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艺术

关于紫砂壶艺术的认识

艺术3.2W

紫砂壶的分类大概可以分为四大类:圆器、方器、筋纹器和花塑器,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圆器与方器完美运用几何形体,而花塑器则是将自然搬进了紫砂艺术,让紫砂壶充满生活气息,同时感受到艺术的美感,需要提到的是筋纹器,其工艺难度不输花塑器,其制作要求更高,关于筋纹器的一些艺术美感,紫砂之家的专家给你讲解。

关于紫砂壶艺术的认识

陶瓷成型和装饰中,筋纹效果的出现,可以追溯至唐代,甚至更远。人们取法于梅、莲、海棠、菱花、蔬果等自然物态和青铜、玉器的造型来仿制陶瓷器皿,这种源于自然的优美的“点、线结合”,“面体切割”在紫砂创始阶段,就得到人们的青睐和赞赏。数百年来,对它的追求和推崇,引起了艺人和壶友间强烈的共鸣,制作者刻意求新,欣赏者推敲玩味,促进了筋纹效果与制作技巧的日臻完美。纵观紫砂艺术的古秀新葩,筋纹效果确以那壁立千仞的整肃;行云流水的从容;花枝摇 的和顺;恰如其分的均等和吞吐自如的变化为紫砂艺术的发展和开拓起到了承上启下,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于紫砂的筋纹效果,笔者把它的表现形式分为筋纹器和筋纹装两方面来认识。

筋纹器

所谓紫砂陶有得天独厚之优,应是指其原料细腻,可塑性强,器皿表面无釉,胎骨裸露。这些都为造型时线面明暗、转折、过渡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筋纹效果在砂器中得到充分发挥和运用的机会。于是,历代人就顺乎自然地利用这美妙的线条及和谐的切割手法把砂器整体的俯视面对称、均匀地分成若干等分,做到造型纹理清晰流畅、口盖准逢严密且四周“通转”,这样,使筋纹器一开始就以它那不同凡响的表现形式,独立于紫砂艺海之中。从明代董翰的菱花式壶,时大彬制十八瓣瓜棱壶;清代陈鸣远的南瓜壶,到近代王寅春的半菊壶、圆条壶、乃至当代艺人通过孜孜不倦的追求所创伤出来的一件件更丰富、更精美的筋纹器。无不体现出其艺术魅力。此外,由于紫砂筋纹器在处理线角和锐钝时所产生出来的光影效果,以及强烈的韵律和节奏感,可使欣赏者在触觉上得出一种有节有序、有缓有急的独特手感,这种有利于健康的生理上的舒适,必然导致欣赏者精神愉快,从而得到虽难言传,实能意会的享受。

筋纹装饰

如果说,筋纹器是紫砂艺术长河中的泓清泉,那么,筋纹装饰就是这一长河中随处可现的`漪涟。因为,筋纹装饰这一艺术手法作为紫砂器造型中的细部处理,它广泛地出现在壶盘、鼎……之中。就壶而言它也出现在圆器、方器、塑器之中。若装饰圆、方器时筋纹的表现可以是变化万端的几何曲线,它的存在有利于几何形态的有机结合,即方、圆、梯形、三角形的形体变换,过渡,切割和堆砌,避免僵化、呆板。如“聚泉”壶,从底部到口盖部的宽窄过渡,处理得如此自然,毫无雕琢之感,其神工源于筋纹装饰的合理应用。若与塑器结合,筋纹就表现为自由曲线,个性相对强烈。它伸曲起伏,抑扬婉转,松驰急缓,富有韵律。它与自然界的许多生动事物结合,淋漓尽致地刻划和表现行云流水、风松雨竹、走兽飞禽,使它们物化为无声的诗,无彩的画。如清代邵大享的鱼化龙壶、以及“云龙壶”,“风卷葵壶”的委婉曲折,流畅自然;“菊蕊花蝶”的精致刻划,层次分明,无不体现筋纹装饰的神韵所在。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筋纹技巧实际上是陶瓷形体设计中的凹、凸、软、硬线角在紫砂艺术中的运用,而紫砂陶的特异功能为这些线用的超常发挥提供了场所。它被整体运用而成“器”;被局部应用便成“饰”。

为器者:整体设计要求线条宽窄得体,线面转折明确,动态形象生动;制作时对“角”、“线”的处理要清晰,凹凸要相称,才会起到一种实体与空间互补的作用。如作壶,则要求口盖准缝,既严密又“通转”。筋纹器的通转是指按外型的等分,任意转换方向都能合缝,且与整体协调。如圆条壶,壶的体、盖、唇、口都是十八瓣,都要制成如一瓢般有节奏,有转折,方显工艺质量。为“饰”者则要求服从作品的主调,线角处理的明、暗、宽、窄、凹、凸、收、放、动、静无不为衬托主题、表现主题服务。通过严谨合理的装饰,使作品饱满者显得丰腴、挺拔中又露雄健,“光而不保”、“花而不俗”,使艺术的感染效果更为强烈。

