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职场范文 > 职场百科

2016年延迟退休新政策

我国目前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并在这类岗位工作达到规定年限的职工,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退休。

2016年延迟退休新政策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现在法定退休年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制定的,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目前我国老龄化趋势严重,去年60岁以上老人已经达到了2.2亿,占比超过16%。

据记者了解,未来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将按照人群进行划分,其中55岁退休的女干部、女白领有可能是第一批执行延迟退休的人群。

此前人社部专家介绍:“多年前全国妇联等部门,就女干部包括女知识分子比男同胞早退休5年,提出过建议,以往的政策实际上也明确了县处级是可以到60岁退休的。”

根据尹蔚民此次表示,第一,小步慢走,渐进到位。每年推迟几个月的时间,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比如五年以后,你是60岁退休,这个政策施行以后,可能你是60岁零3个月退休,第二个人可能是第二年退休,他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第二,区别对待,分步实施。

也就是说,根据我们国家现在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延迟退休会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进行实施。

2016年延迟退休新政策

“人口老龄化应当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是随着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带来的。目前老年服务需求非常庞大。养老保障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指出,养老需求市场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金维刚指出,目前在我们养老服务体系从供给侧的角度来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各种各样的需求正在不断地增长。目前许多地方的社区养老、医疗服务机构建设供不应求,今后对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公寓、日间托老所、老年公寓等各类服务机构和设施需求巨大。

目前,我国已经及时建立了基本医疗养老保障体系。城镇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和城乡居民达到法定年龄都将享有医疗养老保障。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维刚称,目前,全国参保人数 8.58亿,参保率82%。按照我们国家“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末我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将达到90%。基金收入现在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基金的支出总量也达到了2.8万亿元。到了去年年底累计结余已经接近4万亿元,数量非常的庞大。城镇职工参保人数为3.54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05亿元。然而截至2015年末,全国有7.55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与全国1500万个企业相比,微不足道。

城乡保险方面,现在的覆盖人数超过了5亿人,这个是2009年开始国家建立的制度,过去是在地方上建立的地方性的制度,覆盖有限,水平比较低。现在基金的总的'收入规律达到了两千多个亿,人均养老金的水平也达到了一百多元。这里面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财政支付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还很有限。

在补充养老保险方面,企业年金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发展得不快。“去年为止全国只有七万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跟企业总的数量来讲这只是一个零头,参加年金的人数也就两千多万人,整个的年金覆盖率跟基本养老保险相比只占7%,占的规模也比较小。基金累计结余去年接近一万亿元,在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费率比较高,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年金的发展,加上这些年经济下滑,企业年金受到了制约。”金维刚说道。

与此同时,金维刚指出,我们现有的保障体系承受的压力在不断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中断缴费或蓄意少缴费现象相当严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率过高;个人账户形成巨额空账等现象比较严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与待遇之间失衡;城镇职工退休年龄较低,抚养比不断提高;尚未建立正常的养老金协调和职能机制;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突出。

金维刚提到,在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方面,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全面推开机关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促进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协调发展,实行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并逐步实施。他提到,延迟退休政策将于明年向社会正式公布,预计2021年正式实施。

其中,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主要是满足全国的失能、半失能人员对护理服务的社会需求。目前,全国失能、半失能人口3750万人,其中老年人口超过3500万人。所以非常需要通过社会的制度安排解决这些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护理的需求。“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方面,现在基本思路是,以建立具有社会保险性质的长期护理保险为基础,并以建立商业性的长期护理保险为辅助。”金维刚称。

哪些人将“摊上”延迟退休?

如果2022年落地实施,那么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1、到2022年,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到2022年,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到2022年,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每年延长几个月退休年龄,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因此对于90后出生的人来说,到退休时估计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

对照政策尽早筹划

常言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延迟退休不可怕,但必要的前提是对照政策的科学规划及储备。根据人社部官员的最新表态,今年人社部将正式出台延迟退休的相关政策,从2022年开始实施。目前可以确定的有两点,一是延迟退休已经板上钉钉,二是将采取渐进式退休方式,不会一刀切。

如果按照新政2022年落地实施进行推测,有三大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一是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及以后出生的女性);二是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男性工人;三是小于等于60岁男性职工(1962年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根据“渐进式”预测方案可以看出,60后受延迟退休政策影响小,70后和80后受影响相对较大,其中,70后普遍要推迟2~4年退休,80后则要推迟3~5年。而90后到退休时几乎已经完全赶上新政,延迟退休的时间普遍在5年以上。也就是说,处于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受到延退新政的影响各不相同,因而在准备退休养老规划时也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规划重点各不同

一般来说,退休后的生活开支相比工作时会有一定量的减少,但是相对的医疗、旅游等开支也会增加。这其中就牵涉到一个“养老收入实际替代率”的概念,即职工退休时的全部养老收入与退休前本人实际工资水平之间的比率。按照国际较为通行的标准,退休后的较为适宜平均支出一般为退休前支出的80%左右。那么,不同年龄的不同群体如何才能理想有效地达成养老收入替代率?为此又该如何规划自身的储备重点呢?

具体而言,60后已经进入到或接近退休的年龄,准备充足的养老金是当务之急。由于延迟退休影响不大,还是要按照原有的计划积累养老金。如月收入10000元的人,退休后需要保持8000元的养老金收入,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准。而社保只能提供约4000元的退休收入,其余4000元需要靠理财收入来弥补。按年计算,资金缺口48000元,需要准备120万元的额外资金。由于距离退休的年限不长,投资应该以稳健为主,资产配置方面以固定收益类为主,保持身体健康可能比多赚钱更重要。

对于70后而言,新政实施后这一群体普遍将延迟2~4年退休,距离退休的时间还相对较长,在退休金的筹备上也更为从容。根据我们的测算,70后实现体面舒适的退休需要积攒400万元,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必须重视起来的问题。在资产配置方面,70后可以以混合型基金为主,追求长期的收益。

80后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目前正处于资金压力最大的阶段,买房、育儿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受延迟退休政策的影响,80后的工作时间普遍要增加5年左右。赚钱的时间多了,积累财富的时间也多了。如果暂时手头比较紧张,可以不必马上备足退休金。随着收入的增加,可采取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基金定投等稳健的投资方式,逐步积累退休金。

朝气蓬勃的90后则刚刚踏上社会,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这时候就考虑养老的问题,有些太早。从延迟退休的情况看,90后男性肯定要到65岁才能退休,90后女性也要到60岁左右才能退休。90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未来的收入增长潜力大,工作的时间又比60后、70后、80后长,完全可以过不同于前人的生活方式。

标签:延迟 退休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