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设计

瀑布教学设计14篇

设计2.26W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瀑布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瀑布教学设计14篇

瀑布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见识了黄果树瀑布,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评价一下?(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何为杰作?(优秀的、美好的、非一般的作品)

2、 作者为什么称赞黄果树瀑布是一座大自然的杰作呢?今天,我们就借助作者的语言文字美美地欣赏一下吧!

二、入情品读,内化体验的过程

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默读课文,看看谁能听到黄果树瀑布对我们的深情地呼唤,谁能看到黄果树瀑布给我们的激情地震撼。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用笔标出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

(一)、交流“听”到的内容

1、出示“刚进入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⑴、找出这句话中直接表示声响的词语,并做上记号。(哗哗、渐近渐响、人喧马嘶、喧嚣)

⑵、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喧马嘶”、“喧嚣”的含义。

⑶、从“哗哗”——“渐近渐响”——“人喧马嘶”——“喧嚣”,你感觉到什么?(声音越来越大了,说明瀑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⑷、作者为了逼真地表现出自己听到的瀑布声响的感觉,运用了四个准确传神的动词,请将它们依次找出来。(飘、拂、涌、盖)你最喜欢哪一个词?为什么?

“飘”写出了瀑布声音的悦耳,听着舒服,表现了声音的连绵不断;

“拂”将瀑布写得有情了,让人感觉到瀑布伸出了柔美的手,欢迎游客的到来;

“涌”显示出力量足、速度快、来势凶,表现了声音之响;

“盖”写出了瀑布的声音压过、超出任何一种声响。

⑸、是啊,远听轻柔似微风拂来,近听喧嚣像潮水涌过,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实在是太妙了!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美妙声音读出来吗?(朗读体会)

2、出示“那‘哗哗’的水声变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⑴、响声大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⑵、给你什么感觉?

⑶、可以用一个词形容一下你“听”到的声音吗?

⑷、这么有气势,请男生齐读。

⑸、可以更有气势一些吗?邀请女同学加入一起来读。

3、出示“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⑴、从一个“泻”字,你感到黄果树瀑布是怎样的?(高、水流急)

⑵、这声响可够令人难忘的,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3、小结:是啊,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黄果树瀑布气吞山河的声响震撼人心,令人沉醉。它的形态又有什么特点呢?自由读课文中描写瀑布形态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看看能不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二)、你“看”到的黄果树瀑布是什么样子的?

1、出示“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⑴、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字最传神?(“泻”,表现出瀑布的气势)

⑵、这瀑布是怎么泻下来的?何为“白练”?(白色丝织品)看图,像吗?多么巧妙的比喻,多么壮观的形态!让我们一起来读。

⑶ 、出示课后练习。

2、出示“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⑴、“银雨”是什么?(瀑布激起的水花)“银雨洒金街”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景?让我们闭上眼睛来想象一下。

⑵、谁能不看书,用自己脑海中积累的词句来描述一下这一奇景?

⑶、 黄果树瀑布从70多米高的悬崖笔直泻入犀牛潭中,雾珠升腾百米之高,古人曾写对联称赞它: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⑷、这境界如梦如幻,多美啊!这么美的境界怎么能少了音乐呢?让我们伴着优美的旋律,一起读读课文第三、四两个自然段。

过渡:到了这著名的瀑布前,不让这银雨淋一番实在是有些遗憾,让我们赶紧顺着石阶往下走,来到黄果树瀑布泻落的谷边,好好享受一番吧!

(三)、读一读课文第5—7小节,找到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体会,呆会儿与同学交流。

1、现在是我们交流感受的时间了。谁先来说?

⑴、“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撩”一下试试,什么感受?

谁能读出这种凉丝丝的.感觉?指名朗读。

⑵、“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结合插图想一想,这个圆形乐池的四周是由什么围成的?

乐声奏鸣,让人的“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你有过这种感觉吗?

谁能读出这种灌满了活力的感觉?

⑶、“聆听着轰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女生读。男生读。

3、同学们交流得真好!看来大家都很善于联想,能抓住课文中一些关键的词句,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去感受瀑布的美。听完大家的述说,我敢肯定,此时此刻,无论是作者还是在座的各位,见到如此雄伟壮观的景象,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生读);都会发自肺腑地赞叹道——(生读)。

三、总结本课,布置任务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去黄果树风景区游览了一番,我们听到二楼黄果树瀑布深情地呼唤,看到了瀑布给我们的激情地震撼,更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的无限生机。可是,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既没有对瀑布声音的描写,也没有对瀑布形态的描绘,它又是如何表达瀑布之美的呢?请同学们课下自读最后一段,互相交流感受。

板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

声音 形态 感受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我们”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本文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

教学要求:

1、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感受黄果树瀑布声音和形态的特点。

2、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体会大自然对人性情的陶冶。

3、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含的意境,理解作者的语言和感受,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体验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瀑布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瀑布

3.学会联想和引申,领悟作者借自然景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的妙处并学习使用。

领悟作者借自然景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教学难点】

1.领悟作者借自然景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一)【课堂导入】

多媒体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学生欣赏时,教师激情导入。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历代文人对其不乏赞美之词,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XX自天涯”,今天让我们通过梁衡的游记散文《壶口瀑布》一同去领略“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奇特景观。)

(二)【预习反馈】

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三)【初读课文,巧梳理】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一共几次游览了壶口瀑布分别是什么时候对应哪些段落两次,分别是雨季和枯水季节雨季------第2段;枯水季节-------第3--5段

2.初次相识,壶口瀑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气势磅礴、危险、震耳欲聋、与众不同、声势浩大

(四)【深入研读,品味语言】

1.品读3---5段,谈一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壶口瀑布

(小组讨论,圈画出重点词句,并作分析)

2.第五段写石头有什么作用

(用石头来衬托水与命运抗争的意志力之坚强。属于侧面描写)

