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作文

[必备]传统文化作文5篇

作文8.71K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文化作文5篇,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传统文化作文5篇

传统文化作文 篇1

今天一起床,我看了看论语日历:2月14日,星期六,七九第一天,情人节。我换上昨天就选好的唐装背心,妈妈还给我扎了配唐装的发型。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我们苹果小队的八位同学要在我们家开展“传统文化代代传”的小队活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妈妈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先把客厅装扮得有中国味儿。于是,我找出了串串装饰彩炮,三羊开泰图,彩色亮片蝴蝶,福满的祝福牌,我写的书法作品“仁以为己任”“福”等。想到我们班的同学们平时就在有浓厚的国学氛围的教室里论语,我就拿出了寒假里挑战胡老师要背的《学庸论语》,平时我最喜欢的一套书《最美的中国童话》,还有爸爸小时候的一本古书《唐诗三百首》:它和现代书可不一样,里面是繁体字,而且是从右往左翻页的,是中华书局出版的,1959年9月新1版,1982年6月第13次印刷的,定价0.57元。整个客厅顿时喜气洋洋了!

爸爸去奶奶家把我的阿太接来了,九十三岁的阿太教我们小队队员包粽子是我们这次活动的重头戏。妈妈小时候放寒假会跟着她的阿太和她的外婆洗棕叶包粽子,我还从来没粽子,今天我也可以体验妈妈小时候的寒假生活了。阿太今天穿着花棉袄,她满面地告诉我这可是老底子的.缎子棉袄,叫真丝织锦缎呢。哈哈,阿太真好看!同学们也都准时到了我们家,大家都打扮成了标标准准的中国娃娃的模样。妈妈们说看着阿太和我们八个中国娃娃,真有一种以前大户人家过年的感觉呢。阿太教我们包的是赤豆红枣粽,只见她左手拿起一张粽叶,右手将粽叶折出一个角,放进赤豆糯米和红枣,再将粽叶盖住米后一折一弯,抖出棉纱线后把粽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看了后觉得不难,也开始做了起来。虽然我也把粽子了,但是我包的粽子却会漏出米来,我问阿太是不是我的粽叶破了,阿太看了后笑着说:“粽叶没有破,是因为你没有折好粽叶的缘故。”我看了看旁边的吕昱萱,她已经成功包好了一只,我仔细地琢磨了她的成功之作,又和自己的粽子比了又比,看了又看,终于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确实没有翻好粽叶,才让米成了漏网之鱼啊!最后,我包了三个粽子,赵恺瑞第一名,他竟然包了七个粽子呢!不光小朋友,还有好几个妈妈也兴致勃勃地学着包了几个粽子呢。

我们还男生一组女生一组进行了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问答,交流了寒假学习《国学》第6册的体会,论语,读唐诗,猜字谜,写书法。最后我们八个还亲手学着包了汤圆烧给爸爸妈妈们吃,我们包的汤圆有的大有的小,但爸爸妈妈们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汤圆。汤圆真是为我们苹果小队的这次活动画上了的句啊!

传统文化作文 篇2

今年的圣诞比以往热闹多了,节日的气氛比往年浓了不少,商场里到处都张贴了不少圣元夜,华灯初上。“正月十五闹花灯,上灯圆子落灯面。”这是奶奶常说的一句话。伴随着一阵阵炒糖圆的声音音。一顿丰盛的晚餐,一叠香气扑鼻的炒糖圆,象征着圆圆满满,更昭示着幸福、团圆的生活。

对于我们孩子而言,最开心的莫过于在吃完饭后到集市上看花灯,猜灯谜了。早早的来到集市上,却发现大街上冷清了许多,空荡荡的街道上,除了一些节日的横幅外,以往那些闹元宵的情境都不复存在。“以往的花灯,摊贩都到那里去呢?”我不禁疑惑了。往年来到这里,热闹的集市上挤满了人,络绎不绝的吆喝声,人们看着花灯上的灯谜有时愁眉苦脸,有时又因为猜中了谜底而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这些都历历在目,可今年怎么会这么冷清。

一个人走在小路上,那凄冷的'灯光洒落在地上,微风乍起,灯影婆娑。蓦地,发现了什么快步走向前方,才发现原来是一个摆着摊的老爷爷,看样子是要收摊,我忍不住问道:“爷爷,今年的街市是怎么呢,外什么没人来?”他看到我,怔了怔,停下了收摊。“别提了,”他摆了摆手“今年说什么街道整改,社区勒令停止这几年的元宵夜活动。”话音刚落,便迎来了一声长长的叹息声。他接着说道“再加上元宵节看花灯的活动越来越受冷漠,现在哪儿还有什么人愿意搞这个元宵花会啊,今年买的花灯却是浪费喽!”他还想说些什么,却又欲言又止。“罢了。”他说道,示意我离开。他独自一人推着小车,在灯火阑珊处走着,那背影有几分落寞,与那凄冷的灯光一起消失在远方。我驻足凝望,却也学着那卖灯人长叹了一声……

