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行业范文 > 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实用2篇]

文化7.18K

日本茶道文化1

日本茶道文化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如今,有五百年历史的日本茶道文化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期。茶室、茶亭遍及日本各地;茶室,茶会已成为各种文化活动中的一个主要项目;千姿百态的茶道具成为日本茶道文化美丽的象征。有关日本茶道文化的.电影、电视片、美术展、著述比比皆是;从事日本茶道文化活动的人口达五百晚之多。

日本茶道文化[实用2篇]

没有接触过日本茶道文化的人不理解日本茶道文化是理所当然的。即使参观过日本茶道文化茶道表演的人也入五里雾中,找不出说明它的合适语言。日本茶道文化为什么难以理解?我试图将此归纳为三个原因:容括性、无形性、局限性。日本茶道的内容是丰富的,她几乎将东方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囊括在一个小小的茶室里。

日本茶道文化世代相传,数百年长盛不衰。而茶道连同能乐、俳句、水墨画、庭园艺术等,又无不受到禅文化的渗润,并形成“空寂”与“闲寂”的美学思想,今天仍支配着日本人的文化生活。

日本茶道文化组织遍及全国,研习茶道的人据说有四五百万人之多,其中90%以上都是女性。有位日本友人对我说,在京都,你不应问女性“您是否学习日本茶道”,而应问“您学习的是哪家茶道”。

日本茶道文化的源流,应上溯至8世纪上半叶。那时日本从中国引进茶道文化,完全是照搬中国贵族书院式的茶道模式。可是,经过四五个世纪的吸收消化,到了16世纪,千利休提倡日本茶道文化应以“无中万般有”、“一即是多”的禅宗思想为根底,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他首先改革了茶室,由书院式的茶道,发展为草庵式的茶道,日本茶道文化从茶室建筑、装饰和摆设,到煮茶方法、使用茶具样式和吃茶礼仪,进一步融入禅的简素清寂的精神,俗称“空寂茶”。由此在日本有“茶禅一昧”的说法,茶道也因此成为修炼精神和交际礼法之道。

由于饮茶的神效,日本茶道文化“茶祖”荣西禅师到中国求禅法时,一边研究佛法,一边研究喝茶。回日本时,在行囊里带了大量的佛经和茶树的种子。

荣西返日后,把茶籽种在肥县(现佐贺县)的背振山,同时把茶籽送给拇尾(现宇治县)高山寺的明惠上人。现在,佐贺的嬉野茶和宇治的“玉露茶”都是日本名茶,可以说,日本茶道文化真是历史悠久。

日本茶道文化2

一、茶禅一味的思想

日本茶道是在中日禅僧的交往中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寺院,日本茶本身也源于中国寺院。在茶道大师千利休之前创立草庵茶汤的大茶人村田珠光,曾参禅而受禅旨印可。村田珠光从日本高僧一休宗纯那里得到中国宋代著名禅师圆悟克勤的一张墨迹,这一墨迹是与茶禅一味有密切关系的茶道界的宝物,后来成为茶与禅结合的最初标志,村田珠光也由此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中的道理。

村田珠光把墨迹挂在茶室的壁龛里,人们走进茶室,都要在墨迹前跪下行礼。一是表示对圆悟克勤的敬意,二是表明草庵茶的宗旨是与禅宗的思想相通的。珠光的这一举动开辟了茶禅一味的道路。由此,他被确立为日本茶道之开山。珠光在四张半榻榻米的小茶室里,面对圆悟克勤的禅语,以本来无一物的心境点茶饮茶,形成了珠光自己独特的草庵茶风。珠光把佛教空的精神融合于茶道中,要求茶人破除我执、切忌自高自大、固执己见。同时他也揉合进了当时流行的连歌中的冷枯之美,在当时一直以唐物为中心的完美豪华的茶道具中加入粗糙的日本本土之物,追求一种残缺的美。珠光曾说明月也嫌无云时,比起一览无余的满月,于云中时隐时现的似乎模糊的月亮更给人一种朦胧美。珠光茶室中还表现出了融合唐和(中日)的思想,他主张将唐物与和物合为一体,备前烧、信乐烧等日本的瓷器也都进入茶道。珠光追随一休参禅,将茶禅一味的精神贯彻于饮茶中,把当时流行的禅院的茶礼仪、奈良庶民茶、贵族书院茶揉成一体,给其中注入禅的精神,并根据此精神,对茶室和茶具进行改良,使茶进人道的境界,使茶道文化大放异彩。