(五)【再读课文,感悟主旨】

结合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作者写作本文,只是为了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黄河之水,更是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中华儿女的性格。黄河在壶口将其巨大力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六)【身体力行,爱我中华】

如果有一位外国友人向你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你会怎样给他介绍(100字左右)

温馨提示:结合本文所学的有关内容

(七)【视频欣赏,中国美】

瀑布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炉、流、银”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会写“炉、流、银”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方法:

读悟结合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今天我们学习17课——《古诗两首》。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都学过李白的哪些古诗?(学生回答)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再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要求读正确。

三、再度古诗。

要求读流利。

四、识记生字。

1、默读古诗,边圈生字,边识记生字。

2、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庐山 瀑布 香炉 疑问 紫烟 流水 银河 抽烟

面对权威,我们要有怀疑的'精神。

吸烟对人体有害。

庐山瀑布好壮观!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适时做指导)。

4、文中识字(学生再读古诗)。

五、感悟古诗。

1、读一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师适时做指导——学生练读,小组合作读——教师范读——学生再练读,教师适时指导朗读——配乐入情入境读古诗。

2、看一看:边读边看插图,感知诗句的意思。

3、议一议:与同桌交流古诗所描写的景象,然后全班交流。

4、问一问: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之间讨论、解疑,教师作点拨、讲解。

5、背一背: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六、指导写字

学生仔细观察“炉、流、银”三个生字,说书写要点,学生对照前面的范字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对照——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师适时示范讲解——学生再次与范字对照自己写的字,进行修改,尽量写到范字那样美观。选“流”字对学生进行字理教育(因为学生容易把这个字写错)。

七、积累运用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李白

香炉 生 紫烟

瀑布 挂 前川

飞流 下 千尺

银河 落 九天

瀑布教学设计 篇4

瀑布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不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丰富的欣赏角度,有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地阅读。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让学生对瀑布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美好,激发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

1、渗透识字9个。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4、体会课文的语言,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5、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感悟到诗歌语言的美,体会瀑布的雄伟与壮观。

3、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他很调皮,想让大家猜猜他是谁?请听(播放课件:瀑布的声音。)你猜出来了吗?(生猜。)

2、板书:瀑布 怎么了?少一部分,谁来补充(瀑的右下部分,和水比较。)瀑布是水,但不是一般的水,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播放课件 )

3、谁来说说瀑布与我们平时见过的河水、江水有什么不一样?

4、是啊,瀑布的水是从高处直落而下,一泻千里,气势磅礴,非常壮观,非常美丽的。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赞美瀑布的诗篇。谁还记得描写瀑布的古诗吗?齐背《望庐山瀑布》,这是李白笔下的瀑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瀑布是什么样的吧?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灵去感受。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觉得你读出来了吗?再读读。指名读,评议。

2、作者用什么比喻瀑布的声音的?(生答)

板书:叠。边板书边说:“看,浪涌上了岸滩,‘又’一个浪涌上来,‘又’一个浪涌上来。”你从“叠叠”这个词看出了什么?

学生答

过渡:让我们边读边想象“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是什么样的声音。(播放课件:句子)

3、想不想听听“浪涛声和松涛声”呀,我们来听听。(海浪声、松涛声)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读到这里,你心情怎么样?你觉得叶圣陶爷爷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很激动,特别想看看瀑布。板书:激动)

第二小节

还没有看到瀑布,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瀑布那磅礴的气势,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叶老先生一起去看看吧。

1、读第二小节,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你们互相说说为什么喜欢。(同桌互学)

2、汇报。指读,评议。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千丈’说明山高而陡,瀑布壮观。白银是瀑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光的样子。)让我们来看看。

师:是啊!瀑布太美了,太壮观了,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赞叹到:千丈青山挂着一道白银。(出示句子)

比较:“衬”和“挂”用哪个好?

查字典:“衬”是衬衣的意思,是贴身穿的衣服,衬托外衣的。引申为“衬托”的意思。诗中“青”衬托“白”,(播放课件)青白相互映衬,青的更青,白的更白,多美呀!让我们再读读诗人精心挑选的文字吧。再读这小节。

指名读,评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两个“!”,你此时有什么感想?(惊讶,板书)让我们也来感受感受但是的情景吧。(播放课件)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第三小节

瀑布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黄果树瀑布之所以雄奇壮观,其实就是一条普通的小河在其前进道路上的伟大献身”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体会“黄果树瀑布之所以雄奇壮观,其实就是一条普通的小河在其前进道路上的伟大献身”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文本,自学生字词,收集图片,文字资料。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入,课件激趣。

1.板书:瀑布生齐读,问:提到瀑布你能想到哪些词语或诗句?(词语——飞流直下、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从天而降、飞流湍急。

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谁写的?唐朝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你见到过那些瀑布?(学生任意说)。师:我国有许多著名的瀑布,均以其独特、壮美的气势,吸引着古今中外的`许许多多游客,也由此产生了不少赞美瀑布的名篇佳作。下面来欣赏一些令人陶醉的瀑布。(出示课件——欣赏十大瀑布)。

我们今天要去游览的是我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板书:黄果树

2.(出示课件)师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势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3.用一个词形容一下黄果树瀑布吧!(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一泻千里、滔滔不绝)

4.那么我们的课本中又是怎样描写这样一幅壮观景象呢?请赶快打开书吧。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一、(课件)自读要求:

1.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决。

2.思考:课文围绕黄果树瀑布写了哪些内容?

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二、反馈。指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向其他同学求助,师指导。

(三)精读课文,理解积累。

1.课文的题目是《黄果树瀑布》,那么哪一自然段讲的是瀑布呢?生——

第二段。快速默读,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指名回答,“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一幅惊人的杰作”为什么要这么说,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语句,用“——”画出来。大声读一读。那么这些语句是从瀑布的那些方面写的?声响和形态(课件)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_____”画出描写瀑布形态的语句。用“┉┉”画出描写瀑布声音的语句。

怎样才能读出瀑布的气势呢?师指导读课文。

看,这就是大自然惊人的杰作——(课件)黄果树视频

2.黄果树瀑布如此壮美是谁给了他雄浑奇伟之气势呢?

