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观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集合15篇

观后感2.48W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正面管教》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正面管教》读后感集合15篇

《正面管教》读后感1

文:宸汐;《正面管教—儿童行为心理学》6月女儿班主任提议与家长共读的书名,其实当我看到这个书名时,我觉得我的孩子很幸运,因为自己在学心理学的原因,我知道这正是现在的孩子所需要的。

接触心理学有段时间,了解越多就越发现,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父母的认知结构失调所造成。书中的很多观点背后都折射出父母的问题。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用消极,否定的态度来评判孩子,比如孩子很努力地尝试完成一幅水彩画,我们通常注意到的会是弄得一身满地的颜料,却忽略了孩子的努力。

孩子长期接受到这种态度自然也就变得消极不自信,消极的语言会伤害孩子幼小心灵,会摧毁他们的美好信念,会扼杀他们的天性。唯有放手,孩子才能慢慢拥有自主的能力,现在我们还能管,等到了青春期,管也管不了了,所以趁现在学会放手,给孩子自主的空间。

作家冯尘说过: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

所以,孩子不是压力,孩子是上天给我们的一份礼物,让我们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最后读完这本书,我想分享罗森塔尔效应给大家:

罗森塔尔,12世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和助理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选出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最后随机从中选出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他叮嘱一定要保密。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的谎言”,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这个过程中教师收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

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

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

《正面管教》读后感2

正面管教倡导孩子们能够与他人互相尊重地学习与生活,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们都能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只是目前来说,生生之间要形成一种在任何事情上都相互尊重,都能够自律,都会考虑到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到他人的模式是不太现实的。

如果正面管教只在教室里面发生,学生一出教室,回到家庭,回到社会就没有了这样的氛围,甚至是相悖而行,可能一开始他们都还坚信社会上其他人也会用同样的心来对待自己,但是经历多了,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部分人就会觉得自己付出的真心可能不被别人放在心上,之前在学校里面建立的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模式就被一点点地瓦解。

当然,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是要尝试的,我们没有办法保证所有从学校出去的孩子都能够一直拥有着学习的勇气、激情和人生技能,但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在踏入社会之前学会自律、学会尊重、学会判断。

我一直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在我的课堂上学会倾听与自律,但用了各种方法都总是对某几个熊孩子是不奏效的。看了这本书之后决定试一试,当他们有人不注意倾听,在开小差的时候,不再是扣小组分,取之以让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解决办法,但是这样也涉及到一个问题:学生同样会用往常的思维来断定这件事情,就是扣分,把名单报给班主任,这是变相的惩罚,本质还是没有改变。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站出来引导一下了,让同学们提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不能呵斥或者羞辱违反纪律的学生,也不能影响正常的学习,代之以譬如让他一定要完成本节课的之类的,当然,这事情肯定得学生去想,不然又变成了教师“告诉”学生,而不是“问”学生了。

说到与学生的“情感联结”,13个教学班,将近500个学生,我到现在还有大约几十个孩子叫不出名字的,说来挺惭愧的,上学期跟三年级的孩子们说到期末一定记住你们所有人的名字,看来只能这学期末才能实现了,每周一节课,而且隔一段时间又换座位,要记住他们就更具挑战性了。连名字都记不住就更难情感联结了,学生会觉得老师不重视他,所以这半学期三年级的目标就是认识全部学生,然后下半学期再来考虑其他。

《正面管教》读后感3

我读了《正面管教》一书,这本书出自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

读了书中内容让我们受益匪浅,我深刻的记得书中反复强调: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并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虽然这本书还没读完,但是依旧让我获益匪浅。的确,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都离不开正确的管教。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年轻教师来说,这本书教给我用另一个角度和方式与孩子交流。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给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方法,对待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活泼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要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

这本书让我明白,接受教育的方式就是要不断的学习与思考,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慢慢感受与改变,给孩子与自己提供成长的坏境,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适合自己的教育。

《正面管教》读后感4

《正面管教》第四章是重新看待不良行为。读完此章后我在教学中和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有了更新的认识,确实受益匪浅。下面对我在本章中认为有价值的句子和段落摘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既然我们要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就应该学会控制我们自己的行为。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就能够成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并且将我们的行为转变成鼓励孩子的行为改进,并且又不损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我们就能够自己先“暂停”以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直到我们能够深思熟虑而不是不假思考地对孩子作出反应的时候。我们应该对不良行为承担至少与孩子同等的责任,并且要学会使用鼓励性的、有长期效果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符合“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的所有要求。

