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多媒体

数字图像信息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运用教育学论文

多媒体1.78W

摘要:数字图像信息因其诸多优势, 在应用于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时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但在现阶段, 课件制作者在数字图像信息的质量、来源、呈现手段上还存在着较多需要提高和完善的地方。本文从数字图像信息的严谨性、完整性, 采集的技巧和后期处理方法三个方面解读了对其进行采集、分析、处理时应注意的理念、方法及实践探索, 强调了教学手段的先期导入, 为当前的教学课件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数字图像信息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运用教育学论文

关键词:数字图像; 信息的严谨完整; 信息采集技巧; 后期处理;

在现代教育媒体中,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已是教师授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它可以起到突出重点、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等作用。虽然一些相对复杂的多媒体课件已使用到图表展示、动画引入、视频插入、音效合成等综合手段来完成, 但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 首先要考虑的是两方面因素:文字信息和数字图像信息 (即通常所说的图片信息) 。

在这个信息集聚的读图时代, 数字图像信息因其形象生动、直观、易于理解、增强阅读趣味等优势, 在多媒体课件教学应用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但是作为一名从事教育的平面设计人员, 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对于数字图像的选择处理太过随意, 对图像质量、来源、呈现手段等方面考虑不够全面, 存在较多需要提高和完善的地方。鉴于此, 从信息整合和设计辅助的角度出发, 笔者提出一些建议, 希望能对教师同仁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数字图像信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数字图像信息的整理和应用过程中牵涉到三个步骤:采集、分析、处理。具体来说, 就是将相关书籍资源和以往教学中产生的优秀范例通过扫描或翻拍等手段获取数字图像信息, 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搜索, 再针对已采集到的数字图像信息进行挑选和甄别, 最后可借助Photoshop (简称PS) 等修图软件对数字图像进行再加工。对于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而言, 在选择数字图像信息时要把握的原则是准确、翔实、生动、清晰, 而目前教师在对图像采集的整理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三方面:

第一, 利用网络搜集图像时不够严谨、考证不充分, 导致在关键信息的选择上产生图不达意的问题, 甚或是出现常识性错误;第二, 在选择图像时忽视图像分辨率 (即清晰度) 的重要性;第三, 缺乏修图意识和必要的技术, 对待图像的构图和色调等方面缺乏进一步的调整处理。

二、数字图像采集时应把握信息的严谨性和完整性

随着数码相机、扫描仪、带搜索和拍照功能的手机的大量普及使用, 以及少数单位内部专门的数字图像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获取数字图像信息的手段正变得越来越丰富。在数字图像信息的分类、标引、检索方面, 更应严格把握严谨性原则。

(一) 选择数字图像时, 要首先注意甄别信息的准确性

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时, 常借助于关键词进行寻觅, 而在搜索过程中, 常常会有似是而非的信息混杂其中。因此, 在获取到需要的数字图像时, 应点击相关链接网页进行深入了解, 确定其是否与内容准确对应。如设定“瓦西里·康定斯基作品”为关键词进行图像搜索时, 常会有另一位现代派大师彼埃·蒙特里安的作品混入, 因为他们同属于“现代主义设计”范畴, 上传资源的人有时自身也会将这两人搞混, 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因此, 在面对搜集到的图像信息时, 要严格甄别。

如果是国外的人物、建筑等翻译过来的名称则往往存在同一事物会出现多个翻译版本的情况, 如德国建筑大师Ludwing Mies Van der Rohe, 翻译成中文就有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米斯·梵德罗等多个版本。针对这种情况, 可改为直接选择搜索其外文名称, 即可有效地缩小搜索范围。

有些名称还会在不同领域出现, 如“安尚秀”一词, 既是韩国一位著名文字设计师的中文翻译名称, 同时也是某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名称。在利用网络搜索时此类问题可谓屡见不鲜, 教学时如不加以甄别, 以讹传讹, 只会贻笑大方。当然, 除了规避风险这个目的, 通过进一步搜索有时也会在链接信息中发现更多的辅助资料。

(二) 选择数字图像时, 要注意根据信息传达的完整性来展开

图像语言相对于文字的传递更为简洁明了, 可以让阅读者接收到充足的信息。从教学目标出发, 教师展示图像信息时, 应有意识地促成知识信息的完整性。有些课件制作者容易将图像信息展示简单处理成“文字配图”, 当教学中提及某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时, 只简单地放一张个人照片加上生卒年代, 这样显然不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点, 也无太大的实际教学意义。这种情况下, 最好能辅以他 (她) 的相应作品或事迹图像, 进行适当的.信息拓展补充, 可以使授课内容更具说服力, 从而完整的体现教学思想。