3.从黄果树瀑布到白水河,文中用了怎样的句子来过渡呢?

(生读)

4.来到瀑布的源头,作者又生发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5.作者在这里久久徘徊,他在思考什么?

(课件)课文最后一段话。黄果树瀑布之所以雄奇壮观,其实就是一条普通的小河在其前进道路上的伟大献身

(生谈论,师一一板书)

6.作者在赞叹、感慨之后忽有所悟——普通中甘愿献身!(板书)此时,你是不是也联系到了生活实际,有所感悟?(生交流)

(四)以读促讲,升华情感。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呢?

(五)作业。

1.结合课文以及搜集的资料以“我眼中的黄果树瀑布”为题写一篇文章。

2.利用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瀑布知识的文章。

板书设计: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白水河

雄奇壮美、恬静平凡

伟大、平凡

瀑布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本课学习的内容和要点。

2、情感目标:

⑴ 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⑵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借助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和电脑操作能力。

3、技能目标:

⑴ 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⑵ 能通过网络进行实际操作。

⑶ 结合网络资源,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积累了较多的唐诗,包括李白的诗。

2、学生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能进行网上查询和阅览。

3、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字输入能力,会用“智能ABC”打字。

4、学生具有一定的文件操作能力,能打开、保存、发送文件。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的第一环节是“音像点播,情境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现各类瀑布的录像、图片、声音、文字,直观欣赏瀑布的壮美,为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铺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第二环节是“理解感知,精读悟境”。借助网络阅读课件以理解“字义──词义──句义”的逐步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理解古诗意思。并采用网络“复读”、“示范”模块的录音方式,让学生进行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律的自听自练的朗读训练,体会古诗蕴含的美妙意境。第三环节是“课外延伸,读写训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进行网上阅读与写作训练,巩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读写能力。第四环节是“网上交流,全课总结”,通过网络实现人工互助、生生互助,进行网上交流本课学习心得,结束本次网络阅读课。

【选择媒体】

本课是多媒体网络教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都在网络情境下进行的。

【教学流程】

一、音像点播,情境导入

1、师引言:我们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丽,有的是名山大川、奇松怪石、平湖飞瀑等。而瀑布更是大自然的一大奇景,课前,老师已在网上为同学们收集了各类瀑布的录像、图片、文字等,请同学们进入“音像点播”自由欣赏。

2、学生动手操作进入“音像点播”模式,自由点击“瀑布一”、“瀑布二”、“瀑布欣赏”链接,欣赏各类瀑布的壮美气势。

3、交流: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

4、师导入语:是啊,大自然的瀑布真是太神奇了,位于我国江西省的庐山瀑布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素有“诗仙”之称的唐代诗人李白看了也不由为它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师点击庐山瀑布图,展示图、文)

5、学生通过网络欣赏庐山瀑布风光图,听古诗网络录音范读。

二、理解感知,精读悟境

1、网络互助学习,理解诗义

⑴ 师提出要求:借助网络阅读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以理解“字──词──句”的逐步学习法,掌握诗句意思。

⑵ 学生动手操作进入“理解感知”模块,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网络自学古诗诗义。

⑶ 检查交流:你对古诗理解了哪些?还有什么疑难之处?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点击相应的字、词、句的链接,巩固诗义理解。)

2、网络录音操作,精读悟境

⑴ 师过渡语:这么绝妙的古诗用精彩的'朗读加以表现,让我们带上耳麦,进入“语言复读”模块,借助网络录音进行古诗的自听自读的朗读训练。

⑵ 学生动手操作,进入“语音复读”环节,师引导学生掌握“声音──录音机”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复读”、“示范”模块自听自读自录。

⑶ 学生自由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录音朗读训练,师巡视指导检查。

⑷ 师通过网络录音检查学生朗读,评议纠正朗读,表扬表现出色的同学。

⑸ 再现庐山瀑布壮丽景象图及诗句,有情齐读古诗,用朗读体现诗句表现出来的美好意境。

⑹ 交流:学了古诗,你有什么体会?

三、课外延伸,读写训练

1、师过渡语:瀑布美,文字妙!让我们进入精彩纷呈的 Internet 世界,更深更广更直观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品尝渊源流长的唐诗宋词。

2、学生动手操作进入“网上阅读”模块,自由选择点击四个链接“中国庐山网”、“中华名瀑网”、“唐诗宋词”、“新浪搜索”进行网上阅读与赏读。

3、师提出作业要求:根据网上阅读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自拟题目,进行网上小练笔。

4、学生进入“作文上传”模块,进行网上作文训练。

四、网上交流,全课总结

1、师过渡语:我们尝试利用网络阅读资源进行了古诗《望庐山瀑布》的学习、网上阅读和网上作文的训练,对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很有心得,让我们一起进入“网上交流”模块,畅所欲言。

2、学生动手操作进入“网络交流”区,在“我想说”中输入文字,通过“我想看”查看别的同学的学习心理,进行生生网上交流。

3、师总结:多媒体网络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天地和广阔的视野,相信同学们在这样优越的高科技时代,学习生活会更为精彩。

4、按“退出”键退出,结束本次网络阅读课。

瀑布教学设计 篇7

【学习目标】

1、会认“庐”等4个生字,会写“吴”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课前准备】 课件。(瀑布映衬青山、飞流直下的情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见过瀑布吗?我来读一首诗,是叶圣陶老先生的《瀑布》。

(瀑布,叶圣陶,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暗滩,又像阵阵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 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你们觉得瀑布美吗?自己读读吧。