紫砂艺术从开始至今,数百年历程是一部在制作技艺上不断提高,造型艺术上逐渐完美的交响曲。正如数个音符通过微妙的不同排列,会产生无数美妙的乐章一样,紫砂艺术也必然能在点、线、面、体等形态神奇的变化组合下,产生出更加美伦美奂的雅逸之品,以陶冶性灵、造福人类。而筋纹技巧也将在紫砂艺术的发展中同步精深。

紫砂经典壶型——石瓢

石瓢壶是紫砂传统经典造型。溯源历史,有相关资料和实物佐证,当在清代乾、嘉年间。历代名家制作较多,但每人风格各异,其品种主要有高石瓢、矮石瓢、子冶石瓢,本人都曾制作过。并在此形上创作开片石瓢,均受人喜爱。但我认为还是以高石瓢为优。试以高石瓢为例谈谈其造型特点。

高石瓢造型简练,古朴大方,端庄稳重,刚中有劲,敦实调和。壶的体形是以两条抛物线结合而成,一条是从口到底的转角处,一条是底中心至底的转角处。两条抛物线略有不同,但要运用得当,结合得恰到好处,感觉刚中有柔,和顺有劲。盖虽是平盖,但实质上中高周低,中间和边沿有一毫米的差距;盖板线厚薄正好,线要圆、润,下边要与口结合严密,上边与盖面的交接要和顺而;又要突出盖板线的圆整有劲。

盖上的桥梁的(钮)是最关键之处,高矮跨度都要有符合比例的形,变化较大。要抓住每一个细部:桥中央是最狭处,慢慢向两面延伸至盖,特别是与盖的结合处要形成椭圆形,但又不是整个的,而是个三分之二椭圆;桥与盖的交接处要似明似暗,看得清但不明显;其内孔与盖的结合处缓转匀称,内孔也是三分之二个椭圆,与桥形成呼应;桥的两侧对称,处理手法难度较大,需耐心才能达成。

壶嘴称为直筒暗嘴。首先注意长短、粗细的比例恰当,自然,不能相差丝毫。从嘴头至壶身,逐渐加粗,就像是从壶体上生出来的感觉。至嘴端1厘米左右是直形,但看起来有些喇叭形,这是视力的错觉。嘴的角度恰到好处,面要平整,内孔要圆,嘴内径是出水口最小越往里越大,这样出水冲力有劲,不易涎水。

壶把要与嘴对称,把内外都是和顺流利的三角形线条,把头与壶体结合与嘴相同,自然流畅。(把手的横断面外圆内平似圆头三角形)把握使用舒适。

壶底部三足称围棋足,形如围棋子。足与底面结合清晰利落,三足位置呈等边三角形,要求匀称不偏,使整体统一,显示出一把壶的神韵齐全,风度大气,实用大方。

石瓢在我们行家来说是永远跌不破的形(还有掇球、仿鼓、掇只等)。意思是说这些形很受行家喜欢,虽历经几百年还是推崇倍致,并可能一直延续下去。

紫砂经典壶型——仿古

仿古壶是紫砂壶众多款式中一款经典壶型,此壶为前人制作,经过数百年后传承到今天,此壶壶颈浑圆、敦实,与下压的壶肩形成缓冲;壶体较大,位置矮、扁、沉。壶口沿宽大,子母线严丝合缝,密不透气。壶盖扁、满,壶钮扁圆。特别是仿古如意壶,壶身有种特殊的如意花纹,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倍受紫砂爱好者的青睐。

紫砂经典壶型——井栏

井栏是水井四壁用“井”字形木架从下而上垒成,用来保护井壁使其不塌陷,而凸出地表的则是井栏。紫砂工艺师按照井栏的轮廓制作成了井栏壶,井栏壶方中有圆其圆中有方,壶形简约美观,显示流畅大气,深受人们的喜爱。

紫砂经典壶型——仿古如意

此壶是一款经典壶型,壶把和壶嘴线形流畅,壶盖有拱桥式衬托,特别是壶身有特别的如意花纹,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风格,此壶形成于明朝,流传数百年,经典不朽,深受壶友喜爱!

紫砂经典壶型——掇球

掇球壶乃紫砂壶众多款式中一常见经典壶型,掇球壶以大、中、小三个球体重叠而成,壶身为大球,壶盖为中球,壶钮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其按黄金分割比例巧妙布局安排,三个圆球均衡、和谐、对比、匀正,利用点线面的巧妙组合,利用各种线形的有机结合,达到形体合理,构成后珠圆玉润的完美性。掇球壶是紫砂壶中最受欢迎的款式之一。

标签:紫砂壶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