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之工作岗位设计能力的知识点

【提要】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信息 : 2017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知识点:工作岗位设计能力要求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之工作岗位设计能力的知识点

【能力要求】

一、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教材第19~22页)选择题、简答题

方法研究的定义:运用调查研究的实证方法,全面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找出不合理,寻求构建更安全经济、简便有效作业程序的一种专门技术。

目的:改良不合理部分,消除费时费力的操作和浪费现象,促进满负荷。

资金投入不多,效果较好。

方法研究的工作步骤:

选择研究对象

用直接观察法记录全部事实

分析观察记录

研究新方法,改进工作

实施新方法

方法研究的应用技术:(2008.11单选,2010.5单选,2008.11多选)

1.程序分析:以生产过程的各环节为对象,分析、改良生产程序。应用范围:生产重复性的作业分析;非生产性工作岗位的作业分析(服务性、行政性或管理性岗位)。

(1)作业程序图(操作程序图):反映整个生产工作程序的概貌和程序中各作业相互间的关系,作用:

①寻找关键路线,便于优化操作程序;

②标注加工时间,用于核算在制品单位成本;

③标明原材料等进入工序加工的时间地点,为原材料等的购进、供应、保管等提供依据;

④为制定岗位劳动定额标准提供依据。

(2)流程图:比操作程序图更具体详细,显示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全部子过程。

作用:揭示整个流程中工时损失和浪费的情况,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分类:①单柱型,单一物料的流程;②多栏型,多种物料的流程或零部件的装配。

(3)线图(流线图):用平面图或立体图按比例如实反映产品加工制作全过程。作用:改善工作地布置,减少工时消耗,进行程序分析。

(4)人-机程序图(联合程序图):适用于机手并动的操作程序图。专用图表,时间标尺,实地观测。

(5)多作业程序图:适用于多个岗位的多名员工以及所操纵的设备,分析多个岗位分工与协作关系。

(6)操作人程序图(左右手操作程序图):适用于工作地固定、操作重复性强、加工批量大的手工操作作业。按岗位员工操作时的连续动作及先后顺序绘制。作用:制定时间定额标准;制定作业指导书。

注:(1)(2)(3)以宏观物流为对象;(4)(5)(6)以动作地的一个或几个岗位、设备为对象。

2.动作研究

运用目视观察或影片、摄影机等技术设备,将岗位员工的作业分解成若干作业要素,必要时再细分为一系列动素(17项动素),根据动作经济原理(实现动作经济原则,改善工作方法,分为:人体利用、工作地布置和工作条件改善、工具和设备设计),发现其中不合理的多余、重复部分加以改进,设计出新的、合理的以作业结构为基础的操作程序。(2008.11多选)

应用程序分析和动作研究的具体工作步骤:(2011.5简答题)

在应用上述的程序分析或动作研究等方法时:

(1)考察现行的程序,对它提出各种问题。例如,岗位员工在做什么(What),为什么要做 (Why),在什么地方做(Where),在何时做(When),由谁来做(Who),如何做法(How)。

(2)在上述考察基础上,运用动作经济原理,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①取消所有不必要的工作;

②合并重复的工作;

③重新调整所有的工作,使作业更有条理、更有效率;

④检查各项具体操作能否简化。

在此基础上,拟定出新方法。

(3)对新方法作出评价。组织贯彻实施新方法,并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即使解决。

(二)现代工效学的方法(教材第22页)选择题

工效学的定义、目的、发展基础

现代工效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人为主体,结合设备、工具、材料、工作地、劳动环境条件等因素,系统地进行分析,在一定的外部空间环境下,妥善处理好人-机矛盾,寻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规律的最佳方法,使劳动者在从事各种工作活动时感到舒适、方便、安全,不易产生疲劳。

现代工效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现代工效学吸收了生理学、心理学工程学、测量学、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最新原理和科学方法,为企业开展岗位分析和设计提供了前提。

工效学所阐述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以及它提出的各种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成为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依据。

(三)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工业工程(教材第23~24页)选择题

工业工程的定义: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

工业工程的目标:使生产系统投入的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获得最佳效益。

工业工程的功能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创新。

总之,工业工程是一门技术科学,研究对象是人、原材料、设备等资源构成的生产经营管理或工作系统,研究方法汇集了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任务是设计和构建一个完善的人-机-环境系统,并保障其有效运行,基本目标是对系统进行设计、改进、评价,并不断创新,使其永远充满活力。(2008.11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