古时候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写了一首赞美瀑布的诗,这首诗共四句,二十八个字就把瀑布的样子和它的壮观气势描述了出来,那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随机识记“庐、炉、瀑”。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多媒体泛读)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把握朗读古诗的节奏美。

2、请你打开书自己试着读读吧,要读准字音,读好古诗的节奏。

3、谁想读给大家听?(读后学生自评)

4、教师范读,帮助学生掌握好节奏。

5、自由读。

三、精读古诗,培养美感

1、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评价的也很到位。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美妙绝伦的画,要是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其中美妙的画面那该多好啊!这就需要大家细细的去读读诗句,如果再读中遇到困难,可以参看老师给出的智慧囊。

2、出示相关词语注释,请同学读一下。

3、现在就请大家参照老师给出的智慧囊,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大胆的去学习,咱们比比看谁能把这首诗描绘得最美。

4、请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多少说多少。

5、接下来,老师来描述,你们猜老师说的是那句古诗?

6、通过刚才的描述,我想同学们已经知道全诗的意思了,接下来咱们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诗中那几个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

7、学生个人静静思考。(培养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8、全班交流讨论,结合李白的其它诗句如:“白发三千丈”,重点引导学生欣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再读古诗,体悟美感

1、经过大家刚才的讨论,可见诗人把这首诗写绝了,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瀑布的美。请你带着这种美感自己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2、师生赛读。

3、这堂课同学们表现的很出色,接下来我就带大家一起去观赏一下庐山的瀑布。

瀑布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设想】

《紫藤萝瀑布》一文是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初一学生仍有一定难度。我依据新课程标准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的要求,把教学目标定为:

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

在具体的教学中,尽量做好三个衔接:

1、知识与能力的衔接:巧妙调动学生小学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使学生在小学已有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语文的学习,达到中学要求的标准,实现本课品味文章优美语言的目标。

2、情感与态度的衔接:通过朗读给学生的理解搭建一个桥梁,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对紫藤萝美好形象的感受和文章优美语言的品味,提升到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进而感悟生命的真谛,思考人生的问题。实现本课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仔细观看教科书前面的彩色插页上的紫藤萝图片。思考:你从图片上看到的紫藤萝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回答: 1、花多(课文是繁盛),2、由株、穗、朵组成,3、每一穗上的花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4、每一朵花的颜色是上浅下深。等)同学们观察得都很细致,今天,我们来共同地读宗璞的文章《紫藤萝瀑布》,看看宗璞是怎样描写紫藤萝的!

二、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思考:文章对紫藤萝的描写与我们对紫藤萝图片的观察相比,有那些不同之处?

三、交流探讨

1、文章对紫藤萝的描写与我们对紫藤萝图片的观察相比,有那些不同之处?

明确:学生有可能回答:

⑴ 课文写了紫藤萝的花瓣和花蒂,图片上看不清楚;

⑵ 课文写的是一大棵紫藤萝树,图片上的只是一棵小树,也可能是一根树枝;

⑶ 课文写了花的香味,图片上闻不到;

⑷ 课文中的紫藤萝是立体的,动的,图片上的则是静止的,平面的;

⑸ 课文还写了从前的紫藤萝,并与眼前的进行了对比,带动了作者感情的变化。

2、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文章中,作者对紫藤萝进行了详尽地描写,你喜欢宗璞描写紫藤萝的语言吗?(学生答喜欢)请举例并讲明理由与大家分享!

3、那么,作者仅仅是为了描写花而描写花吗?为什么?

特别点拨:人的感情变化有时流露在表情神态上,有时则表现在言谈或动作上。

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面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宗璞被深深感动了。在充分地接触了作者的`感情世界后,请大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内容,看谁概括地好!

明确:赏花忆花,感悟生命。

5、学生可能提出来的难懂的其他问题:

⑴ 作者说她的焦虑和悲痛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生死迷、手足情到底怎样理解才正确?

明确:作者的弟弟得了癌症,死于1982年10月,这篇文章写于当年5月。弟弟病危,人们常常会悲痛欲绝,而作者在文中只用了六个字一带而过,毫不矫情,由此可见,作者的性格非常坚强,这就是她的为文风格。

⑵ 你了解宗璞这个名字的涵义吗?

明确:宗表示动作,它的意思是效法、学习、师从、崇尚等意思。璞是包着玉的石头,又指没有雕琢的玉。玉石不是普通的石头,是品位很高的石头;当然它又不是完美的玉。可以理解为天然的,本真的,不矫揉造作的那样一种高雅、高尚、高贵的品位。连起来讲,宗璞的涵义就是崇尚自然、追求本真的高雅境界。

教师总结:由作者的笔名,我们有了意外的发现,意外的收获。在大家的启发下,我真正感觉到了宗璞意谓的丰厚,它不仅揭示了作者高品位的审美趣味,让我们知道了她喜欢什么,而且感到了作者在精神深处不懈追求的人生态度,明白了她是怎样做的。同学们,我们这次简直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真是了不起呀!这次学习,我们不仅读了一篇好文章,还认识了它的作者,拜访了作者的心灵。

6、倾心美读,交流感受。作者由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我们通过朗读、理解品味,我相信一定会有许多感想,一定有对文章更深层的感受。请同学们用一句简洁的话说出学习本文最深的感受。

学生可能回答:

① 生,就是美。

② 荡起生命的双桨,在生命的长河里搏击。

③ 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珍爱生命吧!

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 走向低谷,再创新高。

⑥ 挫折人生,才是最富有的人生。

⑦ 花总会绽放,人应该向上。

教师总结语:

生命就像紫藤萝瀑布一样,虽无众人欣赏,但仍尽情开放。

生命就像紫藤萝瀑布一样,虽然历尽磨难,但仍顽强而快乐地成长。

教师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也许会有这样的联想:那花繁叶茂的新生,也许就是作者从个人悲痛和历史的阴霾中走出之后的新的人生吧。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甚至失败,但要坚信,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让我们扬起生命的风帆,乘风破浪,去谱写人生精彩的乐章!祝同学们早日成功!

