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股票

b股大跌对a股影响

股票1.58W

人民币开启贬值模式之下,B股到底要何去何从?

b股大跌对a股影响

2015年6月份的暴跌前夕、2016年1月4日大盘的熔断并提早停止交易前,B股似乎都已经“预演”了A股的大跌,颇有“先行指标”风范;近两年的牛市进程和阶段性反弹中,B股的涨势总是滞后于A股,每每以“最后价值洼地”的形式出现,一旦B股暴涨,行情也就接近尾声了。

2006年末~2007年初,证监会市场部曾对B股改革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多家机构还曾向证监会递交过B股改革报告。市场人士认为,沪港通顺利运行提供了借鉴经验,随着注册制、深港通的逐步落地,未来B股市场改革势在必行,不过到底如何改,目前仍有较多值得考究之处。

A股大跌前的.先行指标?

2015年12月28日,B股突然下跌,下午开盘之后不仅没有收回,反而继续跳水,B股指数(000003)收盘跌幅近8%,大部分B股都被死死封在跌停板上,A股也受到了B股拖累;到了今年1月4日,沪指则暴跌近7%,日内两次熔断后终止交易。

去年的“股灾”中,2015年6月5日B股指数率先见顶,6月8日,A股继续高歌猛进,上证指数涨2.17%突破5000点大关,B股却离奇大跌2.62%,当时这个反常并未引起狂热的投资者注意,之后A股终于在6月12日见顶,开始了三个月的暴跌行情。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去年12月蓝筹股被保险资金拉升,B股已经成为最后的洼地,12月最后三周B股指数也出现了明显暴涨,在12月28日率先暴跌,这与5月中下旬的B股的大涨后率先大跌有类似之处。

“以往而言,B股和港股这种相对价值洼地总是在行情最后才被投资者发掘,多次先于A股见顶,国企指数甚至在去年5月26日就率先见顶,这主要是因为外资更重视价值投资,对于价格远远偏离价值的这种事实更敏感,这也使得B股和H股都可能比“博傻”的A股更早见顶。”上述私募人士称。

不过在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中,以及第四季度的大反弹当中,B股的走势总是比A股慢几拍,B股分别是去年5月和去年12月开始才真正崛起。

“往往都是这样,A股涨了一倍,B股才闻风而动,但一动就是波澜壮阔。”深圳一位资深B股投资者回忆起2005年6月份股指从998点开始启动的上一轮大牛市时说,同样也是在上证指数几乎涨了两倍多以后,B股才真正开始启动。

B股改革如何走?

中集集团、万科、丽珠集团等深圳企业都已率先尝试B股转H股,目前尝试了B转A的,则有东电公司和新城地产。2013年东电B选择了大股东吸收合并整体在A股上市的模式,新城地产方面表示,“B转A”方案效仿了东电B的模式。

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其他可供B股公司选择的路径还包括回购注销B股、私有化退市、兼并收购,甚至参考沪港通的做法,发展A、B股连通交易等。

深圳一名阳光私募总经理告诉本报记者,长期以来,B股更多靠着一个故事炒作,就是A、B股接轨,实现同股同权同价。虽然B股以外币计价,但本质上依然是人民币资产为主,如果人民币继续下跌,那么B股无疑也会跟着跌,一旦人民币累积贬值10%左右,那么用美元和港元计价的B股和H股,相当于每股收益下跌10%,股价自然有压力。

国信证券分析师郦彬表示,改革大背景下解决B股历史遗留问题渐行渐近,监管层一度明确提出要“稳步探索B股市场改革”,沪港通顺利运行提供了借鉴经验,随着注册制、深港通的逐步落地,未来B股市场改革势在必行。B股历史上曾尝试“B转H”来解决遗留的制度问题,但由于货币转换、B股公司盈利能力弱、H股上市要求难以达到等问题,“B转H”并未大范围成功。

“未来可能的路径设想包括,类比港股通,在B股市场或也可以采取类似的B股通,允许使用人民币投资B股,解决货币转换问题,实现A、B股两个市场的实质接轨。在资金的流动下,A、B股之间的价差自然会逐步缩小,价差的消除将为最后的合并打下基础;而目前实施员工持股的公司数目逐渐增多,便宜的B股将是较为理想的激励标的物,分析未来有望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激活B股市场。”郦彬称。

国泰君安分析师吕娟等则认为,由于B股是特定历史背景的产物,2000年以后便无新的B股上市,B股融资和配置功能长期缺失,因此B股向H股或A股转板、A股公司回购B股等方式将成为B股市场特有的价值修复渠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