放着各式各样的月饼和瓜果,全家围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说说工作、学习的事,其乐融融。供完月神以后,妈妈就把最大的一个月饼切成五份,分给大家吃。月饼吃到嘴里酥酥的、甜甜的,令人回味无穷……

三、选做: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

我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和一个多数民族(汉族),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比如:彝(yí)族的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民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杀牲祭祖,进行斗牛、摔跤、赛马等活动。晚上举大行篝(gōu)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

有关节日的古诗词:

春节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清明节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诗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中秋节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作者: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采桑子

(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传统节日》教案15

活动设计

寒假将至,无意之中我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寒假到了,我们要过一个节日,小朋友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他们摇摇头。我告诉他们是春节,对于春节现在的孩子知道的越来越少了,我想通过这节活动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以及一些风俗习惯,增强孩子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加深对春节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认识新年、喜欢新年、盼望新年,发展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2、体会新年的气氛,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扮节日氛围。

3、知道新年是哪一天,了解新年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用完整话表述春节的故事。

2、制作礼物。

活动准备

1、有关新年的图片ppt。

2、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若干。

3、以往过新年时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将幼儿慢慢带入活动室。

(活动室内的窗户上贴满窗花,棚顶上挂满彩条,门上贴上春联、福字、活动是前方挂几挂鞭炮,放《过新年》的音乐)

1、你看到了什么,跟我们平时的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

2、想想这些东西在什么时候会看得到?

3、看到这种场景,听到这个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二、基本部分。

1、讨论过年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小朋友每年都是怎样过春节的?

2、出示ppt课件,帮助幼儿加深一步理解春节。

(1)春节的由来,知道我国人民善良与纯朴。

(2)春节的习俗,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及文化传统。

3、音乐游戏,放鞭炮。

(1)播放《恭喜发财》的音乐,教师将身体蜷缩并发出爆炸声展开。

(2)指导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4、春节趣事。

(1)教师出示自己过年时的一张照片向幼儿讲述自己过年时的趣事。

(2)指导幼儿说己照片中的内容及趣事

(3)引导幼儿用完整话叙述春节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团圆)

5、迎新年、送礼物。

新年快到了,我们要给亲朋好友送去祝福,小朋友可以动手做一做。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工具盒,让小朋友们自己选择。

(2)幼儿可以用橡皮泥捏,也可用尖刀剪。

(3)提问:你想做一件什么样的礼物?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展评作品,幼儿将作品放置在展览区,指导幼儿欣赏,并大胆说己的看法。

三、结束部分。

1、谈话:春节快到了,那是我们就要放假了,老师也收不到你们的祝福了,那么今天小朋友就用一个动作祝福老师好吗?

2、教师播放《恭喜恭喜年》的音乐,幼儿逐个做动作或表情向老师祝福出活动室。

标签:教案 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