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个人范文 > 职业

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增设《武功推拿》课程的可行性

职业1.48W

  论文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武功推拿 就业 社会需求

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增设《武功推拿》课程的可行性

  论文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提出在新的教学目标指导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当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来适应市场的需要。通过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增设“武功推拿”课程,可以拓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前言

武功推拿是传统武术习练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武医施治的一种重要方法。武功推拿是通过武术功法的修炼,调节自身并作用于患者,达到解除患者病痛之目的,是在我国古代“导引”、“按路”疗法和按摩、推拿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不用药物和医疗器械,全凭施术者双手,根据不同的病情运用各种手法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在武术专业的基础上为了丰富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精神发展而来的体育专业,隶属体育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其培养目标为能胜任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研究、管理、健身指导等工作以及能参加文书安保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但目前全国范围内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参差不齐,培养的毕业生大多以武术套路教学为主,个别有散打、养生和民间体育,该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趋势近年来有逐渐下滑的迹象。要解决本专业的就业问题就必须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1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就业和社会需求现状

  1.1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民族传统体育学目前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从招生到就业很多环节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单招大学生在专业理论和技术层面的严重不平衡性;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在择业时面临的技能单一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在众多选择中,目前毕业生的流向主要锁定在学校,而高校通常对学历要求较高,所以大学生的就业主要集中在中小学,但目前武术进人中小学的体育课程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体育达标和体育加试等应试教育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中小学的体育课中尚未开设武术课程。随着全国范围内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不断增多,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2004年的就业数据显示有超过20%的大学生在毕业时没有一次性找到工作,说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己经远远超出了目前主要就业渠道教育系统的需求量。要改观这种状况必须重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只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民族传统体育是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医学以及武术技击的综合体育体系。其本源中国武术的本质虽为技击,但根本目的在于强身健体。传统武术与中医相结合而形成的传统武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武术运动过程中造成的各类损伤,采用相应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医学手段和方法的一门学术。民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满足社会的多重需求,尤其大众对健康的需求是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需要开辟的巨大就业市场。

  1.3健康的需求和亚健康问题

人类进人21世纪,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所面临的压力和竞争愈加剧烈,过度疲劳尤其是心理疲劳正全面袭击人类,使现代人类于不知不觉中陷人了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出现人体活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生理功能减退的表现。亚健康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中华医学会对我国33个城市的33万各阶层人士的调查表朋,近70%的中国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解决亚健康问题是目前一个很大的就业市场,有调查显示,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增高和非药物疗法的悄然兴起,推拿按摩目前已经成为人们首选的防病保健和调治亚健康的手段。

随着人们对健康保健知识的重视,当下社会上的各种推拿保健场所尽管很多,但依然有供不应求的趋势。这些推拿保健场所中大部分的操作人员和健康顾问的知识层面不高,收人却比较可观。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有得天独厚的.身体感知能力和中国传统的健身功法,但却缺少了传统武医所保留的武功推拿技艺,且这种技艺属于目前正被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认为是有效缓解亚健康状态的非药物自然疗法之一。所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和就业的专业应立足多元化,尤其是传统体育养生方向的大学生有必要在健身领域开辟新的就业市场。

中国传统武医由来已久,但随着武术竞技运动的强势发展,在养生保健方面缺少了原有的技法作为立足点,重新挖掘和整理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出发点,传统武医的一个重要施治手段就是武功推拿,如果能在该领域给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新的发展空间,不仅会提升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多元化发展的必然需求。

  2民族传统体育学生学习“武功推拿”的可行性分析

  2.1武功推拿是武医人才必备的传统技艺

武功推拿是操作者以自身练就的充沛浑厚“内劲”为原动力,在患者的经络穴位上施以点、按、揉、滚、抖、颤、击、打等手法。“内劲”是习武者通过长期练习获得。习武之人通常都要对人体的关节、骨骼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并通过感知身体来提升技击能力和身体的感知能力。“中医伤科的某些技法初期并非掌握在医生手里,而是掌握在拳击家、技击者的手里”,许多武术名师,同时也是颇有造诣、独具绝技的伤科专家。具备武术专业基础的学生在学习武功推拿的时候更容易掌握技法和力度。张少聪等人认为:“中医的推拿、点穴、正骨等,除了要求专业知识外,还需有高超的技术,有武术气功基础的中医生手法往往很到位,可收到其他没有功法修炼之人无法匹比的效果。”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武术,并且目前这个学科也是围绕武术而展开的,但民族传体育专业的发展是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包括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等方向,所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要明确发展方向,尤其是传统体育养生方向的研究,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武医的空缺,而且可以开辟新的就业市场。传统武医是中国传统武术和传统医学的有效切合点,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武术和中医自古以来都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如《中华武术大辞典》所计,武术家善医者31人;而在《中华医学名人志》中,名医善武者巧人。我国著名武术家郑怀贤、王子平,正式的社会身份都是骨伤科医生,在中医骨伤科协会担任重要职位,同时又分别担任了中国武术协会的主席、副主席。"

目前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中已经开设的有中医理论的相关课程,但缺少的是实际操作的技术课程。武功推拿是很好的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同时结合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就能使武功推拿成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一种技能,甚至于可以作为大学生进人社会谋生的一种手段。

  2.2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目前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展中医课程的相关研究中,成都体育学院所开展的“武医渗透、文武兼修、术德并重”,紧紧围绕“育人、树人、成人”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以“以武传文”为基础,“以武修德”为核心,“竞教结合”为手段,“武医渗透”为支撑的办学优势与特色。上海体育学院所倡导的“三艺通备”,“以体为本,文武交融”的办学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德技双全、文武兼备和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水平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以尚武崇文即习武写字,修德练功,知礼说语,能击善舞为特色,近年来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三艺通备”中的“三艺”是指三种技能,即“武艺”、“医艺”和“书艺”。这三种技能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并且在技法理念上具有相通性。无论是“武医渗透”,还是“三艺通备”,都提出了武术和中医学的相通性,不仅是学科内容丰富的需要,同时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为武功推拿在民族传体育专业的复兴提供了新鲜的土壤。具备中医保健知识和技能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时将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不仅可以指导训练、治疗运动损伤,还可以作为自主创业的一种资本。

  2.3符合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武功推拿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学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必由之路。2006年7月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的“全国高等教育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论坛”中,提出了《全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讨论稿)》,其中明确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以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己任,能胜任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研究、管理、健身指导等工作以及能参加文书安保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在这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首次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民族传统体育要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来指导教学。在健身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中健身气功的健身效果已经在中老年人群中得到了有效验证,如果能在武功推拿方面结合中国传统武术的特性开辟新的就业市场的话,将会为民族传统体育带来新的生机,这样不仅能给本专业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同时对于解决人们亚健康问题也是一种福音。

  3结语

只有武术和相关学科的相互融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才会更具生命力,武术的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广泛的适应性是武术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有力证据。武功推拿只是传统武医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武医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复兴则需要做更大的努力。所以,要弘扬民族精神,拓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就业渠道,就必须重拾民族传统文化,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灵活性。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增设“武功推拿”课程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不仅可以提高本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又能造福于广大的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