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贸易

唐代的茶叶生产和贸易

贸易9.29K

如前所说,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代中期后,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和全国茶叶贸易,随之空前蓬勃地展了起来。现据《膳夫经手录》的记载,将唐代宣宗时我国茶叶产销的情况,列如下表:

唐代的茶叶生产和贸易

唐宣宗年间茶叶产销表

茶名 产地 茶叶特点 主要销售区域 每年产销数量 新安茶 蜀茶 罗蒙顶不远 《茶经》剑南茶区 多而不精,只堪春时本地饮用 至他处芳香滋味不变 南走百越,北临五湖(今太源流域) 谷雨后岁取数万斤,散落东下 浮梁茶 蕲州茶、鄂州茶、至德茶 衡州茶 潭州茶、阳团茶、渠江薄片茶、江陵南木茶、施州方茶 建州大团 蒙顶茶 歙州、婺州、祁门、婺源方茶 饶州、歙州,江州一带 包括鄂岳、宣歙观察使的部分地区 衡州 包括今长沙周围和湘、鄂、川、黔接壤区域 建州 蒙顶山周围歙州、婺州 味不长于蜀茶 方斤厚片 团饼而巨串 味短韵卑 状类紫笋,味极苦 品居第一 制置精好 关西、山东 陈、蔡已北,幽、并已南 潇湘至五岭,更远及交趾 唯本地及江陵、襄阳数十里食之 唯广陵(今江苏扬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梁、宋、幽、并诸州 其于济人,百倍于蜀茶 其收藏、榷税、倍于浮梁 岁取十万 岁出千万斤 商贾所赍,数千里不绝于道路

《膳夫经手录》中,还录述了一些有关名茶的情况,上表所列是当时全国茶叶的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基本概貌和流向。表中所有这些情况,有的形成已久,但多数如蒙顶茶的兴起一样,“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是以蒙顶前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主要还是唐代中期以后才风盛大起来的'。

唐代时我国各地的茶叶生产,都有较大发展,但是,如《封氏闻见记》所说:“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尤其是擅有与北方交通之便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的发展。具体来说,如上表所反映的江南鄂岳观察使、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的一些州县,就尤有巨大发展。这里不妨以江西和宣歙观察使的有关茶史资料一说。

人们都很熟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对于嗜茶者和广大茶叶工作者来说,对其中“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的茶事诗句,往往印象特别深刻。浮梁是现在江西的景德镇,江口是指九江的长江口,茶商把妻子一人留在九江船上,自己带着伙计一景德镇去收购茶叶,这里虽然未明确指出,但在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浮梁是当时东南的一个最大茶叶集散地,每年新茶上市,茶商竞争是多么的激烈。这一点,也正好和《元和郡县图志》“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的说法相一致。对于《琵琶行》和《元和郡县图志》记述的上述情况,少数学者也有持怀疑态度的,认为景德镇现在也没有多少茶,唐代时如此兴盛,令人难以置信。其实《元和郡县图志》“每岁出茶七百万驮”和上面《膳夫经手录》所说的“百位于蜀茶”的性质一样,虽都带有一定的形容成分,但大体上还是可靠的。浮梁出茶,并不是指浮梁一邑所产的茶,而是包括浮梁周围的皖南、浙西甚至闽北一带的茶叶在内。这一点,从刘津《婺源诸县都制置新城记》中,多少可得到一点证明。其载:“大和中,以婺源、浮梁、祁门、德兴四县茶货实多,兵甲且众,甚殷户口,素是奥区;其次乐平、千越,悉出厥利,总而笼榷,少助时用,于时辖此一方,隶彼四邑,乃升婺源为郡置,兵刑课税,属而理之。”大和是唐文宗李昂的年号。这条材料反映,不只浮梁销售的茶叶,就是后来为课征茶税而设立的婺源郡,也都是“隶彼四邑”;茶货和税利,来自附近的四面八方。看了上述资料,如果说前面还有人对陆羽《茶经》“八之出”州之前的地名究竟是指道还是茶区有怀疑的话,那么,通过上面所说的茶叶贸易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茶叶生产和经济区域,对陆羽能够提出茶区的观点,也就应该不再怀疑了。

标签:茶叶 唐代 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