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其他

洋务运动评课稿

其他2.08W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评课稿,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优秀的评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洋务运动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洋务运动评课稿

教育理论界对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研究已逾20年,②但“史料教学”真正深入中学历史课堂,受到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视却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成果,“然而,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③彭禹老师《洋务运动》一课是史料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文试结合该课,谈谈笔者对史料教学的一点认识。

一、史料的选择要精和赋予思想

梁启超曾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1】(P.44)由此可见史料是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恰当的史料选择有助于突破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局限性,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选用哪些史料才适合于中学生的接受水平,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就需要历史老师进行认真的考虑。【2】(P.169)如何选择最有价值的史料,反映出一个历史老师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功底,也渗透了历史老师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感悟。李惠军老师曾说“一个优秀的历史老师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所要讲授的历史,然后再思考怎样传授历史。”彭老师课后也介绍道:“在备课过程中,思考的时间远远多于动笔的时间。”《洋务运动》一课四则史料只有屈指可数的五百余字,如同一道高考的材料解析题的字数,但是彭老师把每一则史料赋予了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五百余字的史料足以使我们洞察晚清四十余年的洋务风云。可以说彭老师的课在历史的内化和外化做了无缝衔接。

为方便读者欣赏彭禹老师《洋务运动》一课,相关史料转载如下:

幻灯片一:

幻灯片二:

“六鬼子”奕

“论者不察,以中国之人师法西人为深可耻,……此说甚谬,夫天下之耻,莫耻于不若人。查西洋各国,数十年来,讲求轮船之制,互相师法,制作日新,独中国狃(拘泥,狃音扭)于因循积习,不思振作,耻孰甚焉!”

幻灯片三:

“拼命做官”李鸿章

“鸿章尝往英法提督兵船,见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日戒谕将士虚心忍辱,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若驻上海久而不能资取洋人长技,咎悔多矣。”

幻灯片四: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学非所用。无事则斥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夫今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距西国远而距中国近。我有以自立,则将附丽于我,窥伺西人之短长;我无以自强,则并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薮。日本以海外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所取法。然则我中国深维穷极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二、史料的解读要新和透彻

如果说史料的选择是史料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对史料的精彩和透彻的解读无异是史料教学的最大亮点。

上课伊始,彭老师借助“中国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曲线图”讲解道:“从秦到清经过20xx年的发展,如果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一共经历了四个高峰。……而第四个高峰起始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洋务运动。”寥寥百字,把洋务运动置于中国两千多年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审视,顿时给人一种大历史的恢弘气势。因为彭老师对洋务运动有着不同以往的全新视角,所以他突破了传统史观中洋务运动失败的简单定论,高瞻的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河中的一块基石。

在运用史料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常常是解说式地运用史料,而不是批判式的运用史料”。【3】彭老师却透过有限的文字史料,深入地解读运动的灵魂人物奕和李鸿章在运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折射出运动的伟大、艰难乃至无奈的复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两则史料的标题“‘六鬼子’奕”和“‘拼命做官’李鸿章”,不难看出彭老师对两人的深刻理解。他说“奕正是要把中国改造成一个符合近代观念的一个国家,从而步入到近代世界体系当中去。而这样一种认识,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远超群伦的,所以‘六鬼子’这个绰号可以说是忍辱负重。所以奕算得上中国近代第一等的人物,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肩负起洋务运动的真正使命。”加引号的“六鬼子”恰恰道出了彭老师对奕赏识。

对于“拼命做官”的李鸿章彭老师认为,他有着和奕一样甚至更胜一筹的历史洞察力,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中国与西方的巨大差距,得出“若驻上海久而不能资取洋人长技,咎悔多矣”的隐忧。所以曾国藩给他的学生李鸿章的评语“拼命做官”,也是寓意深远的。作为一个普通的汉族官僚,有变革天下、富国强兵的雄心壮志,但是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一切都是徒劳的。所以李鸿章的“拼命做官”而非常人的“视官如命”,更多的却是一种历史的无奈。