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因失望而做出的行为有更多的'了解。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在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时,要注意不能反击,而应该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你现在一定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我能理解。要是换成我,我可能也会有那种感觉。”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是消除报复循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还需要紧跟着解决问题:“当我们都觉得好受些以后,为什么不一起谈谈这个问题呢。”

鼓励是改变孩子行为最有效的方法。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

只有抱着鼓励、理解和相互尊重的态度,这些方法才能有效。

把孩子引向建设性的行为。做孩子意料不到的事情。定期陪孩子。花时间训练孩子。说出你的爱和关怀。

在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之后,可能会更愿意听你的看法,并和你一起解决问题。

你越是要控制他们,他们就越是不屈,并且越是远离你。

赢得十几岁孩子的合作的最好途径,是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记住,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

在了解了这一章的知识后,我把学到的理念用到了与孩子们的相处中,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本书确实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正面管教》读后感5

实践出智慧,读书出样出智慧,实践而后读书,更出智慧。《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是一本可以提升教育教学智慧的好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或者说是管教。无论是对于班主任来说,还是对于普通的任课教师来说,道理都一样。

中国式传统的教学管教,习惯于师道尊严式的高压,习惯于严厉斥责或向家长告状,习惯于制定各种规则、运用处罚手段。这些做法当然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但同时我们也深感它的作用是有限的,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这种做法对学生、家长乃至教师自己的伤害都是很大的。说到底,这种做法既不人道,也不高明,更不智慧;虽然我们有时还不得不这样做,因为我们还不善于改变自己。

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时,会有不少教师和班主任有这样的排斥:小儿科,不切实际,不合中国国情。这正是问题所在:教师千方百计想改变眼前的学生,而最难改变的人是教师自己。任何一个教育教学行为一经行成,立刻就可能成为学习提高的障碍而非助力;转变一种教学行为,实质上就是在转变一种教学理念,也是在转变人自身。

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会发现,支撑作者写作的价值理念是民主、平等、尊严。这些最重要的普适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家庭中尤其是年轻一代群体中已有大量涌动、出现、诉求,而我们的学校教育教学理念于此明显滞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矛盾、冲突与此有关。

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还会发现,作者所宣扬的管教行为,本质上是引导学生个体去自我教育,更是引导学生群体去自我教育。其实,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说,真正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教育了学生同时也就教育了自己,学生教育了自己也就教育了别人。

读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吧,那些面对学生不交作业束手无策、听之任之的教师,那些和学生相处不融洽、满心郁闷的教师,那些教学成绩总是徘徊不前的教师,那些面对班中调皮的学生无可奈何的班主任,或许能从此书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新的启发。

《正面管教》读后感6

暑假我拜读了简。尼尔森的让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正面管教》,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作为班主任,如果每次班会都是自己的一言堂,那么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降低,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长期以往,也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班会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在遇到困惑的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问学生该怎么做比告诉学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体会到冷静思考的好处之后,他们的自我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读后感7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老教师,当班级里出现一些比较难管教的学生,常常产生一种无力感。我没有太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除了说教,就是批评指责。对于这样的一些学生,我们的说教和指责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最近,学校给我们推荐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阅读这本书时,看到很多事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受启发。可能再遇到问题到底怎样正面管教不一定马上找到最好的方法。但书中很多理论像警钟一样不断敲打着我的心。

感受尤深的是一条是:“把孩子不良的行为转变为贡献行为”。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和文中的史密斯老师一样,总觉得对于问题孩子(马克)不良的形为,必须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然后牢牢地记住,以后才能不再犯。看过这本书,觉得悚然一惊,我们的错误观念是:为了让孩子们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们感觉更糟。书中提到: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

按照这种方法,我在班级管理中做了尝试,原来一个总不写作业的孩子,再怎么教育也不能做到每天写作业。但课堂如果你给她展示的机会,她就会很积极,经常能够主动回答问题,且正确率颇高,在小组合作中,她在课堂的表现得分经常超过了不少同学。这样的.调整能够一定程度的调动她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小组的4号同学,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她不写作业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总体学习情况还不是很好,只是在课堂表现有所好转。不过,能够转变一点也有进步。本次期中考试中,她就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那么对于其他的问题学生,我们也努力做到:把孩子的不良行为转变为有贡献的行为,这对于鼓励孩子停止或大大减少不良行为很有效。

书中还讲了出现问题该怎样处理的方法。就是大家一起讨论规则。以前我并没有真正理解解决问题的实质——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所有人的首要目的都是归属感和价值感。”这句话在这本书中反复出现,孩子的四种不良行为都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当每个人都有了这种感觉,就会喜欢一个集体。对于问题孩子,我们尤其应该注重方法,以尊重为前提进行的活动,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当我们了解,就会理解,当我们理解,就会尊重。只有真正尊重,才会给人归属感和价值感。让孩子感觉好,他们才能做得更好!