强调信息的完整性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地堆砌图像信息, 这样做容易造成信息过于分散, 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因此在安插图像时, 要注意并列图像所产生的对比意义。例如:针对“阿法狗大战李世石”这条信息, 可以将电脑运作原理图与人类大脑结构的图像并列;而在讲授“齿口错位”的原理时, 将边缘呈锯齿状的叶子和相传是鲁班发明的锯子图像进行并列展示, 更能引发学生对它们之间相似点的思考。

三、采集数字图像信息应掌握基本的技巧和方法

数字图像是由像素点为单位组成的图像。在一个单位长度内, 排列的像素点越多, 则表述的颜色信息越多, 图像就越清晰, 反之则粗糙。因此, 像素点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图像的质量。精度过低, 会导致画面粗糙、对比度不足等情况, 易导致阅读者眼睛酸痛、视线模糊、视觉疲劳, 从而产生抗拒心理。这里应把握的原则是:面对实物图像, 首先考虑扫描, 其次才是翻拍;网上搜索应尽量提高搜索的精准度;图片精度要求应把握“就高不就低”原则。实际操作中,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掌握对实物资源的扫描或拍摄的基本技巧和手段

面对来自于纸本或优秀范例的图像资料, 首先要辨别其精度是否达到了要求。某些书籍上的数字图像也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 所以寻找合适图像的前提是画面清晰、印刷质量较高。采集图像最好采取扫描的手段, 选择高清晰度模式, 图像不易变形, 并可最大可能的保持原有精度。如不得已采取拍摄方式来采集图像, 需注意长焦或广角镜头都易造成图像形态畸变, 应尽可能选用合适的数字相机和标准镜头。

翻拍作品对于环境和光线的要求较高。有些拍摄者习惯于在室内环境下拍摄, 这容易导致整体色调易偏差、画面易晦暗, 所以翻拍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是不要轻易相信室内光线。最佳的拍摄条件是选择光线充足的时刻在室外进行拍摄, 有时还需注意避免光线直射画面, 以免产生反光。

(二) 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时应把握好关键词的选择

在采集数字图像信息资源的途径中, 利用图像搜索引擎来寻找“猎物”是多数教师的首选方式。但在搜索之初, 须把握好关键词的选择, 不要依赖于定义过于宽泛的词语, 否则极易陷入信息海洋中。要对内容做深入全面的了解, 某些特定文字往往更有助于进行有效地展开寻找, 例如需要寻找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某一代表建筑时, 在某搜索引擎网站上直接搜索“现代主义风格建筑”, 仅相关网页就有约4, 160, 000个, 其中不乏绘画、工业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其他各种门类, 但如将名称界定于“经典建筑范斯沃斯住宅”, 则可将范围缩至约8, 870个, 而涉及的信息则更为明确。

搜索时设定的关键词太多, 有时候也会给课件设计者带来很大困扰。很多信息上传者为了使信息更易被搜索到, 会将备注或文件名称设定为多选项, 符合其中之一即可被搜索到, 这样虽然扩大了可选择范围, 但也造成了信息泛滥。如设定“现代主义瓦西里·康定斯基作品”为关键词, 网络在默认搜索信息时会将非康定斯基创作但又属于现代主义设计的作品一并呈现。因此, 对关键词的选定也不是越多越好, 信息精准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三) 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时应注意数字图像的精度和属性

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图像时, 要根据图像属性的数据来检查图像的精度, 而不能以肉眼所见来判断。网上图像易使浏览者在判断图片清晰度时产生错觉, 看着屏幕觉得足够清晰, 一旦下载运用到多媒体课件中, 才发现图像模糊不堪, 笼罩了一层黑气, 抑或呈现出一片锯齿状。正确且简单可操作的方式是在进入搜索引擎网站“图片”栏目时, 在“图片筛选”这项里选择标明“特大尺寸”或“大尺寸”的图像 (小尺寸图像因其像素小、上传快捷多为上传者使用, 但图像容量大小只有几十KB的情况是很难在多媒体课件上清晰展示的) 。

