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语文

传话游戏的口语交际教学分析

语文3.15W

案例:

传话游戏的口语交际教学分析

中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常常使用像“窃窃私语”那样的传话游戏: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块做个游戏,这个游戏就叫做传话游戏。但是传话内容老师不能大声地说出来,只能告诉每一组或每一行的第一个同学,然后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一个接一个往下传,传话时,要听得清、记得牢,传得准,最后一个同学接到传话后,立即大声地说出来。大家愿意吗……

上述案例,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不妥当的:

第一,教学目的脱空,课程内容缺失。撇开“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这个大而无当的套话,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师主观上定为两个:(1)口齿清楚地把话传给别人;(2)如何才能听清楚、传正确。前者可能引导出的课程内容——要求传话中不要丢失或曲解部分内容。后者则要求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才能听清楚、传正确”。这两个目的在这类课堂教学中都实现不了,因为要求“传话时,要听得清、记得牢,传得准”,显然是一句“正确的废话”。那么,从学生的角度看,这节课究竟在干吗呢?也就是说,这节课的'事实上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呢?答案是在做一个计时传话的有奖游戏。如果一定要说这样的课学生有可能学到了什么的话,那就是对团体的竞赛性的活动中各成员之间的配合进行反思。不过,一般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在活动中凸显这一点(教师对这一可能的课程内容没有意识),因而绝大部分学生不会意识到这个可能的课程内容。

第二,教材内容偏离,为活动而活动。大家知道,熟悉的内容,短的语句,一字不漏地传递,所运用的是短时记忆。运用短时记忆准确记住话语,这与经过理解加工的“转述”不是一回事情。也就是说,这类课堂教学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与口语交际教学并不沾边。教材内容出现偏离,选择的传话材料不妥当,为活动而活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个教师的备课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想到或看到了上面的那个游戏;然后,按教学的常规套上通用的话,写出所谓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然后,设计教学步骤,中间插几句“正确”的废话(传话时,要听得清、记得牢,传得准);然后,按目前流行的“精彩教学”(比如生动、活泼、学生反应热烈等等)的要求实施教学。而所谓的教学,也就是去做一开始就想到的那个游戏。在这个备课过程中,确立课程内容、验证活动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这两个关键的程序都被废止了,实际上是活动设计自行其事,教学演变成了为活动而活动。

这样的例子告诉我们,作为语文课程一个领域的口语交际,活动设计的最基本要求,也可以从备课的程序上去把握:

(1)首先确立一个课程内容(在某种类型的口语交际中,应该“听、说什么”和“做什么”),然后设计相应的活动。

(2)如果先有活动的设想,分析这个活动可能蕴涵的课程内容,然后按照能体现相对集中的课程内容的要求,对活动加以必要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