《正面管教》读后感8

有态度

《正面管教》的态度只有一个:和善而坚定。一看见这五字,莫名地,会有一种被赋能的感觉。这五字,直击要害,十分形象地描摹出一个“正面管教”者的姿态,温和友善里又带着坚定的力量,心中有底、有道、有理。和善、坚定是并列的,不是先后。同时拥有两份力量,是一个成熟人格的魅力。增之一分则肥、减之一分则瘦,圆润平和通达,是一个为人父母者最好的体态、也是姿态。

一切刚刚好。过度和善,失去原则,容易娇宠,娇宠不是“正面管教”。过度坚定,失去弹性、容易控制,控制不是“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中性平和,如静水流深。“水,利万物而不争”,中西方文化的精髓在此汇融,“正面管教”的魅力就此舒展。每每遇事,刹那停顿,默念“和善而坚定”,像口诀一样,慢慢地,情绪会缓解,直至被接纳、到释放,而后,在和善的心境下,去坚持该坚持的、放下该放下的。有方法

《正面管教》有52种方法,头脑风暴、特别时光、适时叫停、幽默感、鼓励、错误修复、有限屏幕时光、赋予自主权等,轻松、简单、落地,操之有方、有序、有具。

印象最深的是错误修复。当错误发生时,不要急着去修正,情绪当下,至理名言都不管用、听不进。先链接,接受孩子的情绪,平稳后,再跟进、产生共鸣,接纳不同的、接受相同的,亲子一起,共享暴风雨后的“爱”就像风雨后的`彩虹,特有醇度,亲子双方,也借此各自成长。

有收益

《正面管教》是一本书,也是一面镜子,阅读和听课,都能很清晰地照见,看见孩子、也看见自己。看见孩子,能清晰知道孩子情绪所在、兴趣所向、心志模式,了解孩子,进而更好地助力,给予教练式的引导。陪伴不打扰,尊重得信任。拥有不揪心的亲子关系,享受品质的天伦之乐。静等花开、其乐融融,这是爱本来的样子。

读书,使大脑充实;思考,则会让智慧开花。教育绝非单方面的冥思苦想,更需要不断摸索和在实践中总结和改进。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努力充实自己,做好自己,与孩子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在爱与欢乐中相处,在教育的道路上始终温柔而坚定地走下去。

《正面管教》读后感9

读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大概有三、四遍了吧,每次都有不同感受,还记得第一次读完的时候就记住了要和善要和善,不能惩罚孩子造成孩子心理创伤,然后导致自己都不敢严肃教育孩子;

第二次读完记下了要鼓励孩子,不要赞美孩子,然后每次孩子完成一件事、学到了一个技能后,每次开口鼓励孩子前都反复默念:要鼓励,不要赞美。

后来决心参与了一次线下正面管教家长课程之后,不断通过自身体验加深对正面管教的理解,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哪种教育方式更为有效,对正面管教的理念愈发认同。

所以在这里记录一下自己的读书感悟,文章较长,为方便阅读,分两篇推送。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一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畅销美国400多万册,被翻译成16种语言畅销全球。

那正面管教到底是什么呢?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

简·尼尔森认为,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所以《正面管教》这本书里,提供了大量的工具与方法供父母或老师使用,去培养孩子获得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

和善而坚定

正面管教是以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为基础的。在书的开始,作者就引用了鲁道夫·德雷克斯的话解释了和善而坚定的养育方法的必要性。

德雷克斯说:“当父亲失去了对母亲的控制权时,父母也就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权。”

现在社会男女平等,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变了,父亲和母亲之间是平等的,而孩子总是以父母为榜样开始模仿的,那么也就是说孩子会认为自己与父母之间也是平等的,因而当父母想要控制孩子的时候,孩子自然就反抗。

所以《正面管教》书里一直在强调父母要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正面管教孩子。

《正面管教》读后感10

正面管教是一本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书,是现在父母和老师需要共读的书籍,为正确教育而努力。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读《正面管教》有感:减轻80%的育儿焦虑。

1.这篇不仅仅是读后感,还是一个分享,计划分3次把从中学到和领悟到的内容整理分享出来。这是第一篇,即本书的第1至第4章。

2.作者最开始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很多父母和家长的疑问,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在以前的孩子中普遍存在的那种责任心和上进心了呢?”,对此,鲁道夫·德雷克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见解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这个给我的感想就是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既往的经验和观念上面,育儿方面更是如此,若是父母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老是想着“我当年没有如何如何不还是正常长大了”、那怎么有能期望小孩好好成长呢。再有就是不要拿着以前对待小孩的标准和尺度来要求现在的`小孩,毕竟大家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都不同了,像是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追求小朋友吃好喝好“胖乎乎”的,现在则更关注的是“健康”,等等。