禅与茶道的结合,固然有僧人是茶文化传播者这种客观的历史背景,但禅与茶在精神上的内在联系应当说更为重要。这种现象并不是日本所特有的。中国禅宗也有相应十分生动的例证。据传,有一天,唐代赵州从谂禅师问一位外来的'僧人是否到过他这里,对方说曾经到过,他便吩咐:吃茶去!某日又一位僧人到来,赵州同样问他是否来过,对方回答没来过,他也吩咐:吃茶去!站在一旁的院主深感不解,问赵州为什么让来过的和没来过的都去吃茶,于是赵州便喊了一声:院主,吃茶去!僧人待客以茶,似乎并不仅仅是以茶解渴,其中当另有深义。日本的茶道脱胎于禅这一母体,茶道理念中的和、敬、清、寂就是禅所要达到的理想境地,也是禅僧的墨迹以及书法创作的最高追求。在茶人们那里,茶道过程的一举一动无非都是茶理的自然流露。在这个意义上,茶道就是禅的生活化。

茶禅一味,其真谛在于禅,其主旨也在于禅。日本茶道历来就注重于感悟茶性之美,包括:茶意之美、茶味之美、茶香之美、茶色之美;同时也讲究茶会时的器之美、水之美、花之美、境之美以及人之美。

进入公元九世纪后期,日本停止了向中国派遣唐使的传统。这时官方单向的学习停止,民间的双向交流开始。日本的岛国文明不同于中国的大陆文明,中国地大人多,物产丰饶,而日本面积小,资源匮乏,就必须把学来的东西发挥到极致,做到举一反三。所以,九世纪后日本虽然还在学习中国的文明、文化和技术,但茶道作为日本向中国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果不是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和千利休把禅的内涵引入茶道,那么今天流传的可能就是日本料理,席间的茶水也早就被可口可乐代替了。日本人选择茶来赋予特殊意义,只要理解了禅,就不难理解日本茶道的文化内涵。

由于寺院禅宗的影响,人们常常过分注意禅和佛教的关系。其实禅具有全部中国文化的背景,它不仅与佛相连,也和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个参悟了禅的人。世界本来也许有一个终极真理,如果人们能够完全理解这个真理,那么人世就是天堂。可惜人寿有限,我们短暂的一生不足以完全领悟所有的道,这个矛盾成为人类所有哲学的根源问题。前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制定规则,后人通过遵循这些规则,可以从比前人更高的起点上去领悟人生,从而更加接近真理。

茶道里禅的内涵,在于通过繁琐的规则来磨练人心,当这些规则不再令饮茶者厌烦,当饮茶人信手而为就符合茶道礼法时,才算领会了茶的真谛,才能喝到一杯好茶,才能最终达到茶禅一味的境界。繁复而熟练的茶道礼法是为了使人超然物外,浓如苦药的茶汤正如人生,别出心裁的插花显示有限的生命背后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棒喝的偈语告诉人们处处是真理。日本茶道,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们讲述禅的思想,正如参禅需要顿悟一样,其中蕴涵的那些人生经验,需要饮茶者用生命的美好时光来领悟。

二、和敬清寂的意境

村田珠光之后、千利休之前,日本茶道史上杰出的茶人是武野绍鸥。绍鸥的茶道是对珠光茶道的继承和发展。绍鸥酷爱文艺,跟著名的歌学家三条西实隆学歌道,并将歌道理论导入茶道,对珠光的茶道进行了很大的补充和完善。他对珠光的茶室、茶具进行改革,使之更趋于谦和、素雅。绍鸥还与千利休一起,借助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创立了茶道阴阳位置图,提高了茶道的正规程度。绍鸥和千利休把珠光尚未使用的和敬清寂一词用于茶道,并在茶室、茶具上使和敬清寂精神得到进一步体现。