网络上提供免费高品质图库的网站较多, 可提供无版权的图片素材, 用于个人和非商业设计项目, 建议教师平时可以多多关注。

四、对数字图像信息应进行必要的后期处理

图像处理指对图像信息进行加工, 从而满足阅读者的心理、视觉或应用需求的行为, 而通过PS等图像软件对教学中所搜集到的图片素材进行深度的图像处理, 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学课件的展示效果。

作为一款图像处理软件, PS软件因其功能强大, 今天已成为诸多修图爱好者的首选利器, 但其在非设计专业的教师群体中运用尚不够广泛。由于绝大多数教师缺乏图像处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因此如能找到一个精于数字图像后期处理的PS技术高手作为助手变得非常重要。在近年来的信息化教学大赛、微课大赛的参赛团队名单中, 各类设计公司和平面设计师的身影已越来越多地闪现其中, “课程信息整合+设计辅助”已渐渐成为各院校制作精品教学课件的一种趋势。

(一) 平面设计师不是万能的, 合作双方须先了解各自所需和所长

无论哪款修图软件对于图像的处理, 主要都在于修缮, 而非画面重建。尤其是面对网上下载的低精度图像, 即使设计师采用图像增强等手段, 也只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画面而已。打一个不甚恰当的比方, PS的作用更近于化妆而非整容。整容或许可以使一个姿色平平的普通人变成俊男靓女的模样, 但却不能改变其毛孔粗大、面色晦暗等肤质和气色上的问题。因此, 不是找到一个平面设计师做搭档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各种图像上的问题。作为课件的主设计者, 应了解一些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 知道利用修图软件可以做到什么, 做不到什么。合作的基础在于双方相互了解所需和所长, 这样才会更有利于课件设计者与平面设计师之间的沟通。

(二) 课件设计者自身应掌握PS软件技术运用的简单原理

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找到合适的平面设计搭档, 所以必要时还是要课件编写教师自己动手。出于教学需要, 教师应学习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 可以图像处理的理论为引导, 先初步了解一下图像属性、模式、存储格式、精度等基本原理, 在这基础上再学习滤镜调节、橡皮图章修图、裁切等功能, 进而对所需展示的图像素材进行常规的图像处理。如果从全面应用于教学的目标出发, 则处理图像中的降噪、画面分割、提取特征、增加、修复等功能都应逐步掌握。好在PS这款软件的优势之一在于学习门槛较低, 只要有计算机运用方面的基础知识, 假以时日多加练习, 即可轻松上手。

(三) 在图像处理前, 面对目标应建立明确的修图思路

对图像素材进行仔细分析, 才可集中精力有的放矢。应根据特定需要突出关键信息, 剔除干扰画面的元素, 削弱那些不必要的杂音。例如, 在讲解“20世纪初工业设计的中心为何出现在英国和法国”这个问题时, 须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欧洲地图, 而搜集来的图像往往是将当时各国以不同色块标出以示区别, 这就存在主体不明的问题, 此时可将整张画面重新裁切及单色处理以突出重点, 色调统一后, 把工业设计中心城市伦敦和巴黎以鲜艳的颜色标出, 这样主次分明, 即可将主题信息交代清楚。

保持图像信息的纯粹性是十分重要的。无关紧要的元素 (如画面中的水印标注、网站名称或标志、拍摄的时间信息等) 出现在画面中, 易使浏览者转移注意力, 而一些历史久远的史料照片则往往存在画面残破、色调偏差的现象, 如果不涉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这些也都是可以运用“橡皮图章”等工具进行修缮统一的。

五、结语

综上可见, 获取数字图像信息的途径和方法正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驾驭好数字图像信息的应用可使授课教师把多媒体课件制作推向更理想的效果。由于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尤其是涉及拍摄及图像软件操作等专业技能, 教师还需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 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字图像资源的开发和应用。鉴于目前不少院校都已设置了平面设计专业, 有些还配备了摄影教学的专业人手, 因此, 如何合理地将自身教学中已具备的艺术设计资源融入日常的教学课件制作中, 从而提升教学课件的整体制作质量, 也是每个院校管理者所应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旭.论数字摄影中翻拍在高校地方文献收集的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19) .

[2]李雪琦, 申广浩, 刘娟.谈PPT设计与呈现策略.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0 (24) .

[3]陈捷.数字图像增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