四、布置作业

学完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反思】

暮色时分,一个体弱多病的八岁小男孩,鼓起十二分的勇气,爬到六七米高的悬崖上的时候,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他心惊肉跳,吓得几乎要晕到。是他的父亲,鼓励他、指导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试探着挪动身子,最后安全地回到了平地上。这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讲述的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作者从这番经历中悟出的人生哲理让他一生受用。我在指导学生学完这一课之后,头脑里一直萦绕着他父亲的那句话: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句话对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似乎也是一种启示。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总是广受诟病,这种境遇从满堂灌时期一直持续到满堂问时期,现今到了满堂说的新时期,满意率似乎也未见上升多少。目前,在主流视线关注下的中学语文课堂,确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里,师生的课堂行为大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旗帜下发生和进行。但是,如实地说,即便是从那些经过反复演排并精炼出来的课例里面,我们在经历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短暂欣喜之后,仍不免有浅草才能没马蹄之慨。

我相信这里的原因很复杂。据我十分有限的课堂阅历看来,教师的教学姿势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前的课堂里,教师似乎无所不知,授课成了呈显才学的机会,是居高临下式的;现在学生主体以后,教师便煞费苦心地将课堂设计成娱乐板快,自己成为节目主持人,还是那种快乐大本营式的。我并不否认,教师在课堂里有时候需要作为知识的上帝出现,有时候扮演节目主持人效果可能更佳。但教师的本色使命除了课堂的组织者外,更应该是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尤其是参与者,教师应该有身临其境的参与姿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超然于学习活动之外,做一些应节而舞的假动作。而进入学习状态之后,教师表现出来的通常就是一小步一小步的真实姿势。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在组织学习《紫藤萝瀑布》时,格外注意与学生同甘共苦,从而才有了意外的收获。我想,这也正是我教学本课的收获吧!

瀑布教学设计 篇9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们学过哪些描写瀑布的诗?谁来朗诵一下。

[学生只会背李白《望庐山瀑布》,今后要多训练他们围绕某个主题收集、背诵诗词的习惯]

2、谁看到过叶圣陶的现代诗《瀑布》?听老师朗诵一下。

3、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有气势,很美。)

4、揭示课题。

5、教师简单介绍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欣赏图片)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中朗读课文的情况。

同桌每人一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给予评价。

2、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全班学生强化。

(学生说到“撩”、“挟”,顺便用演示动作法理解字义。)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讨论理解:

漫天浮游,让学生想象生活中看到的类似情景:大雾,大雪,喷水浇花……

凝神谛听:集中注意力仔细地听。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楚。

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人喧马嘶:形容大声喧闹,马在嘶鸣,比较热闹的样子。

4、教师提出一些词语让学生讨论理解:杰作、山回谷应、掩映,是什么映衬着什么?人喧马嘶,生活中有这样的情景吗?(集市、闹市)

[任何时候都要让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5、说一说,课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指出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

6、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站在哪些点来观察黄果树瀑布的?

(刚进入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登上平台)

每一个观察点看到的景象都不同,这就是游记中的“移步换景”。

[这一个教学环节可以放在第二课时]

三、学习生字

1、同桌讨论生字的读音、部首、写法、词义、形近词和扩词。

[学生之间资源共享,提高了生字学习的效率。]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完成“读一读,再抄写”。

四、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幻灯片2、3)

3、这节课我们就去游览黄果树瀑布。

二、走近黄果树瀑布,读出印象,读出感受。

1、如果说庐山瀑布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入九天”而令人惊叹的话,那黄果树瀑布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美好的印象呢?(结合课题板书句式:黄果树瀑布真_______!生:默读课文后回答:黄果树瀑布真壮观 、美丽、宽、气势非凡、雄伟……)(出示幻灯片4)

2、黄果树瀑布是如此壮观雄伟、气势非凡,用一个字概括就是?( 生:接答:美!)(出示幻灯片5——13)

3、 它到底美在哪儿呢?请大家轻声地读读课文,用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仔细地找一找,用你敏锐的心灵触角尽情地品一品。(学生自读课文后交流)

(生1: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生2: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生3: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生4: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3、过渡:看来,黄果树瀑布确实给大家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其实作者就是从“声音、形态”(板书)两个方面,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美。(出示幻灯片15——21)

二、走进黄果树瀑布,读出方法,品出韵味。

1、一篇文章要写得好写得美,得讲究方法。平时你写作文时,一般会用什么方法呢?

(生1:我会用上比喻、拟人等方法,让我的文章更加生动。)

(生2:我会用上名人名言、歇后语等,显得我很有水平。)

2、作者笔下的黄果树瀑布是如此栩栩如生,让我们如临其境,他也用了许多巧妙的'方法,你发现了吗?请大家默读课文,就这一问题思考思考。(学生默读课文后交流)

(生1:我发现作者用了比喻:“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把瀑布比成宽幅白练,使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就跳出了黄果树瀑布的样子,很形象。)(出示幻灯片23)

(生2:我也发现了比喻:“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作者先把瀑布的声音比作微风拂过树梢般轻柔,再把它比作潮水涌上岸滩的喧嚣汹涌,使我仿佛听到了那渐近渐响的“哗哗”声。)(出示幻灯片24)

3、作者对瀑布声音的比喻可不止这一处,你发现了吗?