3.几个比较触动我的关键词

和善与坚定。这是作者多次强调的对待孩子的态度。其中“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父母和老师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多学习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行为不当。作者对行为不当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他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不良行为。同样,作者指出,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而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4.对上述3个概念加以深入理解,就能正确看待小孩子的所谓“不良行为”并加以和善而坚定地应对。当然了,具体到行动上面如何应对、怎样应对还需要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共勉!

《正面管教》读后感11

临近寒假,学校推荐给老师们一套教师读书书目,其中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所著的《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下子吸引了我。轻轻地翻开扉页:“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正面管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要改变孩子们的行为,必须处理其行为背后的信念……”“在纠正之前先建立情感联结……”简尼尔森仿佛知音、更像一位智慧的长者,娓娓讲述着我一直渴求、一直探寻的教育真谛。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书中“和善而坚定”五个字出现的频率很高,让我印象深刻。书中说道:“在和善而坚定之中,把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教给孩子。”“许多家长把和善而坚定看成了非此即彼的两个词。”“和善能抵消过于坚定所造成的反叛、抗拒、对自尊的挫伤等。坚定则能抵消过于和善所造成的娇纵、操纵父母、被宠坏的小孩,对自尊的挫伤等。”其实,简单说来,“和善”就是表达自己对孩子们的尊重,这样可以“赢得”孩子,让孩子得到尊严,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而“坚定”却是让我们尊重自己,并尊重当时情形的需要,减少“赢了”孩子而带给孩子的伤害,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约束。

现在我对“和善与坚定”的理解更深一层了,我认为“和善”是说一个人如同和煦的春风给他人的心田带来温暖与舒适,能够理解和接纳对方,能够有“在错误中学习”的豁达,能够有“静等花开”的耐心;“坚定”是说一个人如同深沉的大山给他人可靠的支持和帮助,是执着于爱的教育,相信每个人都会成长,是能够有改变自己的勇气,相信自己有无穷的正能量。

当然对《正面管教》很多理念与方法的只是粗浅的了解,希望和大家在相互沟通中能够不断领悟,在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中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共同陪伴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12

看了这本书的目录感觉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这些道理平时我们都懂,所以要耐心的逐字逐句的看下来起初我是有些静不下心来的,但是翻看了几个章节之后,我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认真看完以后,我要说的是,要想改变孩子,你得先改变自己。

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作为一名教师,书中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认定若想要孩子们做的更好,就得先要孩子们感觉更糟?”我在以前教育学生时,对于特别调皮的孩子会严厉地训斥,孩子表面上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的确,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能力却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

其实鼓励也是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特别是我对鼓励与赞扬的区别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我才真切的认识到赞扬针对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励针对的是行为,赞扬是评价式的,而鼓励是自我指向的',赞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而鼓励它能让孩子自信,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往往想着鼓励孩子却变成了赞扬孩子。区分了这一观念更有利于引导孩子。

一直以来我把怎样教会孩子与人相处作为班主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不是你告诉他们与人要和气,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孩子就能学会怎样与人相处的。我们要在班会中共同就学生的问题一起讨论,并相信孩子能想出帮人的方法,在让孩子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明白在于人相处时尊重,爱护是多么的重要。只要34颗种子团结在一起,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一定会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自律的班级氛围。

当然对《正面管教》很多理念与方法的只是粗浅的了解,希望和大家在相互沟通中能够不断领悟,在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中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共同陪伴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13

读完《正面管教》这一本书后,我的脑海里总是想起上面这段话。

一直以来,很多人把《正面管教》当做是行动指南,在遇到具体问题时,都会去从书中去找解决方法,也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是啊,随便翻看一页看看,都是我们作为班主任或者家长经常会遇到的场景。但仔细一想,这本书这么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看完之后只能使用其中的三招两式,却不能全部地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我认为就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本书是一本行动指南,一个随时可用的救急手册。其实不然。

