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语文

回乡偶书名师课堂实录

语文1.72W

《回乡偶书》当属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它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都是难以估量的。这首诗写诗人贺知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时的真情实感。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诗中流露出的感情自然、朴实,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很浓。以下是回乡偶书名师课堂实录,欢迎阅读。

回乡偶书名师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今天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代诗人的名字?(指名说)我们学过李白的哪首诗?能不能来背背?(齐背)生背完《静夜思》,师总结: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思念家乡的诗,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一首关于“家乡”的诗。题目是《回乡偶书》师板书,生书空。

师:回乡(师板书)?谁回乡啊?

生:贺知章(师板书)

师:(课件简介贺知章的平生)贺知章他是659年出生的,744年告别这个世界的。浙江省萧山县人,他三十多岁离开家乡,八十五岁回来,有多少年没有回家啊?50年,整整50年没有回来,直到85岁回来,他很会写诗,又很会做官,诗也写得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写下的一首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出他们熟知的诗人李白,通过背诵《静夜思》这一首思念家乡的古诗,引出了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回乡偶书》。了解贺知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二、认读生字,理解诗意。

1、师: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有很多的方法,首先认,认识生字;解,理解诗句;读,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节奏,还要读得字正腔圆;想,要会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今天我们就采用闯关的形式,看看哪位孩子能闯关成功。

师:考一考大家,看看生字你认识不认识。

(出示客、何、鬓、衰等生字卡片)

师指名读。

生齐读。

生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生字词的学习,为下面古诗的学习扫除了障碍。

我们顺利过了生字关,开始过第二关了,这一关很重要!古人的诗句,比较难懂,徐老师教你怎么理解!同学们,会扩词吗?

师:呵!都会!来,扩词,(指课题回乡偶书里的回字)“回”字,怎么扩?

生:(指名)回家!

生:回避。

生:回来。

生:回去。

师:还有什么呢?徐老师扩一个词好不好?回到!

(指乡字)“乡”,谁会扩?

生:乡亲。

生:家乡。

生:故乡。

师:嗯,很多,徐老师赞成在这里扩成家乡!(指偶字)“偶”,谁会扩?

生:木偶。

生:偶然。

生:木偶戏。

师:你认为谁的解释更符合呢?

生:偶然。

师:非常正确。同学们,看看,按照徐老师扩词的办法,书就是我们这个书,是不是?

生:不是。

师:就按照这个来,回到家乡,偶尔捡到一本书。行吗?

生:行——

师:错!小朋友,记住了!回到家乡扩词是对的,偶,这里不能扩了,这里要用换,偶不是偶尔,是随意,随便,书,什么意思,换,就是写,回到家乡随便写了这首诗,理解了吗?

生:回到家乡随便写了这首诗。

师:好!小朋友,来看徐老师教你的办法会了没有?把这种办法归纳一下,小朋友,掌握了这种办法以后所有的古诗你都会读了!第一个办法是,扩,第二个办法就是,换,古代的说法和现在的说法有所不同就要怎么样?换!徐老师,刚才说回到家乡随意写了一首诗,一首诗这里没有啊,这里就是采取一个办法,补!知道吧!这里我们解释课文的标题就用了几个办法啊,就用了3个办法,

生:扩,换,补

师:好,还有四句,我们的任务很艰巨的,我们先来看第一行诗。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行诗。(生读)谁读懂了这行诗?(指名说)

师:很好,表扬一下,了不起!听徐老师的,少小就是小时候,老大,解释成什么?年老?年老了才回来?他多少岁回来的?

生:85岁。

师:理解不理解?接下来我们自己来,再来看第二句,小朋友,我们同样用刚刚理解题目办法,用扩,换,该补的地方就补,乡音无改鬓毛衰,我们从这里开始,乡怎么扩啊?

生:乡下。

生:乡亲。

师:当然,这个字可以扩成很多词,但根据这首诗,这里只能扩成——家乡!那“音”呢?

生:声音。

生:音乐。

生:音量。

师:在这里都不对,在这里要扩成口音!云溪的话你们会说吗?

生:我会一点点。

师:做什么,云溪话是怎么说?

生:(云溪口音做什么?)

师:我的家乡是在杜泽的,我是这么讲的,做嘎呵(云溪口音做什么),这就叫做口音,小朋友,不要笑,不是搞笑!乡,家乡口音,无是什么?

