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职场范文 > 面试

不需要表演的面试

面试6.76K

眼下,企业针对应届生的招聘方式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无领导小组讨论”,也就是把8到10个面试者分成一组,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围绕一个案例讨论解决方案,3-5名面试官则在旁边观察、记录,选择合适的应聘者。这种方式因时间短、面试效率高、评估有效,而备受企业青睐,作为面试第一环节。

不需要表演的面试

学生若想从中脱颖而出,务必在面试中展现“真我”,切忌进入误区,变成“演技派”。

误区一:博取“注意”就可成功突围?

一群人在一起讨论,当然要让自己尽量“显眼”才能制胜,这是很多参加“群面”的应聘者想当然的观点,其实不然!

“群面”中经常出现两类人,一类人对面试毫无准备,以为“群面”只是考查应聘者的思维能力,因而积极表述自己的想法,让自己展示在“舞台中央”,而完全不顾队友的表现,也不与其他人合作。这类人很可惜,表现很积极,但求胜心太重,跑错了方向。“群面”是对应聘者人际交互能力的一种测试,考察应聘者的沟通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抗压力,而团队合作能力是其中重点考察的对象。

另一类人则恰恰相反,准备得太充分,对面试的流程“摸得很透”,他们会对面试官非常殷勤,特别注意与面试官眼神交流,在讨论过程中,还时不时跳出来提醒各位同学:“我们注意下时间,要不要现在确定主要突破口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类应聘者忽略了一个问题,即无领导小组讨论这种评估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掩饰性程度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成员是临时组成的,小组成员都是随机安排的,因此在讨论的过程中,有很多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冲突情景,必将让你平时的习惯暴露无疑,例如,本来你想制定和控制计划的实施,但偏偏有小组成员不按你的.想法执行,而让你的计划付诸东流;本来你想提醒时间,但因为讨论中有太多突发事件,而让本无时间观念的你深陷其中,最终对时间控制无暇以顾;本来你想时刻保持微笑,但讨论中却有人一直反对你的观点,而最终让本就强势的你忍无可忍……。

这样的现象和情境很常见,最好的应对方法是表现“真我”,同学们应该多多与队友互动,同时对解决方案的达成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误区二:一定要争当leader吗?

小组讨论中往往需要一个成员充当协调组织的角色,这就是小组的leader(领导)。在“群面”中,leader无疑是最耀眼的,使得应聘者纷纷争抢这个角色。这是第二个误区。

一场“群面”,会出现众多角色:leader、time-keeper(时间调控者)、“点子大王”、记录总结者、最终陈述者,这些角色都是随着小组讨论的推进自发形成的。leader当然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但就像一把“双刃剑”,成败不一。比如有些应聘者从一开始讨论就率先跳出来抢当小组的leader,但由于能力不足,只有开场的“架势”,没有持续的领导力,控制不了全场,这样反而暴露了弱点。

相反,有些应聘者虽然表现中规中矩,却获得二面的机会。原因在于,他们选择了与自己的性格能力相符的角色,当然前提是,他们推动了讨论的进程,为解决方案贡献了智慧。

应该这样说,同学在面试前,要先分析一下自己的惯常表现,不要强逼自己往leader的角色上靠,否则会适得其反。

面试面多了,修炼成了“面霸”,或者网上的“面经”(面试经验帖)看多了,满腹“经”纶,以至于大学生越来越懂得如何“包装自我”,在面试中把自己塑造成应聘单位需要的人才形象。在“群面”中,就有很多应聘者也倾向于刻意展露“领导力”、“思维能力”等。这是很大的误区,阅人无数的面试官岂会分辨不出你展示的是真我还是包装后的你?

能力无需包装,有实力傍身的人,在“群面”中会自然地表现出来,而面试官也会通过种种途径来揭露应聘者的伪装,比如常用的“行为事件题”。过去,面试中流行的假想情境题由于伪装度太高,目前已被淘汰。在“行为事件题”的测试中,面试官会根据应聘者过去的真实经历来提问,从中推理其性格和未来可能的工作能力。另外,应聘者自我包装得再好,一些行为上的本能表现也会让伪装无处遁形。因而,与其“包装自我”,不如加强专业技能,这才是应聘者应该寻求的王道。

标签:面试 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