(生1:“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生2:“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4、为什么同样的瀑布声,作者会作出不同的比喻呢?(学生思考后交流)

(生1:我觉得是瀑布的声音发生了变化。)

(生2:我认为是作者听瀑布的位置变化了,所以听到的声音也变化了。)(出示幻灯片25)

5、小结:是啊,比喻要用的准确、巧妙,才能让人有如身临其境。

6、作者还使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呢?(出示幻灯片26、)

(生1:我发现作者使用了夸张的方法:“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从中我知道了瀑布的声音非常之响。)

(生2:“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这里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黄果树瀑布的宽。)

7、同学们交流的都很好,听老师来读读这段文字,你来看看这是什么方法?(读课文最后一小节。)这一小节中既没有对瀑布声音的描写,也没有形态的描写,它是如何表达瀑布之美的呢?(学生思考不出,教师加以点拨)(出示幻灯片27)

①徐霞客何许人也?(生: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

②他在遥望瀑布时,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他仿佛听到“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生2:他仿佛听到“如雷声轰鸣”般的哗哗声。)

(生3:他仿佛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8、小结:这样一位伟大的侠客,他见过的美景千千万万,可是在黄果树瀑布前,他“凝神——谛听(生接读)”,他“完全——沉醉(生接读)”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方法就叫“衬托”。

9、过渡:如果说好词佳句是散落在文中闪亮的珍珠的话,那么写作的顺序就是将这些珍珠串成精美项链的丝线,本文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呢?请大家迅速地浏览文本,想一想。(学生浏览全文)(出示幻灯片28)

(生:课文是按照“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离开潭边”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10、小结:作者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着,这样的写作方法叫“移步换景”。

三、走出黄果树瀑布,谈出印象,写出感受。

黄果树瀑布如此壮美,面对此情此景,如果你就是那位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你想对黄果树瀑布、自己、后人说些什么呢?请用三五句话写下来。(学生思考后写话)(出示幻灯片29)

四、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结合课文以及搜集的资料以“我眼中的黄果树瀑布”为题写一篇文章。

3、利用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瀑布知识的文章。

板书设计:

形态 宽

17、黄果树瀑布

声响 大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难点: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准备:黄果树瀑布资料、图片、幻灯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瀑布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前反思与构思

要根据古诗内涵丰富,意境优美的特点,教学时可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播放课文范读录音等多种手段,创设诗歌意境。在学生充分入境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和背诵,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教学时可适当进行朗读指导。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2、揭示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

1、理解课题的意思: 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

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 瀑

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4、学习这首诗

(1)出示整首诗

2)指名读一读

3)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4)交流:

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

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

评议,他讲得怎样?

再指名讲诗的意思。

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6、指导朗读

7、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板书:

望庐山瀑布

日照 香炉 生 紫烟,

遥看 瀑布 挂 前川。

飞流 直下 三千 尺,

疑是 银河 落 九天。

教后小记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想象意境,理解诗句,背诵记忆;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之美。抓住“银河”,激发想象,体会瀑布与银河有什么关系,诗人为什么要比作银河,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垂挂山前的壮美之景。

第二课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学习《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理解绝句

2、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了?

四、学习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一、二两句

轻声自由读一读,画出还需要理解的词语。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舒畅预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句

指名读一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卡到了什么?

讨论,理解西岭千秋雪相机板书,画简笔画。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

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东吴

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一行写一个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结: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鹂鹭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

板书:

绝句

两个 黄鹂 鸣 翠柳,

一行 白鹭 上 青天。 近景

窗含 西岭 千秋 雪, 舒畅愉快

门泊 东吴 万里 船。 远景

教后小记

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自读自悟,深入理解古诗后,再引领学生认识对仗,感受诗美。如“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等。

瀑布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分析:

第十一单元的主题是“清清的水”,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强调学生独立识一部分生字。《瀑布》是本单元的开篇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全诗以描写景物而见长,比喻手法的运用尤具特色。全诗共三节,分别描写听见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以描写的对象为题,突出主体,简洁醒目。诗句使用叠句、对偶和排比,十分富于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学情分析:

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加之二年级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课可以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 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感悟语言文字,升华情感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熏陶,背诵这首诗。

3、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中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揭示单元主题,并出示水的不同图片。

2、出示瀑布图片,进行比较,引出课题。

3、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

2、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齐读。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齐读。

4、指生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想一想瀑布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说一说呢?

三、品读课文,感悟意境

1、第一小节

(1)自读第一小节,想想这一小节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2)从“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了解到瀑布的声音很大。指读。

(3)瀑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抓住“叠”字理解叠叠的浪是什么样子,借助画面加深理解。感悟朗读。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风吹过松林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比较: 哪句更好?为什么?感悟画面,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

(4)播放瀑布录音,想一想,你觉得这声音还像什么?展开交流。

(5)学了第一小节,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6)齐读第一小节,读中感受瀑布的壮观。

2、第二小节

(1)“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抓住感叹号,体会作者心情,感情朗读。

齐读。

(2)“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借助图片,理解为什么将瀑布比喻成白银。

引入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抓住“衬”、“丈”字,理解青山从哪些方面衬托了瀑布?

创设情境,朗读诗句。

此时瀑布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第三小节

(1)“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抓住“仰望”,释义,了解反义词。

抓住“屏”理解作者为什么把瀑布比喻成珍珠屏呢?这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感情朗读。

(2)“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识记“尘”字,引导学生结合字形记字义。

抓住“烟 雾 尘”,交流它们什么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播放视频,启发想象。如果你置身其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这是怎样的瀑布?个性化体会读。

(3)男女生合作朗读第三节

四、回归整体,学习写法

1、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的?(从远到近)

2、结合板书,回顾全文。

3、配乐齐读全文。

五、丰富积累,延伸拓展。

课件出示其他有名的瀑布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

六、课后搜集,完成作业

1、出示家乡水的图片,感受家乡的美。

2、课下游览家乡的水,完成语文天地的习题“说说家乡的水”。

瀑布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品析文章优美语言,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体会作者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重点:

1、欣赏并品析文章优美语言。

2、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作者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根据作者的情感变化,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对人生、生命的感悟。

