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谷

位置:首页 > 校园范文 > 语文

《定风波》评课稿

语文3.23W

和罗怡一样,我也很喜欢《定风波》这首词,只有拥有旷达、超脱的性格和修养的东坡才写得出这样的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自然的阴晴风雨在他笔下是那么的浑然美妙,怡然动人。

《定风波》评课稿

这是第一次听师傅的课,也是第一次听《定风波》的公开课,感受到了师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教学的魅力,也在今后的诗歌教学中学会了几招,在这里略谈自己的感受。(上周听了师傅对评课的要求,心里心总回响着师傅的教导:要找一个点来评,在否定之时要说处自己怎样来处理……故提笔之前,很想找准一个点,很想为本文拟一个主标,围绕题目来评,但想了很久,实在不知单从哪一点入手,最终还是采用2+2式来评。)

  我的收获:

一、读中悟、悟中读。

朗诵是学诗歌的基本切入点,是诗歌阅读的第一要着。语文学习是匍匐在语言上的,周老师在这课堂中,朗读指导与词句品析相结合,引导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在朗读中走近苏轼,感悟作者的情怀。这堂课中周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有四处。

1、老师读小序学生读词,要求学生闭眼感悟,然后点出关键词“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要求学生用心感悟,读出作者遇雨时的淡定。

2、讲到上片遇雨,要求抓“莫听、何妨、谁怕”读出微醉之态。还特别点出“吟”与“啸”的轻重处理,吟是轻,啸是高和远,寓品词于朗读指导之中。在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再读上片,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

3、下片周老师先让一位学生读,然后说“情感没进去”,又请另一位学生读,然后指导学生:第一个词一定要读好,是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再问学生“料峭”的意思,由明白词义转而引导学生如何在朗读上表现出这种微寒的感受。在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渐渐读出了感觉,走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4、引出“乌台诗案”和其它的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之后,全班再齐读。

读中悟,悟中读,周老师力求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诗人的情感,并感受到了这种情感在诗中的自然流露。

二、知人论诗,巧穿妙引。

周老师本堂课的另一大亮点是对“知人论世”这一环节的巧妙处理。周老师没有按常规的套路——先简介作者然后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而是在讲下片时,提醒学生注意体现感情转折的“回首”一词,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作者在回顾自身经历,引出“乌台诗案”的背景,并补充《苏轼文集》中《致李端淑书》《与李公择》的'选段,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接着引出教学的下一个环节:“也无风雨也无晴——走进苏轼澄明旷达的心境”。在讲完写景、状物、抒情时,周老师又引了苏轼的诗句“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琼州”。在这堂课上周老师引领学生慢慢走向文本深处,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从原有的冷漠到情感的投入。

  我的思考:

第一次听周老师的课,感受最深的是老师的课与在工作室的风格一样——严谨,也可能正是这种严谨又让老师在这节课中不够放手。

一、 学生的主体性凸显不够。

从“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开始,到后来的背景简介和补充资料,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与作品有关的信息,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只能在老师既定的框架中行走。对于苏轼,学生并不陌生,从初中开始对他的作品学生就知之甚多,是否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说说他们了解的苏轼,这样可能更能激发他们在课堂上参与的欲望,也让课堂更有生气。

二、缺乏个性解读。

1、少了一些问题设置。

可能周老师把安宁一中学生的水平估计过高了一些,所以对于一些词句的理解只是点到为止,但从课堂看来,如果这堂课在品词析句上可再多一些挖掘,可能学生更能深入文本。如对“莫听”“徐行”“斜阳相迎”“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等,如果在这些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地方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学生对文本的挖掘就可能更深入。

2、少了“个性解读”的环节。

我想,在最后可以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如“你喜欢苏轼吗?为什么?”或“《定风波》中你还读出了什么?”等可以让学生谈自己对作家作品认识的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也更能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以上只是我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因为那天听了师傅对评课的要求,知道只是赞扬之声是过不了师傅这一关的,所以就只好鸡蛋里挑骨头了,不妥之处,请师傅和室友们批评指正。

标签:定风波 评课