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语文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参考

语文1.08W

一、导入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参考

师:这节课我们将在作家刘成章的带领下,欣赏来自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投影“安塞腰鼓简介”)安塞腰鼓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历史。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扮演,澎湃的气势、精湛的表示力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着陕北高原农民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称,1986年荣获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1995年陕西省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腰鼓之乡”。

师:请大家看注解①,课文发表于1986年,正是安塞腰鼓获得大奖的那年。同学们看过安塞腰鼓扮演吗?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它那独特的氛围──(播放安塞腰鼓扮演短片)

师:感觉怎么样?

生1:气势澎湃。

生2:震撼人心。

生3:惊心动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安塞腰鼓艺术形象

师:我们来朗读课文。开头和结尾留给老师,课文的主体局部第7~27节请同学们集体朗读。注意特别要读出安塞腰鼓扮演时的气势:节奏要明快,声音要洪亮。一起来做一下准备活动:抬头,挺胸,运气,大声喊──“嗨!嗨!嗨!”

(师生合作朗读全文)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表达了作家对安塞腰鼓的赞美,这句话是──“好一个安塞腰鼓!”(板书)它每出现一次,又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

生1:我觉得第1次出现主要是赞美安塞腰鼓扮演时壮阔、火烈的局面。

生2:第2次出现是在赞美安塞腰鼓隆隆隆隆的繁重的响声。

生3:第3次出现是赞美充溢力量的动作和舞姿。

生4:第4次出现是赞美安塞腰鼓扮演能激起人们丰富的想像。

师:看来同学们已初步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形象,它局面壮阔,鼓声繁重,动作有力,高潮迭起,确实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从根本上说,安塞腰鼓好在它“是挣脱了、突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股劲,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因此它是“生命之劲”(板书)。

师:安塞人打腰鼓,打的就是这股劲!(投影“安塞腰鼓之劲”资料:扮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齐读每句的最后两个字,要读出“劲”来!

三、品读美句:感受文中排比句的气势、节奏与激情

师:安塞腰鼓扮演是那样的有“劲”,作家描绘它的语言带“劲”吗?这“劲”是大量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带来的?

生:排比。

师:请找出文中的排比句,根据所在的位置看它们可以分为几个类别。每一类中挑出你最喜欢的语句仔细品味,准备读给大家听,并简要说说它好在哪里。

生1:我喜欢“愈捶愈烈!形体成了繁重而又纷飞的思绪!/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解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这是段与段间的排比,写出了安塞腰鼓扮演的热烈局面。

师:三个“愈捶愈烈”层层推进,标明安塞腰鼓扮演达到了高潮,随着鼓点的此伏彼起,人们的思想也在腾飞。这个排比,要读出此伏彼起的交错感。(指导全班分两个声部重唱式齐读:前一声部读到上句最后一字时,后一声部即起读下句)

生2:我喜欢“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是句与句之间的排比,写出了安塞腰鼓扮演开始时壮阔的场景。

师:排比中每句又都含有比喻,句式整齐工整,要读出明快的节奏。(指导全班分两个声部唱和式齐读:前一声部读前半句,后一声部读后半句)

生3:我喜欢“是挣脱了、突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是句子内部的排比,写出了安塞腰鼓扮演的力量。

师:从内容上来看,三个“了”之间强度层层递增,读时语气要越来越强烈。(指导全班再读体会)

生4:……

师: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大量排比的.运用,对描写局面、表达情感起了什么作用?

生:较好地渲染了安塞腰鼓扮演局面的澎湃气势,充沛地表达出作者对安塞腰鼓强烈的赞美之情。

师:这真是好文配好鼓──(板书“好一篇激扬文字!气势、激情”)

四、解读难句:合作探究,领悟文中写意语句的内涵

师:这篇“好文字”中,同学们也会遇到意思不太好懂的句子。先在4人小组内提出来,合作探究解决一些;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难句,提交全班讨论。

(生分小组讨论,师参与小组讨论并答疑)

小组1:“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是什么意思?

师:旗是军旗,马是战马。这是想起了雄壮的古战场

小组2:“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不好懂。

师:这是由黄土高原想到中华民族,想到祖国近百年来的发展历史。

小组3:“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他写的是“鼓”,为什么又写“鸡”呢?

师:对呀!他不但写了“鸡”,还写了“球”呢!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你们提问的表达方式也很有趣。这也是别的小组共有的一个疑难问题:课文的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

老师问大家三个问题。一是“鸡啼”预示着什么?(新一天的开始,也可理解成新生活的开始,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二是安塞人的生活怎么样?(穿的是“农民衣着”,吃的是“红豆角老南瓜”,生活贫穷、艰苦)三是贫穷、艰苦地生活着的安塞人,为什么还能将自身的腰鼓打得这么响?因为他们的躯体里涌动着强劲的生命力量,更因为他们的骨子里充溢着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课文的结尾暗示我们,安塞人的渴望能不能实现?能!“另一个星球”,是全新的世界;“渺远的鸡啼”,是全新的生活!

朗读课文结尾的3小节,语调要平和,语速要舒缓,要读出在寂静中的深思。哪位同学尝试读一下?

生:(朗读第28~30节)

师:我想,应该为这位同学的朗读鼓掌!她读出了对新生活的展望。现在,让我们闭上双眼,静静地聆听──你听到那“一声渺远的鸡啼”了吗?那“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在20年后的今天,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五、创意展示

师:一起来看新浪网上的一则消息(投影)──哪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