课时安排:2个课时

教学方法:示范朗读、学生自读、情境导入,问题探究,小组合作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世界上的美景数不胜数。比如荷兰的郁金香花田(出示图片),绚烂夺目;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出示图片),弥漫着浪漫的气息,让人沉醉;洛阳的牡丹(出示图片),雍容华贵。美好的事物往往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并让人为之瞩目停留。我国当代女作家宗璞,一天她徘徊在初夏的庭院里,一树紫藤萝让她停住了脚步。那么到底是怎样的紫藤萝挽留住了一位学养深厚、气韵独特的人的脚步?下面我们来学习《紫藤萝瀑布》一课。

二、教师范读(可配音),使学生正音,初步感知文章。

重点掌握:嚷、穗、绽、酿、迸溅、伫立、伶仃、盘虬卧龙、忍俊不禁、仙露琼浆

文章优美语句赏析

这篇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接下来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并划出自己欣赏的语句,并思考欣赏的理由。

(首先教给学生赏析语句的方法,使学生有目的、有方向性的赏析文章语句)

(示例)教师:读完这篇文章,有个句子老师特别喜欢,那就是“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理由是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繁茂、绚烂,表现出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和气势美。

所以在赏析语句时,要注意所运用的修辞,描写对象和对象的特征。接下来同学们再读一读你欣赏的语句,并运用老师的办法赏析一下。

(板书)修辞+对象+特征

学生欣赏语句设想: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其中“紫色、银光”写出紫藤萝瀑布的色彩美,并运用比喻,写出紫藤萝的生机盎然。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其中“挑逗”一词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紫藤萝花的调皮好动,表现出紫藤萝花的生机与活力。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其中“挨着、推着挤着”不仅写出了花朵的`繁密,还运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紫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其中“笑、嚷”用你拟人的手法写出紫藤萝开花时的欢快和热闹。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花盛开时的美丽。

“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这二句运用了通感,将嗅觉、视觉互相沟通、交错,写出了赏花环境的优雅与温馨。

(学生赏析时,教师加以点评)

四、赏析过程中,有感情地朗读。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及时引导并再让学生带感情色彩地朗读所欣赏的语句。例如:“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引导学生要读的欢快,读出生机勃勃的感觉。(可以学生个读,也可齐读。)

五、在已有赏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文章2—7段,分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紫藤萝花的?

花瀑气势磅礴、绚烂多姿

文章2—7段(板书):赏花花穗生机勃勃、充满希望(整体到部分)

花朵活泼热闹、繁密美丽

赏花感受。

师:作者赏花时,有什么感受?(第七段)

生:……

小结: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作者所说“焦虑和悲痛,生死迷,手足情”指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得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的”?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紫藤萝瀑布》。

第二课时:

一、导入:(根据上节课留下的问题,选择导入以下内容《哭小弟》节选)

《哭小弟》节选

我面前摆着一张名片,是小弟前年出国考察时用的。名片依旧,小弟却再也不能用它了。

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但是现在怎么轮得到小弟!他刚五十岁,正是精力充沛、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大有作为的时候。有多少事等他去做呵!医院发现他的肿瘤已经相当大,需要立即做手术,他还想去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问能不能开完会再来。他在手术后休养期间,仍在看研究所里的科研论文,还做些小翻译。直到卧床不起,他手边还留着几份国际航空材料,总是“想再看看”。他也并不全想的是工作。已是滴水不进时,他忽然说想吃虾,要对虾。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呵!

可是他去了,过早地去了。这一年多,从他生病到逝世,真象是个梦,是个永远不能令人相信的梦。我总觉得他还会回来,从我们那冬夏一律显得十分荒凉的后院走到我窗下,叫一声“小姊——”。

可是他去了,过早地永远地去了。

……

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是他一个呵!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还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了解文章背景,体会作者心理、感情变化。

文章背景介绍:文作于1982年5月,宗璞此时已54岁,而她的小弟此时身患绝症,宗璞十分的悲痛,此时也正值十年文化浩劫六年之后,时间仍未完全抹平浩劫给文化工作者带来的伤痛。宗璞的小弟也在同年10月逝世。

(介绍文章背景,有利于学生了解作者感情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

有感情地朗读8—10段,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板书)

忆花:稀落——毁掉——繁盛(自衰到盛)

悟花:遭遇不幸——生命的长河无止境(转悲为喜)

整体把握文章,感悟人生。

(板书)

赏花:色、形、态、香气

忆花:稀落——毁掉——繁盛(自衰到盛)

悟花:遭遇不幸——生命的长河无止境(转悲为喜)

文章通过赏花、忆花、悟花三部分,层层深入地表达主旨。问题:文章的题目为什么是《紫藤萝瀑布》,而不是《紫藤萝》呢?根据以上分析,同学回顾文章,回答这个问题。

分析:1、“紫藤萝瀑布”带有动态的效果,而“紫藤萝”则没有,“瀑布”化静为动,先声夺人。2、“紫藤萝瀑布”有充满生机与活力之感,体现一种力量、生命之美。3、写出紫藤萝盛开时的壮观,暗示了生命长河的伟大。紫藤萝瀑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正是由于那一树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紫藤萝瀑布在作者心上流过,作者被它的繁茂与顽强的生命力所感染,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进而“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留下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声的喜悦”。所以作者最后“不觉加快了脚步”,决定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

最后一段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作者笔下紫藤萝已不仅是一种植物,而且带上了作者浓郁的感情色彩,并以此传达出作者的人生态度,这种表现手法就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小结:“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不足以畏惧,同学们应当像宗璞一样在面对人生的各种不幸时,要以豁达、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

瀑布教学设计 篇13

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尽可能地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让学生对瀑布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诗歌教学应以读为本,在朗朗的诵读声中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乃至熟读成诵,从而获得语感,内化为特有的语言心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背诵课文。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4.会认“叠、喻、屏”3个字,会写“瀑、叠、涌、摊、喻、衬、屏”等7个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