圣诞,人约黄昏。圣诞的标语,什么“圣诞狂欢”“庆圣诞,打折扣”,就连活动也搞了不少,圣诞树、彩灯更是挂满了商场里的每一个地方。不时还有人上前与前来宣传的圣诞老人合影。

走在商场中,我却感觉不到一丝快乐,耳畔不时传来圣诞乐的声音,却令人感到厌烦。“年年都是这样,又有什么意思呢?”望着千篇一律的商品我感慨道,商店里的东西仿佛都改头换面,被贴上了“圣诞”的标签。随意点了一杯“圣诞可乐”,走出了商场,发现早已是黄昏,天边的落日早已将云际染成了深深的暗红色,在这片黄昏下我信步走着,喝了一口可乐,我却从中尝出了一点苦味……

看吧,元宵的花灯已经提上,却为何没有点上耀眼的红光;平安夜的钟声敲响,却叩起了人们的心扉。古典的文化趋于没落,外来的文化却备受关注。我们既不应该过分去崇洋媚外、厚此薄彼,也不能去全盘否定其他的文化,我们需要做的应是对自己民族本身的文化多一点关注,莫要做一个“数典忘祖”的人!

传统文化作文 篇3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节日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洋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众多节日中最新鲜最独特的一个节日。它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古老文化。

春节也叫做“年”,有关年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有个叫“年”的怪物,经常骚乱百姓,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最终,有人发现“年”怕响声、红色、火。最后“年”被杀死。于是,便在“年”被杀死的这一天举行各种各样盛大的庆祝活动,而且燃放鞭炮,张贴门神对联以驱赶邪恶,并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流传下来,此后,人类便有了“过年”之说。

有关春节的传统文化也有很多。在春节这天,家家户户走门串巷,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现在长辈为晚辈准备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量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过春节,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贴春联,祈求这一年平平安安。春联也叫“门对”、“春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字形式。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关于春节的传统文化太多了,一时间也说不完,等下次再聊吧。

传统文化作文 篇4

传说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萨的生日,在我们桐乡,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插“地上香”。

刚刚吃过晚饭,爷爷就骑着电动车带我去村边的小店里买香烛。香烛买来之后我们这就迫不及待地开工了!奶奶搬来一只板凳,放上香炉,插上三支蜡烛,然后在旁边放上一大块泡沫板,用于插“地上香”。听爷爷说,香烛原先都是插在自家门前的场地上的,所以才叫“地上香”。现在条件好了,门前的场地全是水泥浇的,已无地可插了,于是就插在泡沫板上,这也是与时俱进呀。奶奶这边刚弄好,爷爷就开始把买来的香放到烛火上慢慢点燃,点燃后再把火苗吹灭。此时,香开始冒出一缕缕白烟,随风飘散开来,整个村子都弥漫着一股香烛的'独特香味。

我从爷爷的手中接过一撮香,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插在泡沫板上。我看爷爷插的香一支支排队似的十分整齐,便忍不住称赞道:“爷爷,您的插香技术真棒!”爷爷微微一笑说:“还可以吧。不能得意,要谦虚谨慎啊!”“哈哈哈……”我和爷爷都笑了。

望着星星点点的烛光,我真希望我的家人都能得到地藏王菩萨的保佑。这真是个难忘的日子!

传统文化作文 篇5

“老吴深色娱,戒惧在饮食,要级铭盘孟,下著如对敌”更写出面对佳肴不知从何下口的抉择。肉食从来意自凝,希孟况与病相宜”他不信药石,但对食疗养生却颇有心得。他于粥中放入补益药物使粥中藏着和养胃气,生津健脾的滋补效用。由此可看古人的智慧是多么的高深。

不仅这些人如此,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人。杨玉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张岱因吃办螃蟹盛宴;季鹰因吃要辞官归家;金圣叹有吃纵死不悔;乾隆为吃创满汉全席。无不体现吃的重要吃。

光吃还不能体现中华文化,因吃还留下许多著作。曹操的《魏武四时食制》中对鱼食用方法的描写到《饮膳正要》对饮食养身的介绍从朝奕《易牙遗意》古食制作的描写到朱彝尊《食宪鸿秘》中烹饪技艺的影响。从顾伸《养小录》采摘食材到袁枚《随园食单》对名肴的描写。都体现出中华美食文化的精髓和对生活美好的无限向往....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中相思之情。“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的悠然自得;“雨露之濡,甘苦齐结实”的自在快活;“君王纳晚凉此味亦时须”的`乐观旷达。由此看出美食不仅挑战我们的味蕾,它更是一种文化,它传承着中华上下五千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化的存在使菜肴富含诗书的文化气息,而菜肴更是文化不可缺少的承载体。

千年的炊烟不曾停息,文化的传承不曾间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