对于李鸿章在1864年5月写给奕的信,彭老师借用了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蒋廷黻对此信的评价,“这封信是中国十九世纪最大的政治家,最具历史价值的一篇文章。我们应该再三诵读。”【4】彭老师认为该信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李鸿章的三种眼光。第一,历史的眼光。他分析道,李鸿章写该信时太平天国运动即将失败,举国上下欢欣鼓舞,认为清王朝即将迎来“中兴”,而李鸿章却发出“天下事穷”的疾呼,为大清王朝的未来深感忧虑。第二,世界的眼光。他说,当时大多数士大夫认为日本是蕞尔倭寇,东方小国,根本未放在心上,可是李鸿章却意识到日本是中国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而且未来两国竞争的成败关键在于变革的成效,所以李鸿章发出“夫今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的隐忧。第三,时务的眼光。李鸿章的高明不在于他意识到变革的必要性,而在于找到变革的切入点是人才的培养。他一针见血的说“欲觅……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李鸿章要变革僵死的科举制度,更要变革士大夫千百年来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要士大夫放弃章句小楷之积习,而把科学工程作为终身富贵的追求。

孔繁刚老师常说“历史是人创造的,只有人的变化才能真正推动历史的发展!”通过对史料的精彩和透彻的解读,彭老师紧紧抓住奕和李鸿章的观念的转变,抓住了历史的本质,颠覆了多少年来人们评论洋务运动仅仅停留在器物、制度层面的教条。

三、史料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白璧微瑕,透过《洋务运动》一课,也暴露出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存在的一些不足,笔者认为在以下方面应引起重视:

1、史料引用要严谨。

“出处是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载着历史信息,准确标明出处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该段史料的来源、作者,有助于学习者深入理解,更可以传递科学而严谨的历史学治学精神。”【5】彭老师选择的史料本身并不存在问题,但是遗漏了引用史料的最基本原则——注明史料的出处,这使得史料的引用缺乏严谨,有损于史料的可信度。所以四则史料均应注明出处,如关于李鸿章的史料应注明出自《李文忠公集》。

2、史料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史料教学,“即注重史料的选择、甑别、分析、判断与运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来探讨历史问题,习得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6】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资料,其意义并不只是教师把史料拿来进行解释和阐述,而是要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分析、比较、说明、论证,来解决具体的历史问题。【2】(P.170)彭老师《洋务运动》一课更多的'是老师对史料的解读,虽然角度很新,解读也很精彩透彻,但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很多时候学生是被动的接受新观点。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历史感到厌倦,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7】(P.139)实际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如何调动学生在史料教学中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选用适合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水平等。其次,教师要“搜集、编排一些以史料为基础的问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方法,自己去进行判断,得出结论。这是史料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8】下面以史料四“李鸿章1864年写给奕的信”为例,尝试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

(史料略)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利器”主要指什么?概括材料中传统士大夫对外国利器的态度。

(2)据材料指出日本历史上对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态度发生什么变化?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据此李鸿章得出什么结论?

(3)据材料指出李鸿章认为当时中国变革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

(4)有学者认为该信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李鸿章的三种眼光:第一,历史的眼光;第二,世界的眼光;第三,务实的眼光。谈谈你对这三种眼光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偏难,问题的呈现要有梯度,要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问题要启发思考,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的结合。【9】如上述设问中1-3问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第4问是拓展提高题,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需要。

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介绍一些经典论著,供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学习,如夏东元的《洋务运动史》,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等。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为本”、“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

3、加强史料教学的理论学习。

理论修养一直是中学老师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中学老师教育教学不断突破的障碍。关注教育理论的发展,用前沿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教学,可以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走在时代的前列。所以中学历史老师在尝试史料教学的过程中,不妨首先学学史料教学的相关理论。

标签:评课 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