2.从诗歌美美的语言中,感受瀑布的雄伟与壮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不同声音和看到瀑布的不同景象,把看到和听到的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一)同学们,还记得唐代诗人李白写过的《望庐山瀑布》吗?我们一起来背背。从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写的也是瀑布,作者是现代诗人叶圣陶。

(二)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写课题。注意写“瀑”字,它的右下部分不是水,而是像一朵溅起的水花。

板书课题:瀑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过渡:叶圣陶笔下的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边听边感受。教师配乐诵读诗歌。

(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多么美的小诗啊!同学们想读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展示课件第四屏)

(三)检查读书情况。

1.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展示课件第五屏)

2.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指定同学分小节读书,评价。

3.交流:诗歌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板书:声音样子远近

三、小结

诗歌《瀑布》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让我们带上对瀑布的喜爱之情,再次美读诗歌。

四、作业布置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书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一)听写学过的生词。

(二)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板书:声音和样子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首诗歌。

二、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诗人未见瀑布,先闻其声。瀑布的声音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小节。

2.交流,引导学生从瀑布的声音体会瀑布的气势雄伟。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什么是“叠叠的浪”?(叠叠就是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

“叠叠的浪涌上岸滩”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展示课件第六屏)

(2)“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展示课件第七屏)

(3)从瀑布的声音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完成练习题

(展示课件第八屏)

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又像(阵阵的风)。这样的声音说明了瀑布(气势雄伟)。

3.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读出瀑布气势雄伟。

(展示课件第九屏)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过渡:还没看见瀑布就听见如此响亮的`瀑布声,接下来会看到的瀑布是怎样的?

2.自由读诗歌第二、三小节,找出写瀑布样子的词句。

3.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瀑布的色彩美与形态美。

(1)“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在这个句子中“衬”字是什么意思?(映衬衬托)

同学们能用上“衬”字来说句子吗?

(学生造句有困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句子如:绿叶衬着鲜花,使鲜花更美了。同学们洁白的校服衬着胸前的红领巾,使红领巾显得更鲜艳了)。

在这句诗中,就是说瀑布在高高的青山衬托下,会显得怎样呢?(更白了,更加壮丽)

(展示课件第十屏)

让学生说说对此课件内容的感受。

(2)“一座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

为什么说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呢?在什么时候,瀑布如烟,如雾,如尘呢?

(展示课件第十一屏)

让学生说说对此课件内容的感受。

(3)为什么作者写到的瀑布的样子,两个小节会不一样呢?

(因为作者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瀑布的样子不同)

(4)(展示课件第十二屏)

小结练习。

远望瀑布,瀑布好像(一道白银)。写出了瀑布的(色彩)美。走到近处,仰望瀑布又像(珍珠做的屏风)。一阵风吹过,水珠像(烟一样)轻飘,像(雾一样)白茫茫,像(尘一样)纷纷扬扬。写出了瀑布的(形态)美。

4.指导读诗歌第二、三小节,读出瀑布的色彩美与形态美。(课件出示第二、三小节内容)

5.欣赏到这么美的瀑布,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同学们是否也在读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

6.把自己当作诗人,看到了瀑布,来到了瀑布的脚下,有感情朗读诗歌第二、三小节。

(展示课件第十三屏)

三、拓展延伸

看到这么雄伟、这么壮观的瀑布,你们最想说什么?

四、激情朗读,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观赏了雄伟壮丽的瀑布,让我们带上对瀑布的喜爱与赞美,齐读诗歌吧!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

瀑布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朗读、背诵、默写诗歌。

4、激发学生搜集、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借助文字产生联想,想象香炉峰紫烟缭绕的奇妙景象和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

教具准备:有关瀑布的录相 标有节奏和重音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1、我们的祖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在诗歌的创作史上,唐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涌现了无数优秀的诗人,李白是当时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请孩子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他的哪些诗篇?

2、指名背诵。

3、我们班的孩子真是聪明能干啊!今天,我和你们一起学习他的另一首写景抒怀的名篇——《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注意生字“庐”和“瀑”的读音及字形。

4、课题中的“望”是什么意思?从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作者是站在远处观赏庐山瀑布的。)那么,瀑布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去欣赏那飞花碎玉,气势磅礴的美景吧!(播放录相)

5、看了刚才的录相,你最想说一句怎样的话来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受?诗仙李白观赏了庐山瀑布后也是心潮澎湃,挥毫写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质疑释疑。

1、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诗,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朗读,相机纠正读音,点拨字形。

3、请放声朗读全诗,借助注释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同桌相互讨论。

4、集体交流疑难之处,讨论释疑。

5、通过刚才的自学、讨论,你学懂了哪句诗,来汇报一下。(相机指导学生板画)

6、感受三千尺的高:一米﹦3尺,3000尺﹦1000米

假若一层楼高4米,那么三千尺相当于多少层楼房的高度?

7、小组学习,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用的语言来说一说。

8、吟诵着诗句,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品味吟诵,升华情感。

1、自由朗读全诗,试着划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强调:你是怎样理解的就怎样标。

2、屏幕显示标有节奏及重音的诗句,试着轻声朗读。(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想象,真正做到“读出声、读形、读出情、读出神。”)

3、教师范读。

4、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5、小声背诵。

6、男女生比赛背诵。

四、拓宽思维,积累运用。

1、瀑布以它神奇的美感动着诗人,诗人以他神奇的诗句感动着我们。此时此刻,你们还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集体交流。

五、课外延伸,积累古诗。

古人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你是个古诗爱好者吗?你想成为一个“腹有诗书自华”的人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你赶快行动起来,去搜集李白的诗篇,让自己在下周的“李白诗歌大荟萃”主题队会中,大显身手吧!

标签:瀑布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