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语文

蒹葭课堂实录

语文2.15W

课堂实录是教师将自己或他人执教的教学过程记录下来,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蒹葭课堂实录,供大家阅读参考。

蒹葭课堂实录

  蒹葭课堂实录1

师(满怀深情):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深秋的清晨,晨雾朦胧,芦苇飘荡,一位痴情的恋者徘徊河畔,为他心中的恋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你听——

教师深情朗读第一节,(舒缓,绵长,全场默然,迅速被感染)

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全诗——

邀请三个同学每人读一节

师:非常有感觉,投入了情感,这三节诗之间有什么特点?

生:三句话好像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只是改变了一些字词

师:还有要说的吗

生:都有“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师:也就是说句式相同,你们很敏感地发现它们相同的地方,我们称之为“重章叠句”

一唱三叹,有一种美感,我们一起来读,来感受这艺术魅力

学生齐读

师:蒹葭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走近这幅画,你依稀看见了什么?(屏幕显示:我们依稀听见了——)

生;:我依稀看见了芦苇飘荡,尽头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在对男子微笑

师:这是怎样的芦苇?

生:很浩荡,飘忽不定

师:哪个词告诉你这些?

生:是蒹葭苍苍的苍苍

师:你读一下 同时教师出示幻灯,屏幕上两句蒹葭苍苍,第二句后面加了一个破折号

师:大家感受一下,这两句的不同之处,读一读

生:第二句有停顿,有延长,可以体现出惆怅的感觉

生:第二句拉长后有一种风吹过来芦苇在飘荡的感觉,芦苇的叶子上似乎有霜花

师:读急了,感觉就消失了……拉长了读可以将惆怅凄美表达出来……我们再读

生齐读“蒹葭苍——苍——”

师:假如老师再改成蒹葭苍盛行不行?对,不行,味道没有了。这就是诗经的叠词之美。其实蒹葭两字本身就很有韵味——

教师在屏幕上打出叠词二字,蒹葭两字已经拼音,说:这叫做双声……

大家齐读包含蒹葭二字的句子

师:是啊,这么美的画面,刚才有位同学说还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在哪里?

生:在芦苇的尽头

师:还可能在哪里?

生:在诗人的心中

师:是啊,距离产生美,他们之间有距离,产生了朦胧之美……

还有,他们的位置是固定的吗?

生:是飘忽不定的……

师:从此你心中就走进了这样的一位女子——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生:看到了主人公追逐的步伐,也依稀浮现在我面前

师:是啊,每个同学的心中都有这样的一幅画,它们都是朦胧的美丽的,其实这里还有一种声音,走近诗歌,你仿佛也听见了什么?

生生交流,(屏幕显示:我们仿佛听见了——)

生:我仿佛听见了水流的声音,带着主人公的心情

师:你走近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我们将写水的几句拿出来欣赏一下,……这两句诗中,主人公有怎样的心情?我们选读……在水一方……

生齐读——

师:此时……心情怎么样?

生:悲伤,因为对面的伊人是可望不可即的

师:我追问你一句,虽然在河对岸,但伊人在不在?生:在

师:主人公就坚信他在对岸,虽然有一段距离,但他还悲伤吗?

生:是激动,是兴奋

师:是高兴的,满怀憧憬的……这种憧憬集中在哪个字上面?

生:在

师请同学读这句,读出这种憧憬,并板书憧憬二字

生读一遍

师:我们要关注这个“ 在 ”字,连读三遍,加强感觉。

师:如果在“所谓伊人,_____!在水一方。”(屏幕显示)加一个感叹词,你加什么?

生:加“啊”

师:应该是一声轻轻地不太响亮的“ 啊”,为什么?

生:虽然看到了,隐隐约约的感觉,除了激动憧憬可能还有——

生: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如果太响了就会破坏这种感觉

师:你很懂得这种默默的欣喜——再读,读出这种幸福欣喜憧憬。

生齐读,加了“啊”的这句

师:我们回到原文,再读回没有“啊”的原文,这个“啊”字的味道已经藏在哪了?对,“在”字中

男生齐读 “在水一方” 这句 全班和一遍 “在水一方” 四字

师:是啊,自己心中的伊人就在水对岸……回到第二句,主人公还是那么幸福吗?

生:焦急的,看到了却不能到达

师:哪一个字就能体会这种情感

生:宛

师:焦急的,怎么办啊,想追寻却又找不到,有一种淡淡的失落

再请一个同学读这第二句,读出这种淡淡的惆怅

生读一遍,“宛” 字拉长

师:再放松一点,这 “宛”字 再读一遍

生读,大家读再读一遍该句

师:如果加一个感叹词,加什么呢,(屏显:“溯游从之,____!宛在水中央。”)

生:唉

师:对 “唉”字, 齐读 加了字的原文

再请一个女同学读 唉 字意味全包含在原文中了。

同样请一同学读,全班和一遍最后一句

师:除了有流水的声音,有没有划水的声音?

生:“溯游从之”等句子中有

师:这种逆流而上的划船声是轻松的还是艰辛的,还有其他词表现吗?

生:“阻 ”“ 长” 等字

师:请一同学试着读这种追寻的艰辛

生读一遍

师:有感觉,我们重点关注“溯游从之,道阻且长”的“阻”和“长”就像主人公船桨一样每一下都那么艰辛,跟老师一起读,眉头皱起来,可能更能传达……

生齐读一遍

师:出示这三句,大家一起读这三句

师:是啊,如此艰辛的追寻,我们似乎听到了主人公划船的喘气声,这是一副有声有色的画面,更是有温度的画面,我们再读,(屏幕显示:“我真切感受到了------”)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受到了主人公炽热的情感……

师:从什么地方?