生:没有!

师:对了,家乡的口音没有,没有采用的什么?对!换!这个改,扩成——改变!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鬓毛,鬓毛你知道在什么地方吗?(小朋友指头顶)不是在那里,鬓毛是指耳朵旁边的头发,两个耳朵边上,鬓毛,在这里仅仅是解释成鬓毛吗?指满头的白发,他后面还有一个什么字呢,有一个衰,看到这个衰了吗?衰,什么意思?衰败,稀稀落落,又白又少,我们有一个词叫做白发苍苍,白发飘飘,白发稀稀疏疏。

师:好!这句话怎么理解?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

师生一起:满头白发苍苍。

师:头发又白又少,都行,好,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好,我们继续往前走,再往前,还有两句就过关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看看哪个小朋友能解释?

生:就是儿童见到一个人,见到了不认识。

师:诶,对,就是这个意思。

师:(指最后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谁读懂大概是什么意思?

生:(指名)问他从哪里来

师:一个一个来,一个笑字,扩扩词看,笑嘻嘻,笑眯眯。

生:笑哈哈。

师:笑哈哈,小孩子会笑哈哈吗?老头子,大人会笑哈哈,小孩子不会这样笑,笑眯眯的,笑嘻嘻的问,问什么呢?这个客人是谁呢?

生:我。

师:我是谁呢?

生:贺知章!

师:对,笑嘻嘻的问我从哪里来?

设计意图:通过采用扩词这一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他们对生字已有的认识学习古诗,掌握古诗的诗意。

  三、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1、师:过关了,拿掉!(拿掉第二个,我会解的卡片)我们已经过两关了,同学们继续加油,好,我们来过第三关——

生:我会读。

师:好,我们来读读看,看看你们会不会读?读书要读出感情,读得有节奏,把书拿起来,一起朗读一下,不要拖音!好,回乡偶书贺知章,一二起。

生:(齐读)

师:读古诗不光要把字读正确,还要读得有节奏,读得有感情,要读得字正腔圆。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诗人贺知章回到故乡他的心情,是高兴还是难过啊?大声说,要让老师听见!

生:高兴!

师:高兴吗?不高兴?高兴还是难过?有说难过的吗?

生:没有。

师:错!高兴还是难过?。

生:难过!

师:难过吗?诗人的心情难过吗?

生:难过!

师:又高兴又难过,高兴少,难过多,口说无凭,以诗为证,要拿出证据来,我们来看看诗,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有个高兴的.想法,我们来看第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高兴吗?离开家乡五十年了,现在终于回来了。

生:高兴。

师:对,高兴。难过,为什么难过?哪里找找证据看?

生:(指名)因为家乡的人都不认识他了!

师:对!不认识!看这里(指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是这里的主人啊,什么时候变成客人了?难过,悲哀,看起来这里有个笑字,同学们,你不要被这个笑字所迷惑,这个笑是贺知章笑吗?

生:不是,是儿童在笑。

师:对,是儿童在笑,诗人的心里在哭,要理解,怎么是客人呢?我是这里的主人啊,还有什么地方说明他难过?我们读书的时候,高兴要读出来,更要把诗人难过的心情读出来。

师范读。

生齐读。

师:有的同学读的时候脑袋在晃,把这个味道读出来,但是还不够!小朋友,要读好这首诗,不仅是要理解诗人的情感,老师还要教你一招朗读的技巧,轻重快慢升与降。看清楚,什么地方停顿短,什么地方停顿要稍微长一点,拿出笔来画,学习不是看戏,要辛苦,一起画。

画/表示停顿时间短,画//表示停顿时间长。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生齐读古诗。

师:同学们,站起来,我们配一下动作好不好,配一下动作朗读,看老师拿两个手,主要是用右手,跟老师读。伸出去的手要大方。

师生:配动作朗读。

背诵诗歌,积累语言:能不能把这首诗有节奏的,有感情地背下来?(指名、分组背、齐诵。)

设计意图:为了能更好掌握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真实体会,加强对朗读的指导,通过朗读来帮助孩子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四 、阅读续篇,深化感情。

1、同学们,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习们欣赏第二首,一起与作者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

(出示课件,师诵读):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2、学生自由朗读,师范读。

3、集体朗读。

设计意图:拓展同一作者、同一体裁的古诗,增强对古诗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了解非常有益。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将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