日本茶道是指沏茶、品茶的一定程式。更深入一层来讲,日本茶道是一种以饮茶为手段的礼仪规范,它涉及哲学、宗教、文化、艺术、伦理、礼仪等多个领域。茶道的基本特色是恬静和朴素,在百忙中挤出片刻闲暇,以达到和敬清寂的精神追求。日本茶道讲究文化道德修养,它要求茶人必须作到四规七则,四规即和、敬、清、寂,这是贯穿整个茶道礼仪的宗旨和精神。和指的是和悦、和谐、和平;敬指的是心灵诚实、尊敬长辈、爱护朋友和晚辈以及主客之间、茶客之间互敬互爱;清表示茶室、茶庭等饮茶环境清洁、清净;寂是日本茶道的最高美学境界,表示幽雅、幽闲、宁静,要求茶人凝神沉思、摈弃欲望。其中和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而且还包括人与物之和,人与自然之和。七则是:茶要提前准备好;炭要提前放好;茶室要冬暖夏凉;室内插花要自然;一定要守时;雨天要准备好雨伞;要把客人放在心上。七则的宗旨也是要求主客之间、茶客之间通力合作、和谐相处办好每一场茶会。

进入现代以来,茶室虽多非草庵,但是茶道的简素精神不变。参加日本明治神宫一年一度的传统春季茶道仪式,到了茶室入口,就会看见那里置有一个利用天然石凿成的石钵,钵内满是苔藓,盛满了纯净的水。进入茶室之前,用石钵里的水洗手和漱口,以起到净化精神的作用。走进茶室,置身其间,首先就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室内别无其它摆设,不繁不丽,席地而坐,将视线投向壁龛,壁龛里挂着一幅古字残片,置身于这科独具匠心的艺术空间,会引起人们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茶道仪式就在这种静寂的氛围中开始了。此时,如果将视线投落在窄小的榻榻米上,在自然的光照下,庭园的竹子透过纸窗投在铺席上的影子,简直就像泼上去的一幅竹水墨画!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茶客落入冥想,就会心生一种美的空寂与幽玄。置身于这种境界,对千利休径通茶室来品茗,世人聚此绝俗念这样一首和歌就会有更深切的体味。

三、世代相传的茶道精神

从村田珠光到武野绍鸥再到千利休,经几代茶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而今,日本茶道更是被发扬光大,普及全国并走向海外。可以说,日本茶道世代相传,数百年长盛不衰,而且又与能乐、俳句、水墨画、庭园艺术等结合起来,在茶禅一味与和敬清寂的精神影响下,形成了一门综合的文化艺术。今天仍继续支配着日本人的文化生活。在日本,茶道组织和茶道流派遍及全国,研习茶道的人数以万计,其中大多数为女性。在京都,你不应问女性您是否学习茶道,而应问您学习的是哪家茶道。

日本茶道之所以能够世代相传,延续数百年而不衰,并且发展势头越来越盛。就是因为在日本茶道界采取了家元制度的作法。武心波先生在《当代日本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指出:家元制是日本特有的社会制度。从字面上理解,家元即家之根本。但这里的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庭,而是专指有某种特定技艺者的家族或家庭。家元是指那些在传统技艺领域里负责传承正统技艺、管理一个流派事务、发放有关该流派技艺许可证、处于本家地位的家庭或家族。以这样的家庭或家族为首,常常可以繁衍出一个庞大的组织。在这种家元制度的支配下。各茶道流派都竭尽全力发展自己的组织,而且新的茶道流派和茶道组织不断涌现。这就是日本茶道得以世代相传、永不衰竭的原因所在。这种在技艺界勇往直前、永不言败、不断努力的做法集中反映了日本茶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

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死后,他的第二子少庵继续复兴千利休的茶道事业。少庵之后,其子千宗旦继承父业,终生不仕,专心茶道。千宗旦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分别继承祖业,承袭或创立了茶室不审庵、今日庵、官休庵,并分别称为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被茶道界统称为三千家。除了三千家以外,继承千利休茶道的还有千利休的七个大弟子。400多年来,三千家作为日本茶道的中流砥柱领导和支持着日本的茶道文化事业,使日本茶道得以世代相传,并获得巨大的发展。

标签:茶道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