生:溯游从之等句,感受到了主人公奋力向前……

师:同学们,他奋力向前,追求不止,一共几次啊?

生:三次,也许六次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两次

生:无数次,地点的转化体现了无数次

师:应该是无数次,我们的主人公不达目的不罢休,生命不止,追求不止

生:表现了他执着的精神

生:坚韧的精神

师板书 执着

师:追寻的结果可能是百年好合也可能是永远追求不到,但是重要的是追寻的过程,他追寻了两千多年,让我们起立,拿起课本,在朗读声中感受这种执着的精神,老师读第一节,大家读二三两节——配乐——

请坐,大家齐读理学家朱熹的一段话(关于“伊人”的一段话)

师:伊人仅仅就是爱人吗?

生:追求的梦想,目标吧

生:作者也是一个痴人,在寻梦,寻找心中的海市蜃楼……

师:追寻这种看到但摸不到的……感觉

生:追寻一种幸福……

生:一种心灵的寄托……实际上虽然得不到,但是要拼搏——

师:我们都在追求美好哦,我们读这段话,一起共勉吧

“在追寻的路上,我们热烈地期盼和追寻这美好,也许这种追求前路不能实现,但路上的风景我们的希望足以温暖我们无悔的青春——”

  蒹葭课堂实录2

一、入题。《诗经》是从华夏先民内心里自然生长出来的。

课前放蒹葭音乐。

师:我国古代文化文化源远流长。唐朝以前的诗歌是长出来的,唐朝的诗歌是养出来的。诗经是我们诗歌的`源头,今天我们就学习诗经中非常经典的一篇《蒹葭》。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味

请大家齐读诗歌。

师:读得不错,但是少了一点诗歌特有的韵味,注意停顿,语速放慢,语气舒缓。(屏幕停顿、长音标记。)

师范读。生齐读。

师:这首诗到底表达了怎么的感情呢?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轻声跟读,体会一下。

师:很投入,其中流露出怎么样的情思?

生:凄婉;对心爱的人的喜爱。

生:还有思念;喜欢却见不到的惆怅。

三、理解诗歌的朦胧飘逸,体味追寻的真挚执着。

(一)理解伊人的飘渺。

师:非常好,这种思念惆怅是由谁引起的呢?伊人。到诗中找找写伊人的句子,这是一位怎样的伊人?

生:很近却够不到。

师:对,可望不可即。

生:是一个令诗人喜爱的人。伊人和蒹葭、白鹭一样让诗人感到高兴。

生:美丽、让诗人喜爱值得为她穿越很长的路去追求的一个人。

师:另外的诗句中这是一个怎样的伊人。

生:飘渺的,一会在这,一会在那,四处飘荡。

师:无法捉摸无法把握。诗经中有很多美人的形象,比如手如?夷,肤如凝脂(出示)

可以想像伊人也很美丽,可文中一句都没写她的漂亮,只写她在水中央,在水之?,你认为这样写好在哪?

生:用环境衬托,可以想象他的容貌。

师:能想到他有多美就有多美。到诗中再去感受一下。齐读。

(二)感受“我”的追寻。

师:这样的伊人让我们遐想翩翩,怎么能不让我们的主人公为之痴迷呢?我来读一下,大家再感受一下诗人的如痴如迷。配乐

师:古人说情动于中才能发之于外,你在哪些字眼中感受到诗人的如痴如醉的追寻?

生:道阻且长,道阻且……中看出,道路这么艰难还要追寻。

师:很好,你也读一下这四句。其他同学呢

师:在水一方,在水之湄,永远都坚持着,虽然相隔很远。

师:的确,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就是这种感觉,你来把这四句读一下。

生读。

生:蒹葭苍苍,白露未霜,未息,这就表达诗人追求伊人的心一直未被磨灭。

师:好,你能读一下。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蒹葭就变成有感情的蒹葭,白霜也有感情了

生:还有时间的流逝,未霜,未已。

生:在水一方这几句,一句句比一句调高,很执着,表示感情很强烈。

师:好,朗读一下。

生:还有一直都没有到达的惆怅也能表现追寻的执着。

师:从哪些字中读出来

生:宛。

师;再读读,宛在水中央,还能读出什么?

生:很近很惊喜,但是又渴望不可及。

V:这种惊喜、惆怅,都在这个宛字中读出来。这种感情都在“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中体现出来。

师:反复吟咏、复沓,就把这种感情体现出来,这就是诗经中经常使用的重张叠句。齐读感受一下。

(三)现代诗歌演绎,让《蒹葭》悄悄长在学生心上。

师:一首蒹葭,触动了古往今来多少人的心。老师这有首诗请同学读一下。

这是读者在看了蒹葭后的感怀,他化用了蒹葭的诗句,再加入自己的感受,请大家动笔写写蒹葭,写出自己的感受。

(PPT)

秋水渺远

芦狄苍茫

心中的人哟

匿于何方。

若即若离的扑朔

企慕中的情伤

原却是

一种无法走近的向往

师:请同学读读自己的诗。

师:如果我现在说伊人指的就是喜欢的人,你还认同吗?举个例子。

生:梦想;机会;小时候的糖果;现在的向往的东西。

四、小结:对于美好家园的追寻

师:文字的飘渺,让诗歌有了无限的意味。明朝的朱熹《诗集传》都这样写过:

言秋雨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和所指也。

伊人就是你我心头一个不可言说的梦。《蒹葭》出自诗经中的秦风,就在这个好战的地方竟有这样一首诗,这就告诉我们对美好的事物的追寻是永远都存在的。让我们一起背诵一下诗歌,屏幕提示。

标签: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