在读其中几个章节时,我一边点头认同作者的观点,这一边却发现自己可能在工作生活中根本做不到。因为要改变的并不是从嘴里说出来的话语,而是从思想上就要改变自己。比如第七章谈到“鼓励与赞扬”,从道理上我们都明白鼓励对孩子的.促进作用是更加深远、长久的,但是在实际情境中,多年的思维习惯决定了自己在当时的情境中会说什么话,而不是最近读的一本书教会我们要说的话。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个“鼓励和赞扬之间的不同”的一个表格,但是在实际中,我们不会对照着表格去说话。多年的思想决定了我们在特定场合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并由此塑造了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读书时心潮澎湃,跃跃欲试,到了实际又重回老路,这就是现在读书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所以,不管是哪本书,都有自己的价值,关键在于读书的人是不是一个“认死理”、“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所以,《正面管教》厚厚的一本书背后,其实要让我们读书的人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进而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形成一个新的语言系统。如果能够有这样的决心,《正面管教》这一本书,就可以解决我们班主任工作或者孩子教育中的大部分问题。

Practice makes perfect.英语这句格言对应的汉语是“熟能生巧”。任何技能的掌握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练习,去实践。这本书也是。《正面管教》这本书很有价值,若是想让它对自己有帮助,要做的就是不断阅读,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在工作生活中做出调整与改变,每次改变一点,每天调整一点,相信最终一定能够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益处。

《正面管教》读后感14

这段时间看《正面管教》这本书,收获颇多。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管理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就谈谈正面管教中的一个原则———我能与他人相互尊重的共事。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老师教五年级的第一年非常难,他对待那些挑战老师的学生的方式,就是简单的对他们强硬,并要求他们好好表现。结果老师强硬了,学生变得更强硬;老师变得更强硬,学生甚至比老师更强硬。于是这位老师意识到变强硬,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的几年,这位老师在过渡和善与随后的彻底粗暴之间挣扎。当他问其他的老师如何做到“让孩子们听话”。一位老师告诉她,在黑板上画一个圈,让不听话的学生把鼻子贴在圈里,这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

后来这位老师参加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讲习班,在讲习班中,他意识到要完全的尊重学生,增强他们的合作能力,让他们承担责任,让他们成为问题的解决者。接着这位老师的教学越来越好,他们每天开班会,包括致谢,感激,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关心。老师学会了成为学生的引领者和指导者,而不是控制他们的上司。学生也知道了,除了读写算之外,他们还擅长沟通解决问题和一起做事,这都是人生重要的技能。

于是我想到了我的班级,在我的班级管理中,正如这位老师刚开始所做的,当孩子们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时候,我会大声的斥责他;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我会罚站或叫家长。

记得一个孩子下课在楼道里跑,我看到了,不分青红皂白,也没听孩子解释,劈头盖脸就斥责一顿。结果孩子和我吵起来,其实,人哪有不犯错的时候,何况孩子。我们老师对于孩子的犯错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尊重孩子的心态。老师不要再直接插手孩子的犯错,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放在班级班会上,指导学生来解决问题。让孩子觉得犯错是常有的事,只有改正就还是好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被尊重。

我们的教育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尊重。尊重孩子对孩子犯的错,找原因,找方法。同时,坚持有错必改的原则,不能娇纵孩子。

《正面管教》读后感15

工作之余拜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实在是一次对自己日常班级管理观念的颠覆。在读的过程中,我对于“管教”一词有了新的理解。在我原来的认识里,管教应该是一种威严,是约束,是赏罚分明的,首先要管,之后才是教。而这本书中谈到一个词语“正面管教”。如书中开篇所言,正面管教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育方式,与现在普遍执行的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有别。而在我的班级管理当中,奖励与惩罚即是我自己在班级日常中最擅长使用的管理方式。

谈及奖励与惩罚的手段,这二者是我在班级管理中,见效最快的手段方法。我任教的一年级为了让孩子“懂事”、“安分”、“听话”,我采用了奖励的形式,即得到表扬的孩子能拿到奖章,反之,得到批评的孩子则得到无法得到奖章。

这个方法的实行,在短期时间内获得了极大的`成效。班上孩子为了“金星少年,银星少年”为了奖券,似乎安分听话了不少。可是这个“安分”的状态并没有维持太久,几个星期后重新开始问题重重,对孩子们来说,班级制定的奖惩制度已经失去了新鲜感,老师的呵斥他们也已经能够完全免疫。正如书中所言,孩子们成为了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我反思自己,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是否遵从了孩子们本性中自然的成长规律?我是否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了“大人”,强行以成人世界的规矩规定去约束孩子,而无视了孩童成长过程中的天真,打断了他们对世界的探索?一个优秀的班级到底该如何定义?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指出,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应该是让孩子们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而以上的能力培养,目前正是我的班级中极其缺失的。这本书不仅帮助我发现了以上的自我反思问题,还详细地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如何去和学生沟通,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本书实践性非常强,可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书典范。在接下来的班级活动中,我将会以书中案例为模板接着进行班级管理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